徐飛宇



“能力立意”這一命題指導思想在初中《科學》學業考試試題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既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深化的必然.
一、“能力立意”的涵義
相比較而言,能力立意就是體現學科能力的要求,以考查學生學科能力發展情況為目標,突出對學科能力的考查.兩者之間的關系體現了學業考試的命題從經驗型命題逐步走向科研型命題,具體概括如下:
《浙江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在考試要求中指出:初中科學學業考試在重視考查考試范圍所規定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注重考查提出問題、建立猜想或假設、設計研究方案、收集和處理數據與事實材料、根據數據與事實材料作出推論、評價及交流研究成果等探究的過程與方法;考查觀察、比較、分類、應用數學、測量、預測、形成操作性定義、解釋數據、控制變量、實驗等科學探究的技能;以及初步的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常見的自然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師教學策略的轉變
教師的行為左右著課堂的進程,課堂往哪兒走,教師的教學策略是關鍵.在“能力立意”面前,教師的教學策略應該進行哪些方面的轉變呢?
1.“題海”戰術向“題庫”策略轉化
例1 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測定是學業考試命題中的熱點,涉及到反應物、反應原理、反應條件、生成物、實驗誤差等,浩瀚的題海戰術,只會讓學生疲憊不堪.若能把該類試題轉化成組合體,教學的效率會有極大的改觀.
教師只有做到認真鉆研《考試說明》,透徹理解考點,將題海蒸發,一步步濃縮為題庫.不是在題海訓練中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而是在題庫中建立能力要素為主的訓練組合體,將能力素養的滲透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行為中.
2.運用“變式訓練”的策略提升學生解題能力
例2 如圖2是某種半導體材料的電阻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圖象.根據這種半導體材料電阻的特性,小星和他的同學設計了一個電路(如圖3)可以測定某一空間的溫度.使用的器材:半導體電阻、電源、電流表(0~0.6 A)、開關,定值電阻R0(10 Ω)、導線若干.
(1)定值電阻R0的作用是什么?
(2)當環境溫度為20 ℃時,電流表的讀數為0.2 A,求電源的電壓.
(3)電流表的讀數為0.4 A時,當時環境溫度是多少?半導體電阻的電功率是多少?
半導體材料在電學中的介入,形式新穎、能力立意突出.在題中熱敏電阻的基礎上,舉一反三,拓寬到光敏電阻、壓敏電阻、氣敏電阻,一個專題足以解決學生的一類困難.
3.合理拓展,適當拔高
當前,學業考試并不是專業意義上的學業考試,明顯附帶著一定的選拔功能.這就決定了要使部分學生具備相當高的能力因素.教師的課堂教學,就必須要進行相應的拓展與拔高.
例3 如圖4所示,質量不計的彈簧豎直固定在一壓力傳感器上,壓力傳感器是電阻阻值隨受到壓力的增大而減小的變阻器(壓力不超過最大值),壓力傳感器、電流表、定值電阻和電源組成一電路.壓力傳感器不受力時電流表示數是I0.t=0時刻,將一金屬小球從彈簧正上方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小球落到彈簧上壓縮彈簧到最低點,然后又被彈起離開彈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復.整個過程中,不計能量損失,電流表示數I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則
A.t1時刻,小球動能最小
B.t2時刻,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小
C.t2~t3這段時間內,彈簧的彈性勢能先增加后減少
D.t2~t3這段時間內,小球增加的動能小于彈簧減少的彈性勢能
在其他地市的中考卷上出現的這道題目,對學生能力要求極高,需要透徹地理解機械能與彈性勢能之間的轉變.沒經過一定深度的拓展,靠學生臨時的應變,幾乎是不可能的.
三、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1.培養學生的分析歸類能力
中和反應、氣體的制取、探究酶的影響因素、植物向性的實驗探究等內容,常常成為學業考試中的交點內容.我們要培養學生的歸類能力,將相近的知識點進行整理歸類,使得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
2.培養學生的嚴謹思維能力
例4 已知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圖6.一塊體積為V0的木塊漂浮于60 ℃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中.當溫度改變時(假設木塊和溶液體積不發生變化),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隨時間發生了如圖6乙所示的變化.
(2)木塊在A、B時刻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請對該結論作出合理的解釋.
學生對這種試題的答題情況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問題的分析不到位,不能形成合理地陳述程序,導致回答不規范、不全面,疑惑是亂點鴛鴦譜.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加強學生分析問題的層次性訓練,形成逐步推理的能力,養成嚴謹的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的“模型”解題能力
思維基于一個模型展開,切入點就有了依據.
例5 氣體的密度容易受溫度和壓強的影響. 為了測量常溫常壓下氧氣的密度, 在老師的指導下, 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
(3)如果實驗中裝置氣密性不良,將對測得的密度值有何影響?請說明理由.
學業考試中,這是一道難度值很低的試題.筆者認為,這類試題,跟老師平時的模型思維訓練缺乏有極大的關系.
從圖7可以看出,分子或分母的變化都會引起商的變化.
那么學生的思維就會豁然開朗,他們就會從質量差或體積的角度分析,從而得出答案.科學課堂中,有很多知識點可以采用這樣的思維訓練進行教學.
學業考試將能力考查置于核心位置,不僅抓住了當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而且還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新調整的課程標準提出了許多新的理念,如課程目標方面,提倡注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課程設計方面,強調以能力培養為主要宗旨;評價理念方面,關注過程性評價.顯然,學業考試突出能力立意,與新課程標準的指導理念緊密相扣.筆者期望,廣大一線教師,多做一些試題研究,適時地轉變教學理念,為課堂的再次變革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