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華
情感教學,指教師教學過程中,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以完善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情感教學自古就有,《論語》開篇即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孟子在談到認識萬物之理時也說:“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孔子的另一句至理名言更為精辟,就是“好學,近乎知”,在古代“知”等于“智”,即好學的人為聰明人,明確指出了情感對學生智慧的直接促進作用.遺憾的是,長期以來教學中出現了嚴重的重知輕情感的失衡狀況,物理教學中往往重視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片面追求分數,導致不少學生怕學物理,對物理不感興趣.我國第八次新課程改革中情感因素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情感目標和認知目標、技能目標相輔相成,呈“三足鼎立”之態,在這樣的形勢下,在物理教育中滲透情感教學顯得尤其迫切和有現實意義.筆者認為在物理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情感教學.
一、以身育情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發展和培養好別人的情感.” 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富有情感的人.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新知識,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開拓視野,有廣泛的愛好和興趣,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教師樂觀的生活態度,對工作高度的責任感,將深深地感染著學生,為他們樹立良好的榜樣.其次,教師 “以情感人,以情動人”,培養學生和自己的情感.如果學生對老師產生良好的情感,“親其師而信其道”,當師生情感處于十分和諧狀態時,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包袱,心理放松,則必然思維活躍,富于想象、樂于探索,接受知識就容易得多.
教師應善于運用面部表情、姿勢和語言來表達內心情感,善于流露自己的情感,如對生活的熱愛、對物理的喜愛,對學生的真誠,對工作的滿腔熱情……,要善于控制無益的激情和沖動,教學中時常遇到容易的題目學生不會做,講過多遍的問題答不出,這時教師要耐心地找出困難所在,同學生一起共同探討,這樣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初中生的可塑性很大,教師應以動態的、發展的、多元的觀念來評價學生,要真誠對待自己的每一位學生,和學生交流,給學生以鼓勵,關心、信心和幫助,用熱情、激情、真情去撞擊學生的心靈,才能掀動學生情感的漣漪,使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既有安全感,尊嚴感,又有積極性和進取心.
二、以境育情
物理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刪除其背景材料,去掉多姿多彩的物理現象,只注重結論和解題技巧的訓練,是物理教學的一大誤區,這樣會使學生覺得物理知識干巴巴的,是一堆枯燥乏味的符號和公式,難以理解.創設良好的情境,才能使教學內容變美、變活,可以喚起人們相應的情感,以激發學生的感情,啟迪學生的心靈和思維,使學生的智力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得到發展.例如結合教學內容講述物理學家的故事,使學生了解物理規律發現的背景;課堂教學中很多內容是很難通過說就能解決問題的,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為學生再現教材提供的情境;新聞報道中經常會涉及到物理方面知識的情景,學生有一種新鮮感,閱讀與了解的欲望比較強,從中選取相關的內容,創設情景,非常方便,教學效果好.如果教師能在課堂上設計懸念、疑慮、幽默等等,再加上情趣盎然的講述,生動貼切的比喻,情真意切的語調,恰到好處的手勢,必將深深地感染學生,吸引學生,把學生領進出神入化的境界,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創設情景要突出趣味性,使鮮明的創意立馬就能扣住學生的心弦而進人角色.如講“蒸發”時可先在黑板上用水寫下“蒸發”兩個大字,一會兒字不見了,學生于好奇之中自然進人“角色”,跟著老師饒有興趣地探討蒸發的科學原理.習題教學中,不能是單純的紙和筆的運算,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多聯系實際生活,為學生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讓例題成為情境,引導學生體驗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創設情景可以增強學習的針對性,有利于發揮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使他們認識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三、以理育情
物理由于物理量多及其規律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為學生的學習增加了難度.教學中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開始能引起學生興趣,全神貫注投入;過渡能環環緊密相扣,別具匠心;轉化能自然暢達,波瀾起伏;結尾能使學生茅塞頓開,余味無窮,發人深思.
物理概念的教學要提供物理現象、背景,由學生自己去體驗、提煉、構建;在規律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設計實驗,收集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切忌教師包辦代替,讓學生感到是自己在探究物理知識、發現物理知識.注重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把枯燥抽象的物理問題演變為具體直觀的物理事實和自然流暢的思維過程.物理學的理論、定理和現象都體現著科學的美,要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不失時機地誘導學生去發現和體會物理學中顯見的或隱含的科學美,使學生通過物理美的刺激、熏陶、感染,對物理現象和現象背后的規律的探索發生興趣,這種興趣不是來自外部的環境影響,而是受物理知識本身的吸引而產生的內部性動機,使枯燥乏味的物理教學變得有聲有色,有理有情.
四、以行育情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喜歡表現自己,以取得教師和同學的尊重與注意,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要,如果長期得不到表現的機會,有的學生就會產生壓抑、自卑、消沉的心理.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多安排一些活動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特征,拓寬課堂教學天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充實課堂情感教學,給學生一片自主探索的空間,讓學生在各種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探索物理學中的奧妙,體驗學習物理的樂趣、獲得解決物理問題后的喜悅.例如適當開展做物理小實驗、寫物理小論文、搞物理小設計等各種有趣的活動.組織學生編寫物理手抄報,學習物理科學家追求真理、獻身科學的演講會比賽等.這些課外活動使教學課堂拓寬了,教學手段和方法多樣化了,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增多了,學生從中產生發現的驚奇、自豪,滿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創造的歡樂等各種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帶著高漲的、激動的情緒進行學習和思考,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生學知識,長才干,認識到物理的價值,享受了學習物理的樂趣.
情感教學不僅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中,還體現在課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之余,重視師生情感的交流,利用多種方式,進行“感情投資”,哪怕是一聲親切的稱呼,一道期待的目光,一個充滿愛意的微笑等,把我們的情感化作涓涓流水,沁入學生的心田,給予學生學好物理的動力. 在物理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不僅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水平,促進物理教學,而且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