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振華
新課程理念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課堂教學活動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數學課堂在“生生互動”的模式下,借助生生互說、互看、互幫、互評、互辯等參與活動,學生動手實踐、親手感知、語言溝通、思想碰撞、全心投入;沉浸于知識點、規律的感知、體驗探索中,進行高層次的學習和思考,最大限度地解放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讓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迸發數學天性,發揮數學靈性,張揚數學個性.
新課程理念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課堂教學活動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努力成為學生學習探究的引導者、輔助者,課堂上創設更多的機會“生生互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生生互動是課堂教學互動的主要形式,從互動的廣度和密度來看,生生互動遠遠優于師生互動.數學課堂中鼓勵學生“生生互動”,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顛覆,在“生生互動”的模式下,借助生生互說、互查、互學、互幫、互評、互辯等活動,學生動手實踐、親手感知、語言溝通、思想碰撞,全心投入、沉浸于知識點、規律的感知、體驗、探索中,最大限度地解放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還學生以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迸發數學天性,發揮數學靈性,張揚數學個性.
一、生生互說,主動參與
語言是思維的結果和工具,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必須相應地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學中,我從實際出發,給學生創設充分“說”的環境,變“聽眾”為“主人”.
例如:教學《認識厘米》一課時,先由故事《阿福的新衣》引入,因為師徒兩人一拃的長度不一樣長,導致師傅量、徒弟裁的衣服做出來衣服不合身,鬧出了笑話.孩子們在笑聲中產生疑問——怎樣才能不出現這樣的笑話?為什么用尺量就不出現錯誤?0刻度線表示什么?怎樣準確畫出2厘米長的線段?這些問題提出之后,教師先讓同組的同學互相說說自己的見解,然后組織全班的交流.
二、生生互查 激發內驅力
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互查,如同桌互查、組內互查、個人考全班、小組考小組、幾人考全班.這樣,不僅起到了查漏補缺的作用,出題學生的思維提升明顯.被考查的學生真正成為思維的主體.因為小朋友都愛表現、希望能當小老師,這份熱情時刻激勵著他們課堂上用心聽、認真說、積極思考,也是他們主動學習的內在的、不懈的動力.一旦形成了這份內驅力,孩子的學習更自覺、主動、積極.在教學乘法口訣的階段,每節課前2分鐘是口訣對口令,選班中口訣最熟的同學說出口訣前半句,其他學生搶答后半句,答得最快最準的同學選為第2天的出題小老師.在學習口訣的后半階段,對口令的方式換成“以一擋幾”.同時選3、4、5個學生組成一個智囊團,他們不留空隙地說出口訣的后半句,接受挑戰的只有一個同學,他如果能正確、快速答對,如果連續答對15句口訣就能獲得“數學慧寶”章.班中采用了這項活動后,口訣不用督促背,孩子們都紛紛提出要接受家長的出題考驗,而且形式和學校的一樣.在家多次模擬挑戰,課堂上的挑戰信心倍增.這項活動后每個學生口訣背得滾瓜爛熟的,口算速度大大提升.
三、生生互學,啟示明理
如:教學《認識線段》一課時,在學生初步理解線段的特征是直直的,而且有的線段長有的線段短之后,安排同桌操作環節.1.用小朋友手中的毛線拉成一條線段給同桌看看,同桌檢查并用手摸一摸這條線段,找出線段的兩個端點;2.讓兩條線段以不同的姿勢見面(不同位置、不同方向);同桌2人比比誰的線段長一些;3.線段較短的小朋友有一次機會,重新拉出一條長度超過同桌的線段.
在課堂上一個教師要面對幾十多個學生,常常會因為時間問題不能及時迅速了解每個學生學習情況.看看同學的演示、操作或其他,既能觀察同學的方法、表現,同時也能得到啟示,提升他們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辨別能力、思維能力.
四、生生互評,增長智慧
學生的評價,語言是兒童化的,情感是親切的,思維水平差不多,他們的評價不一定很準確、很深刻,但是一定是實事求是的.
如:《認識線段》一課時鞏固提升階段,在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發現、理解、認識線段之后,設計了充分聯系生活的教學環節:(1)找找教室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做是線段,并指給同桌看看.(2)互畫線段、互相評價.畫線段也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在商討出畫線段的步驟方法后,學生嘗試畫線段,同桌的兩個同學一個學生先畫,并邊畫邊說你是怎樣畫的,要注意什么?另外一個同學作為小老師檢查他畫對了沒有,發現錯誤及時指正.
當然,接下來互換角色.同伴間的互動可以說出正確的方法、糾正錯誤的認識.小學生還不能完整、精確地表達體會的事物特征,他們理解的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學生對線段的概念提升到一個抽象的、概括的認識,有一定難度.生生互動創設了更輕松的課堂氛圍,學生更有主動性、學習動力,在互動的環節中,促使學習者進行有意義的磋商,通過運用交際策略獲得更多可理解性的輸入,產生更多理解性的輸出,并在語言、動作和思考輸出過程中改正、規范自己的語言、動作與思考.整個互動過程中他們互相支持,認知能力得到加強與發展.
五、生生互辯,協作共進
同樣的,在學畫規定幾厘米長的線段時,學生獨立畫完后,互相檢查畫的是否正確,發現錯誤一定要指出錯在哪里,及時糾正.基礎知識一致,能力水平相當的同伴,相互傾聽意見,大膽發表看法,深入交流、激勵討論,每個學生真正的“動”起來,積極、全心投入到操作、檢查、判斷、質疑、自主糾錯中.學生互辯,學生擁有充足、寬裕的發言、補充、更正和辯論的時間和空間,讓各種不同程度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盡情地發揮.
“生生互動”課堂教學,創設了和諧、默契、尊重、信任的學習環境,伴隨著理解、鼓勵、寬容的氛圍,學生的思維更活躍,探索熱情更高漲,課堂更加生氣勃勃.學生擁有充足、寬裕的發言、補充、更正和辯論的時間和空間,讓各種不同程度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盡情地發揮.學生個體之間的合作,激發主體內在參與潛能,深入掌握新知、深刻反思,使整個教學活動的效能有“質”的提升.讓學生在課堂中迸發數學天性,發揮數學靈性,張揚數學個性,把基于生命、順遂生命、成就生命作為小學數學生活化課堂教學的基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