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利
近幾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深入發展,工業化水平不斷提升,在為人們提供了基本物質生活保障的同時也對我國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壞,嚴重影響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所以,國家要想改變當前生態環境破壞現狀,提升社會大眾的環保教育意識,就應該從教育領域入手,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灌輸環保教育思想,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促使學生逐漸成長成為社會環保人士,為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一、向學生講解我國當前資源現狀,促使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
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培養對學生環保意識的養成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想深化學生對于環保思想的認識,逐步通過學習和研究形成環保思想,就應該在相關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向學生滲透當前我國資源現狀教育,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的環保和節約意識,促使其養成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其成長成為環保人士奠定基礎.例如在對《生物圈》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向學生講授人、動物和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基礎上,適當的向學生說明當前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現狀,并通過對我國森林、草原、土地、水資源等人均占有量和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對比,讓學生了解當前我國資源匱乏的社會現實,進而促使其自覺產生一種節約資源的緊迫感,更為深入的理解和貫徹可持續發展觀念,為學生環保意識的養成創造條件.
二、向學生講解當前我國環境污染嚴重性,增強其對環保工作的認同感
1.充分利用教材環境污染教學案例,讓學生正確看待環境污染的危害性
由于現階段我國政府已經認識到環保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新課程改革后,初中生物教材中一般都滲透了一定的環保教育思想,為教師提供了相應的教學案例,希望能夠通過環保教育,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為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奠定人力資源基礎.所以教師在生物教學中可以對生物教材中的環保案例進行充分挖掘,讓學生更為深刻的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危害性,進而自覺培養自身環保意識,逐步成長成為環保社會的建設者.例如針對生態破壞問題,教師就可以利用教材中關于21世紀物種滅絕的教學案例進行解析,讓學生認識到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當前世界上物種滅絕的速度較之于自然滅絕已經加快了1000倍,甚至平均每小時就會有一個物種在世界上消失,任其發展,人類的生存也必將在不久的將來受到威脅.這樣,教師通過挖掘教材案例,讓學生認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危害性,促使其在生活中自覺約束自身行為,為社會環保事業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2.結合社會現實進行教學,讓學生認識到當前我國環保工作的緊迫性
近幾年,隨著環境污染日漸嚴重,大氣污染的主要現象——霧霾已經開始對對我國各地區社會大眾的生活產生了嚴重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社會大眾對于環保問題的關注,甚至一部分人結合霧霾危害,在社會上進行宣傳教育,柴靜的《穹頂之下》就是宣傳霧霾危害、對社會大眾進行環保教育的奠定代表.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以此為契機,在講解《空氣質量與健康》相關知識點的過程中,為學生播放《穹頂之下》的宣傳片,在學生初步了解空氣污染問題后,讓學生根據本地區空氣污染現狀,探究自身能夠參與的環保活動,進而增強學生對于環保工作的認同感,逐步提升學生參與環境保護工作的積極性,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三、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
1.播放哲理性較強的環保教育視頻,激發學生思考
近幾年,隨著世界環保問題的嚴重和世界各國對環保問題的重視程度逐漸加強,關于環境題材的環保教育宣傳影片也隨之增多,較為經典的如《帝企鵝日記》、《大氣層的消失》、《人造風景》、《2012》等.這類電影對于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能夠讓學生從電影中發現社會的影子,進而意識到環境破壞問題在當前社會中的嚴重性,甚至對環境污染進一步發展的后果形成初步的認識.這樣學生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更深的層面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進而在生活中自覺踐行環保思想,樹立環保觀念,為學生成長成為社會環保認識創造條件.
2.組織學生參與社會環保實踐活動
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不僅進需要在教學課堂上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還需要適當的參與環保實踐,在養成環保意識基礎上,形成環保習慣,進而促使學生在生活中自覺保護環境,為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師可以科學設計教學流程,在初一階段的講解中促使學生形成環保意識,并積極向學生講授環境保護的方式,讓學生對換進保護問題形成初步的認識.在初二階段教師可以以班級為單位聯合社會環保部門組織學生參與環境保護實踐活動,如對社會大眾進行環保宣傳、搜集廢舊物品、植樹造林等,讓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提升自身環保能力.在初三階段,學生的專業課程較為繁忙,教師在生物教學中就可以適當的要求學生對曾經參與過的環保實踐活動進行總結和反思,進而為學生環保教育的開展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深化學生對于環保教育的認識,增強學生對環保工作的認同感,促使學生在未來得到更好的發展.
總而言之,在工業技術飛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環境保護已經逐漸成為世界各國政府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對世界生態平衡的維護產生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中國作為世界上的一個國家,應該自覺承擔起環保責任,在國家初級教育階段滲透環保教育思想,讓學生從生物教學中加強對環境保護工作的認識,增強對于環境保護工作的認同感,進而通過深化學習,培養自身的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促使其逐漸成長成為社會需要的環保人才,在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礎上,為世界環保工作的開展做出相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