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鐵
摘 要:火災事故調查,是還原火災真相、認定火災原因的法定途徑,是吸取事故教訓、改進消防工作的有效手段,是捍衛群眾利益、打擊違法犯罪的重要渠道。火災事故調查工作作為一項專業性、技術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涉及電力、化工、機械、法律等多個學科領域,集知識、經驗、技能于一體,一直是消防工作的難點。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新材料、新工藝的廣泛應用,火災事故調查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調查難度也越來越大。
關鍵詞:火災事故;調查;問題;對策
引言
要應對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火調工作壓力,準確把握日趨復雜的火場形態和火災原因,需要發揮多方面專家的作用。火災事故調查要發揮各自專長,形成集體合力,為火災事故調查提供技術支撐和決策支持,對促進消防事業的全面發展,提升社會防范火災事故的整體能力,切實維護群眾合法利益和社會大局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當前火災調查存在的一些問題
1.1 火調裝備落后,與先進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火場勘驗過程中,原始現場容易遭到破壞,導致原始信息滅失;由于火災現場的復雜性,火調人員很難保證在第一次現場勘驗時將所有有用的現場物證、信息一次提取、采集完畢。同時,火調人員在進行案情綜合分析時,采用的照相、攝像固定物證的方法,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現場物證、痕跡所在空間和相對位置,無法準確再現現場場景,給未到過火災現場的火調人員全面認識火災現場,帶來一定的困難。而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火調裝備可以將原始火災現場的所有數據全部收錄在系統數據庫中,客觀、全面記錄火災現場各種信息,大到火災現場的三維空間幾何數據、三維全實景照片、現場不同曝光度下的實景照片,小到現場的微小痕跡、足跡等火災現場的重要物證痕跡,都能完全實時真實記錄,并可在電腦上進行任意角度的翻轉、查看,完整、客觀、生動、互動地再現火災現場,為火災現場的原始數據收錄、證據保全、綜合分析、案例講評提供了準確、有效、便捷的途徑。
1.2 火災調查隊伍人少質弱且不夠穩定
目前我國各省專職火調員,力量相對薄弱。按照規定要求,每個支隊要有一至兩名專職火調員,而在消防大隊多數為兼職火調員。因而只能實行區域合作,哪個地區發生火災,周邊支隊的專職火調員將幫助事發地消防部門一同開展調查。火調行業要求從業人員要有一定的火場經驗,需要勤跑火災現場積累經驗。因此,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火調員,不經歷幾百個火場,根本不行。一名優秀的火調員,不僅要掌握材料學、物理、化學、燃燒學、電氣工程等專業常識,更重要的是要熱愛這個行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奉獻精神。
1.3 防滅火聯勤機制運行不順暢
火災事故調查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時效性強,最主要的是時間過長痕跡物證容易遭到破壞,直接影響火災原因認定和責任認定。除火情較大,燃燒時間較長,有人員傷亡的,火災調查人員在火災撲救過程中就到場外,其余的都是在撲救完歸隊后才通知大隊,大隊火調人員經常是隔天才到達現場進行勘驗;有的中隊甚至不通知大隊,直到大隊火調人員在全國火災統計管理系統中看到有該起火災時才趕往現場進行勘驗,造成大隊火調人員知曉火災情況靠看全國火災統計管理系統的現象。
1.4 在我國普遍存在的火災調查率、查清率、辦結率還不夠高
主要是由于火災調查工作周期較長、繁瑣,加上消防監督人員不足、責任意識不強和業務素質不高,火災調查疲于應付等原因。雖然近年來,基層大隊在調查力度上有較大提高,但是消防監督任務繁重,存在現場勘驗不細致、履行兩案辦理程序不夠嚴格規范、火災原因、責任認定證據和依據不夠充分和準確,甚至存在亡人火災能不報就不報等問題;有的單位領導還不夠重視,對亡人火災、較大以上火災的,未按規定由分管領導負責現場勘驗工作。有的火災調查不及時、拖延時間過長,造成最后認定工作十分被動;有的工作過程不夠透明,現場勘驗、痕跡物品提取等未落實現場見證人見證,認定結論不向當事人事先告知溝通,造成當事人與公安消防機構之間產生矛盾,引發行政訴訟和信訪事項,產生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2 對策措施
2.1 構建消防安全責任體系,筑牢公共消防安全防線
構建社會單位消防聯防體系,筑牢單位自我管理防線。推動派出所落實消防規范化管理工作,繼續實行消防監督員掛職派出所副所長制度,充分發揮公安派出所在農村、社區消防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推動落實公安部61號令,督促社會單位切實履行消防安全管理主體責任;積極做好《消防管理若干規定》的宣貫工作,嘗試建立行業、系統消防安全自律機制,開展火災公眾責任保險工作,協調建設主管部門建立物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新機制。構建社會化消防宣傳教育體系,筑牢群防群治防線。深化推廣消防志愿者活動,繼續開展消防形象大使活動。
2.2 在消除火災隱患方面,加大力度
即:加大推動政府掛牌督辦火災隱患整改的力度。年內,要提請市、區兩級政府掛牌督辦一批重大火災隱患,積極督促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負其責”的火災隱患整治機制。加大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建立火災隱患數據庫,切實摸清底數;組織開展“三合一”、私房出租屋、建筑消防設施、消防產品等專項治理行動,年內要堅決取締“三合一”場所,繼續探索私房出租屋的消防管理模式,開展部隊出租場所、酒店式公寓消防安全狀況調研活動,提出解決該類場所火災隱患問題的實施意見。加大消防執法力度。嚴格落實消防監督抽查制度和錯時工作制,加大對消防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力爭與轄區法院建立消防行政案件強制執行聯席制度。
2.3 在執法規范化方面,推進消防監督業務基礎建設
配齊火災原因調查和消防產品檢測等監督技術器材裝備,提高消防監督執法效率。加強火調隊伍建設,組織開展典型火災案件研討、評析活動,建立并推行火災調查簡易程序,確保火災事故調查率不低于80%,查處率不低于70%,切實提高失火案和消防責任事故案件的刑事辦案水平。推進消防監督機制建設。進一步落實法律審核、執法例會、集體議案等監督執法機制。探索消防監督審批機制創新。推進消防監督信息化建設。全面應用消防監督業務辦公系統,完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信息系統,重點推進建筑消防設施及火災遠程監控系統,加大科技防控火災的力度。
參考文獻
[1]袁軍.淺談消防火災調查取證面臨的問題及應對方式[J].科技資訊,2012(30).
[2]杜蘭萍.建立重特大火災事故技術調查機制的構想——由湖南衡陽特大火災想到的[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