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淑珍
〔摘要〕農村地區特色文化禮堂的構建對基層文化生活中禮的重建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近幾年,隨著國家加強了對農村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視,農村文化禮堂的構建也逐漸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極大推進了農村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對于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本文在結合具體案例細致分析當前特色型文化禮堂建設的基礎上,對特色型文化禮堂建設水平的提升進行了適當的反思,希望能夠為農村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做出相應的貢獻。
〔關鍵詞〕現代之禮特色型文化禮堂
從社會倫理學角度進行分析,一個國家的興衰往往建立在相應社會整體關系上,而文化根源和思想道德品質則對這一關系產生著直接的影響。步入新世紀以后,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逐漸加強,我國經濟社會也得到了飛速發展,但作為民族文化根基的傳統道德觀念卻受到西方思想的沖擊一度發生了斷裂。所以,新時期為了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十分有必要對“禮”的社會理念進行重新挖掘,結合新時代的特征和需求構建現代治理,奠定中華民族的精神理念和中國人的倫理基礎。從此意義上看,農村地區特色型文化禮堂的構建對基層精神文化建設產生著重要影響并且在精神文明的建設以及中華民族文化復興方面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特色型文化禮堂建設典型案例分析
(一)溫嶺市大溪鎮橋里村棄用村部的轉型再生特色型文化禮堂建設
這一典型的特色文化禮堂建設采用了對經典文化進行重新演繹的方式,梳理傳統村落文化中與現代社會思想道德觀念存在一定關系的文化發展策略,增強了村落禮堂文化的典型特征。本文化禮堂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在空間層面上選擇對傳統民居的基本院落格局加以恢復,形成典型的一院三樓空間布局方式,并且在禮堂內部設置一個小型的文化廣場和文化長廊,在三樓的位置上設置相應的村落綜合服務文化建設中心和農家書屋等[1]。禮堂的建筑形式在應用現代設計的基礎上對傳統建筑元素加以借鑒,營造出一種濃郁的鄉土氣息,真正實現了對村部的轉型和再生,從整體上看組成了相應的公共文化活動場所。
(二)景寧畬族自治縣梧桐鄉梧桐村資源整合特色型文化禮堂建設
梧桐村文化禮堂的建設加強了對資源整合工作的重視,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通過借助村務平臺上的互聯網信息資源、IP電視資源以及高素質人力資源,將文化禮堂建設與現代科學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實現了資源的共享,促使該村全體村民都積極參與到文化禮堂的建設工作中[2]。梧桐村的文化禮堂主要由講堂、基礎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廣播電視信息傳播室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史料檔案室所構成,每個相關的特色房間承擔著相應的功能、分工。在這一文化禮堂建設的影響下,梧桐村產生了濃郁的文化氛圍,村民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甚至一些老年人也積極參與到文化禮堂的相關活動中,與青年一起組成相應的文化團隊,農村特色型文化禮堂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三)景寧畬族自治縣大均鄉大均村提煉產業文化特色型文化禮堂建設
景寧市畬族自治縣大均鄉大均村結合本村特點選擇采用提煉產業文化元素的方式積極建設特色型文化禮堂,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相應的發展成果。大均鄉大均村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特別是在明朝時期曾經出現過同門三進士的佳話,在當地具有獨特的文化歷史地位[3]。同時,該村在發展中還保留了具有一定孝道傳承意義的“浮傘祠”和“浮傘仙渡”,對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商貿文化具有明顯記錄功能的大均古街等,在古街上還包含著一些較為典型的文化元素,對大均村文化禮堂的建設產生著相應的影響。因此相關部門在對該村文化禮堂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當地文化特色,一方面將文化禮堂建設成為能夠供村民休閑娛樂、提升綜合文化素質的場所,另一方面,也將其建設成為“中國畬鄉之窗”民族景區,將該村落作為重要的民族文化旅游景點加以建設,并通過對產業文化元素的挖掘,組織和謀劃一系列的特色文化活動,對大均村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村落文化的現代化傳承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
二、結合現代之禮進行特色型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的對策
農村地區的文化禮堂是農村地區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積極打造精神家園的重要載體,對農村精神文化陣地的鞏固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積極采取一定的措施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不僅需要各地區各級黨委黨政府的高度重視,積極加強組織領導工作,為文化禮堂的構建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還要正確處理好以下四個方面的關系,為特色文化禮堂建設工作的良性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
首先,要在空間布局上正確處理統和分的關系。現階段,在我國各省市地區積極加強農村特色文化禮堂建設,不僅是在傳統意義上構建一個較為典型的建筑體,還需要結合當地農村文化、風俗等打造一個集學教、禮儀、娛樂于一體的文化綜合體。因此在特色型文化禮堂的實際構建過程中,在空間布局方面首先應該樹立一種整體性思想,對村落中的各項文化資源進行有機整合,然后在政府部門的統一領導和規劃下,制定相應的禮堂名稱、標識和管理要求等,真正做到對村落文化資源的合理利用,使村落傳統文化資源與現代社會的思想道德文化形成統一的整體,進而促使在后期運行中文化禮堂的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保證文化禮堂的利用率。此外,在實施統籌規劃管理的基礎上,還應該加強對發揮各個文化中心功能工作的重視,通過合理的設計,盡量做到“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的原則,進而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禮堂文化活動中,促使村落文化建設得到更好的發展[4]。
其次,在功能層面上應該正確處理好娛樂性和思想性實踐的關系。要緊緊圍繞農村地區建設精神家園的重要部署,結合本村文化對文化禮堂的功能設定加以提煉,將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思想以及現代文化中先進思想,借助豐富的文體活動展現出來,真正將農村的特色型文化禮堂建設成為能夠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現代文明成果的重要平臺,打造成文明精神建設的重要陣地。在文化禮堂相關問題活動載體的選擇和設計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保證文化活動的質量和思想性,應該盡力避免文化活動的設計簡單地追求熱鬧和娛樂[5]。因此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可以嘗試性地將精神思想層面的引導工作與文化娛樂活動設計相結合,通過相應的文化匯演、文化展陳等逐步引導農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積極的轉變。此外,還應該在工作實踐中積極拓展文化禮堂的各項功能,有組織和規劃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時事熱點解析以及法律知識科普和生產技能培訓等等,保證文化禮堂對村民的教育引導功用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最后,相關單位在平衡文化禮堂的思想性和娛樂性關系的同時,還可以對文化禮堂中的文化墻、文化窗等加以利用,以陳列的方式向村民展示本村的歷史沿革、趣味性的神話傳說、典型的風土人情等,也可以結合本村村民生活設置專門的板塊對民眾的文明示范戶、德高望重的老人等進行展示,在村民中樹立積極的榜樣,進而通過榜樣帶動作用對村民的思想認識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步提升其精神境界,為農村精神家園的構建貢獻相應的力量。
再次,在建設的道路中應該合理控制標準化和特色化之間的關系。我國各省市地區農村的文化禮堂建設一般都具備相應的建設標準和具體要求,例如應該具備相應的文化禮堂、學堂以及相關文化傳播配套設施和基礎布置等。但是相關文化禮堂建設標準的設置并不等同于千篇一律的文化禮堂設計,在具體建設過程中,應該明確標準化和特色化之間的關系,在堅持整體標準的基礎上,尊重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性,進而結合不同的文化建設特色性文化禮堂,為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6]。也就是說,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只有正確把握主流文化和鄉土文化之間的融合發展關系,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結合,農村地區的文化禮堂才能夠真正發揮出特色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相關文化活動中,進而促使文化禮堂獲得持續建設發展的動力。
最后,在工作任務方面還應該明確管理和建設之間的關系。良好的文化設施建設是開展各項文化活動的前提條件,而文化設施管理工作則在文化設施的建設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積極推進我國農村地區特色型文化禮堂的建設工作中,一定要同時加強對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重視,既要保證質量建設好禮堂,更要通過科學的管理增強文化禮堂的實際利用率,促使文化禮堂的各項功用得以充分發揮。此外,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可以建立健全的文化禮堂長效工作機制和考核評價機制等,確保文化禮堂能夠持續穩定發展[7]。
結語: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的文化建設逐漸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特色型農村文化禮堂的建設也得到社會和農村地區的高度重視。所以為了進一步提升農村地區的精神文化建設水平,應該結合不同地區的文化建設現狀,建設特色的文化禮堂,并且借助科學的管理保證文化禮堂文化傳承效果和對村民的精神影響功用得以充分發揮,為我國和諧社會建設貢獻相應的力量。(責任編輯劉小紅)
參考文獻:
[1]葉杰.試析農村文化禮堂建設[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5(5):275-276
[2]金美麗.農村文化禮堂建設中如何保護傳承傳統文化[J].傳承,2015(10):130-131
[3]羅立英.農村文化禮堂建設中如何保護與傳承傳統文化[J].群文天地,2014(6):140-142
[4]潘紅青.“文化賽水·禮堂賽歌”———衢州市柯城區打造“文化治水”先行樣板[J].藝術科技,2015(10):298-298
[5]章麗華.以農村文化禮堂的建設促進農村公共文化空間的重構———以富陽市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4(16):1-3
[6]袁紅霞.新時期下,如何做好文化禮堂建設[J].山東青年,2015(2):168-169
[7]黃梅.關于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4(19):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