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

摘 要:開展體育單元主題教研主旨是幫助教師理清教材和課次目標梯度分解,把握教學內容的連續性、層次性,抓住課時重難點。本文以籃球運球上籃為例,就單元主題教研的開展談談自己的做法與反思,以期為同行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主題教研;體育單元教學;籃球運球上籃;課例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04-0054-02
一、提煉主題,設計方案
主題教研活動的策劃首先應明確教研主題,根據集體視導、課堂觀察和教師交流中發現的問題,提煉出具有普適性的問題作為研究活動主題,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理清思路,找準切入點;再次是確定教研形式、時間、地點等。本次主題教研活動以籃球運球上籃課例研修為例,面向區域初中段體育教師。
1.體育單元主題教研活動目標:通過籃球運球上籃教材的課例研修活動,“以點帶面”使參與教師能根據體育課堂教學的原則和規律,運用體育教學理論,剖析解決籃球運球上籃教材的疑難問題,創新教學設計,豐富教學方法,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主題教研活動的對象與時間:區域內初中段體育教師近70人,總計用時兩天。
二、教研員引導,突出校本教研
開展主題教研活動,教研員首先要組建教研團隊,充分發揮區域骨干教師和學科中心組教師的作用,做好活動的相關準備,每個研討組要有明確的負責人和組織者。
其次,根據教材單元計劃要求,安排的課時計劃呈相互遞進關系,下一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的策略是建立在前一次課的基礎上,如承擔第二次課的班級先完成第一次課的教學內容,承擔第三次課的班級應完成前兩次課的內容。
1.籃球運球上籃教材課例理論專題講座。確定籃球運球上籃教材為主題后,先由教研員給參研教師做題為《籃球運球上籃教材分析》的專題講座,講座包括運球上籃的技術構成分析、運球上籃教材的目標制定及重難點分析、運球上籃教材的教學方法、手段、運球上籃教材的教學注意事項等內容。通過講座使參研教師在了解教材、熟悉教材后,能更深層次地挖掘教材的內涵,形成完整的教材體系,同時使參研教師根據已有教學經驗,總結明確基本的教學思路,在備課中揚長避短,提高集體備課質量。
2.小組(片區學校)集體備課。活動對象為區域初中學段體育教師,按照區域特點和籃球運球上籃單元課次要求,共分三組。每組由兩所高完中學校和兩所初中學校組成,承擔一課時教學內容,各小組進行集體研討備課,并推選一名體育教師上課。在小組集體備課過程中,要求研討小組教師暢所欲言,討論中相互啟發,拓寬思路。經過深入討論,確定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方法以及最后上課展示交流教師。
三、聯動展示,教學實踐
觀摩體育課堂教學是一種最直接的學習活動,是對課堂教學設計的直接檢驗,讓聽課教師帶著任務去聽課,在聽課過程中更專心觀察,認真思考。根據評課設計要求,把聽課教師分為六組,每組確定學科中心組教師為組長,小組觀察工作在組長分工下做好記錄,為觀課后有效的議課打下基礎。
在籃球運球上籃教學觀摩課中,確定從六個角度來評析課堂教學。第一組觀察教學設計是否合理,重難點突破措施及教學步驟是否流暢。第二組觀察課中的組織調動以及場地布置是否合理。第三組監測課的密度與運動負荷是否科學、合理。第四組則觀察學生的學,學生的學練情況反饋、技能學習中是否體現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第五組則觀察課的開始和結束部分情況。第六組觀察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教師的教態、語言、動作示范能力、講解是否清楚。
四、名師引領,提升遷移
觀摩籃球教材為主題的單元教學實踐課后,首先組織各小組開展充分研討,引導參與活動的教師加強自我反思。隨后,小組推舉教師代表分享本組教師的看法和心得。最后,邀請體育教學名師做課例研修的微講座,引導體育教師如何圍繞主題去研究自己的課堂、改進教學。
在籃球運球上籃單元教學活動后,各片區研討小組根據體育課堂教學實踐和研討交流反饋,進一步完善籃球運球上籃單元教學設計,形成教學資源包,通過區域網絡教研群共享。
開展體育單元教學主題教研活動,體育教研員要發揮體育骨干教師、體育學科帶頭人、教研組長的引領、示范作用,將主題教研同常規體育課堂教學相結合,通過目標引領和任務驅動,組織策劃以體育教材研究、集體備課、體育課堂觀察、體育課堂教學行為研究為主要環節的教研活動,可以引導體育教師關注高效的體育課堂教學,從而提高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玉東.基于課例研究的實作式教師教育模式[J].中國教育學刊,2010(5).
[2]王麗紅.在主題教研中與教師共同成長——吉林省大安市基地教研工作的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
[3]李元昌.主題教研促進教師發展的實踐探索[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