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平

摘 要:電工維修人員的一項關鍵工作就是電氣故障的排除,在電氣運行經過中,電氣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故障,故障我們要徹底排除,一定要知道出現故障的因素,更關鍵的是可以從理論上分析、處理故障產生,要具備必然的專業理論知識,排除故障的辦法要掌握。在故障發生時怎樣可以快速把故障因素找出、把故障準確的解決,是確保設備正常運行的關鍵前提。
關鍵詞:經驗;方法;排除故障
中圖分類號:TM07 文獻標識碼:A
1 排除故障的思路與辦法
1.1 思路
(1)要讀懂控制線路電路圖。(2)主電路的分析:從被控制設備開始漸漸到電源,在主電路中分析掌控元件的觸點和組合的被控設備,電動機的開啟辦法、制動形式與控制轉向等是依據它們的組合規律來確定。(3)控制電路的分析:由電源開始,繼電器與接觸器線圈通斷條件自左到右、自上到下漸漸的分析。繼而解析按鈕動作時哪些線圈通電,跟蹤這線圈通電后怎樣掌控別的元件動作,再跟蹤這些元件觸點又如何掌控別的部件動作,這樣來一一跟蹤到底。
1.2 方法
1.2.1 調查故障法
(1)問:向故障現場人員認真問清楚發生故障的經過、故障現象和故障結果,而且在整個分析判斷過程中也要多次的咨詢。(2)看:實施檢驗電氣設備外觀,看每一個電路元件有沒有破裂、變色、燒痕等,分析故障因素。(3)聽:故障因素經過聲音的反常程度去發覺、分析。(4)摸:電動機、變壓器與電氣元件的線圈出現短路故障時,明顯上升的溫度,把電源切斷后,用手去觸摸。
1.2.2 邏輯法
經過調查故障的結果,聯合電氣控制線路的控制流程和調查結果中間的關系,確定檢驗區域,找出也許引發故障的原因,之后經過儀表測量,漸漸把故障回路中公共支路上的故障排除,把故障區域縮小,把故障點找出加以排除。
1.2.3 通電試驗檢驗法
如果有的故障情況不清楚或很難判斷時,在電氣與機構設備不損傷的條件下,卸下負載后通電試車實施觀察,分析故障因素。
2 通常排除故障的程序
2.1 分析癥狀
2.1.1 向操作者具體詢問設備故障情況。經過詢問以得到設備應用和轉變經過、損壞或失靈前后狀況的信息,還能夠認識到某些之前相同的故障情況、因素和以前選用的方法等方面的狀況。
2.1.2 觀察與初步檢驗。經過看聽聞摸等,檢驗是不是出現像破裂、雜聲、異味、過熱等特別情況。對設備實施全面的觀察常常會獲得有價值的線索。初步檢驗的內容包含檢驗裝置、檢驗操作開關的部位和控制機構、調整裝置和連鎖信號裝置等。
2.1.3 分析故障征兆:在出現故障前的電氣設備,通常都有必然的預見性,經過分析故障征兆的信息,能夠作為設備故障的定性與定位的根據,能夠有效的把排除故障的效率提升。
2.1.4 分析故障現場的情況:包含維護人員到達故障現場后得到的感官信息和測量信息,對故障的排除有著特別關鍵作用的就是這些信息,經過分析故障情況,故障設備或故障設備點能夠正確的定位。
2.2 鎖定故障點
在故障區域內,故障點的確定,把有故障的組件或元件要更換的找出,實施有效的修理。當設備出現故障的電氣體系時,不要著急動手拆卸,第一要知道這電氣設備出現故障的因素、過程、區域、情況,這設備和電氣線路的工作原理要熟悉,分析每一個詳細線路,搞清楚原理中每一級線路中間的相互關系。假如在檢驗的時候發生了不充分的診斷資料狀況,就需要在維修的時候把設備分成多個部分,之后對這些體系輸入和輸出部分是不是可以處在正常的運行狀態當中進行分別檢驗。在問題確定就處在某一個部分的時候,再去留意體系內部存在的問題,一般也能夠經過一些相對常見的辦法來確定出現故障的詳細方位,這樣更加簡單方便,也更加快捷。
2.3 故障排除
2.3.1 在排除故障的經過中,一定要先知道故障發生的前后過程和故障情況,之后開始維修。對于不熟的電器設備,要先知道電路原理與構造特征。每個電器部件的作用、部位、連接形式和互相關系在拆卸前要充分熟悉,在電路圖沒有的狀況下,要一邊拆卸,草圖一邊繪制,并把標記記上。發生故障后的電器設備,先檢驗其有沒有顯著裂痕、缺損,認識其維修履歷、應用年限等,之后再對其內部實施檢驗。拆前要把外圍故障原因排除,了解清楚是內部出現故障后才可以拆卸。
2.3.2 通常狀況下,以設備的動作程序為排除時分析、檢驗的次序。這樣來為前提,先檢驗電源,再檢驗線路與負載;先檢驗公共回路再檢驗每一個分支回路;先檢驗主電路再檢驗控制電路;先檢驗容易檢驗的部分,再檢驗不容易檢驗的部分。像在電氣保護線路中,假如檢驗發覺熱繼電器動作,不但要讓熱繼電器觸頭復位,并且要把過載的因素查出,對熔體熔斷,不僅熔體要換新的,并且要把熔體熔斷的因素查清楚并解決,要向相關人員說明要關注的問題,等等。
3 電氣設備的絕緣預防性試驗
為確保電氣體系的可靠性要使用更加專業的技術方法對電氣體系要使用試驗方法。電氣設備在制造、運輸與檢修經過中因為材料質量、制造與維修工藝問題或出現意外碰撞等導致絕緣缺陷。為了把電氣設備運行的可靠性提升一定要定期對設備絕緣實施預防性試驗檢測其電氣作用、物理作用與化學功能對其絕緣情況作出評價。指依照規定的試驗條件、試驗工程與試驗周期實施試驗的就是電氣設備的絕緣預防性試驗,其目的是經過試驗方法掌握設備的絕緣強度狀況和早發現電氣設備內部隱蔽的不足,方便使用方法加以處理,以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防止造成停電或設備損壞事故。
4 工程實例
4.1 故障情況
在實施刀盤電機個調試的時候發覺1、3號電機不可以開啟。
4.2 故障排除過程
(1)檢驗刀盤工作狀況,分別由10臺東芝變頻器實施控制10臺刀盤電機,控制信號經過操作室的操作面板與觸摸屏傳給操作盤PIC,最終傳給變頻器。開啟1號電機時,這說明故障因素并不在刀盤電機自身,為了充足的說明這一點,變頻器下讓1號電機接到5號,開啟5號變頻器,發覺正常工作的刀盤。
(2)PIC步驟監控,當開啟1號電機時,1號電機的開啟信號,正反轉信號與速度信號都已經到達變頻器掌控PIC,而且都輸出正常。其輸入的信號在變頻器處測試,發覺電機啟動時,電機的開啟信號、正反轉信號也都到達。其速度控制信號的傳輸如圖1所示。
(3)把控制面板拆開檢驗,開啟1號電機時,變頻器控制屏上顯示0.0,沒有電壓輸出的輸出端,這說明變頻器已經開啟,但由于沒有速度指令而沒有開始運轉。問題必然在于熟讀信號在從控制面板到變頻器CPU的輸送經過中丟失。
由此:處理這種故障的重點在于聯合圖紙、步驟與現實故障情況,排除別的原因的干擾,盡可能選用辦法讓故障的可能出現的區域縮小,最終把故障鎖定在一個點上。
經上得知:(1)我們對于盾構機的維修與平常維護,第一它的工作原理與電氣、液壓、機械中間的關聯狀況要熟悉,還有設備沒一個體系中每一個零部件所起的功能,只有這樣才可以迅速正確地處理問題。(2)維修設備要遵循先“看”后“想”再“動手”的準則,機器發生故障時第一要看清楚故障發生在哪里,是什么故障,是不是由于機械、液壓或別的部分因素導致的,不可以盲目動手,防止影響維修速度甚至把問題擴大化,找到問題的源頭后再動手。這樣常常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結果。
結語
準確的應用和精心維護是阻絕或防止所有故障出現的真實保證。相對容易實施的是設備正常狀態的管理,但是非正常狀態的管理,也就相對復雜的故障狀態的管理。電氣設備的故障是各種各樣的,電器維護和管理人員只有在認識設備運行道理的基礎上,運用嚴密的思維形式正確、迅速的判斷故障所在是處理盾構機電氣故障的重點。
參考文獻
[1]楊燦.三菱盾構機姿態測量傾斜儀系統的國產化[J].2006,26(S2):73-74.
[2]才曉一,孫廣友,李蔭祥.設備使用的安全管理與維修管理[J].機電信息,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