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振濤 李世盛 張述東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探討老年髖部骨折治療的臨床流程效果。 方法 隨機抽取2011年5月—2015年5月該院接診的80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不同的臨床管理措施進行分組,2011年5月—2013年5月未實行臨床流程管理,共35例患者,設為對照組;2013年6月—2015年5月實行了臨床流程管理,共45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分別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病死率以及住院時間。 結果 實驗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間1年之后病死、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8.9%和15.5%;對照組患者住院期間1年內病死、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20%和31.4%。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老年髖部骨折治療的臨床流程在使用過程中能夠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值得在今后的臨床治療過程中進行使用和推廣。
[關鍵詞] 髖部骨折;臨床流程;效果
[中圖分類號] R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02(a)-0088-02
Effect Analysis of Clinical Process of Geriatric Hip Fracture Treatment
QU Zhen-tao, LI Shi-sheng, ZHANG Shu-dong
Department of Joint trauma, Laixi People s Hospital,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266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process effect of geriatric hip fracture treatment.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eriatric hip fract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1 to May 2015 were extra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linical management measures, 35 cases of patients without clinical process management from May 2011 to May 2013 were regarded as the control group, 4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process management from June 2013 to May 2015 were regard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case fatality rate and length of stay of the two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observed. Results After 1 year of hospitalization, the case fatality rat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respectively 8.9% and 15.5%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20% and 31.4%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obvious (P<0.05)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process of geriatric hip fracture treatment has an obvious treatment effect during use, 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the future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Hip fracture; Clinical process; Effect
老年人群受到自身因素和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容易誘發髖部骨折的現象,其疾病發生率呈現出上升趨勢,手術是目前臨床治療活動中常用的治療方法[1-2]。為了進一步分析和探討老年髖部骨折治療的臨床流程效果,現隨機選擇2011年5月—2015年5月來該院接受治療的80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隨機選擇2011年5月—2015年5月來該院接受治療的80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年齡≥65歲,該院于2013年1月實施骨折治療臨床流程,根據不同的臨床管理措施進行分組,2013年5月之前未實行臨床流程的35例患者設為對照組,2013年5月之后實行了臨床流程管理的45例患者設為實驗組。其中,實驗組患者男性和女性分別有26例和19例,年齡分布在67~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2.5±3)歲,轉子間骨折19例、股骨脛骨折16例、非病理性骨折10例;對照組患者男性和女性分別有18例和17例,年齡分布在66~8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4.3±2)歲,轉子間骨折15例、股骨脛骨折12例、非病理性骨折8例;兩組患者術前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45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性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2種。術前對患者進行常規檢查,手術治療前對患處進行X線片的檢查,選擇合適的假體大小。術中取患者側臥位,并進行全麻,進行全髖關節的微創手術。術后要及時采取預防工作,采取肢體按摩以及循序漸進的功能鍛煉。
45例實驗組患者則按照臨床治療流程對其展開系統的治療。首先,患者在住院之前需要接受治療,將其從受傷地方運送到醫院[3];其次,需要安排其接受手術治療,對于股骨頸骨折患者可通過使用空心釘對其骨折部位進行內固定。最后,在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第1天,若其引流量低于50 mL,則需要拔出其引流管,對其小腿肚進行按壓[4]。患者在術后第一天就能夠通過口服止痛藥、肌肉注射的方法實現止痛;術后第2天若其引流管未拔出,則需要對其進行拔出拔除處理,引導患者接受止痛藥口服治療[5-6]。
1.3 指標觀察
對兩組患者術后病死率、并發癥、住院時間等相關指標進行觀察,患者在術后第一天接受功能鍛煉,并在術后3、6、12個月以及1年之后間隔6個月進行隨訪。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和比較,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間1年之后病死、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8.9%和15.5%;對照組患者住院期間1年內病死、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20%和31.4%。其中兩組患者住院期間1年之內病死χ2=2.56、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并發癥發生率χ2=3.99、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為(28.5±2.9)d,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為(34.6±5.2) d,t=6.4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來分析,髖部骨折發生率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這類骨折有著較高的致殘率,這也是老年醫學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7]。該院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分別為(28.5±2.9)、(34.6±5.2)d。這充分說明臨床流程的實施有著顯著的效果,在其入院治療之前就對其進行系統的檢查,從而省去不必要的檢查時間,還能夠降低患者各種治療并發癥的發生率,提升護理工作質量、降低病死率。張世民[8]等學者于研究中指出髖部骨折對于身體較為微弱的老年人群而言傷害較大,其致死率和致殘率都相對較高,這和該文的研究結果一致。
該研究時間為7 d,通過臨床流程使用之后下降到2 d,患者術后病死率和并發癥發生率逐漸降低,這充分說明臨床流程在使用過程中能夠產生顯著的效果。
綜上所述,老年髖部骨折治療的臨床流程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從根本上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發癥發生率、縮短其住院時間,但是,為了進一步明確其具體的治療效果,還要能夠在今后的研究過程中擴大研究樣本量,選擇更具有針對性的樣本資料,從而對相關問題進行進一步研究和深入分析。
[參考文獻]
[1] 何久盛,楊成剛,張國鑫,等.老年髖部骨折圍手術期失血量的臨床觀察[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4,9(4):403-407.
[2] 張孝靜,傅武平. 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抗凝治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 中醫正骨,2013(5):76,78.
[3] 張世民,王宏寶,張少衡.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前心臟功能的快速評估[J]. 上海醫學,201437(1):83-85.
[4] 劉粵,郝瑋,張巖,等.多學科協作綜合治療老年髖部骨折的療效[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9):5481-5484.
[5] Luger TJ, Kammerlander C, Gosch M, et al. Neuroaxial versus general anaesthesia in geriatric patients for hip fracture surgery: does it matter[J]. Osteoporos Int, 2010, 21(Suppl 4): S555-S572
[6] 劉凱,王紅川,王永才,等.樂山地區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J]. 華西醫學,2014,29(10):1838-1840.
[7] 程俊陽.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功能恢復護理研究進展[J]. 蛇志,2015,27(2):207-209.
[8] 張世民,李海豐,俞光榮. 老年髖部骨折的臨床治療流程[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5,13(18):1365-1368.
(收稿日期:201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