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姍姍
【摘要】當前事業單位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充實完善事業單位文化的新內涵,才能適應新經濟時代的發展。事業單位文化內涵要融入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核的核心價值,融入以傳統文化為主體的經典文化內涵。文章闡述了事業單位文化內涵以及加強事業單位文化建設的作用,筆者通過分析當前事業單位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文化建設;改革;方案
一、事業單位文化內涵
文化的內涵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上是指在社會生活實踐過程中人們取得的精神、物質的生產能力以及創造的精神和物質財富的總和;狹義上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實踐過程中獲得的精神生產能力與精神產品,涵蓋了一切社會意識形態。
事業單位一般是由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于政府機構,其人員與公務員性質不同。事業單位是依法成立的,從事公益事業且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教育機構、科學研究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社會公共文化機構、社會公共體育機構和社會福利機構等。它具有幾大功能特征:一是服務性,二是公益性,三是知識密集性。
二、新時期事業單位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提高事業單位凝聚力。當今社會經濟變革較大,機關、事業、企業收入分配制度不一樣,員工財富積累和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差別多樣化,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過渡階段,如何保持職工的凝聚力,穩定職工面對變革的心態,是事業單位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文化建設把職工和單位的追求緊密聯系在一起,使每個職工產生歸屬感和榮譽感。
2.有利于提升事業單位執行力。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單位靠人才來發展,人才靠單位實現個人自我價值,從而實現事業單位的管理目標。
3.有利于提高事業單位影響力。事業單位文化建設在實踐中,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力培養和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行為模式,在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存在明顯的表現特征。在眾多的事業單位中,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傳遞社會正能量,樹立事業單位形象,提高事業單位影響力。
三、當前事業單位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觀念陳舊,文化意識不強。當前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運行機制、人才配置、人員流動、分配收入等方面都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觀念陳舊、文化意識不強、運行機制僵化、管理方式低下等。思想觀念決定行為模式,不少事業單位忽視文化建設,過于關注單位的綜合考核和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甚至是經濟效益的增長。這種觀念既沒有構建滿足市場經濟要求發展的文化建設工作機制,也沒有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出積極的文化建設規劃;既沒有設置事業單位文化建設的專門機構,也沒有配備專門的人員,使事業單位文化的建設長期處于被動狀態。
2.缺乏創新意識,文化建設處于被動狀態。一是有的事業單位在文化建設方面,只停留在口頭、匯報和書面總結上,形式主義嚴重;二是有的事業單位在加強文化建設的手段、形式和載體上都比較單一,工作表面化和局部化的現象比較嚴重;三是有的事業單位在加強文化的機制、規劃、制度、系統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使文化建設缺乏機制的支撐;四是有的事業單位在文化建設方面,缺乏創新意識,缺乏典型實事和文化的提煉、總結及傳播,不能通過核心價值體系去塑造、引導、激勵和熏陶員工,充分體現出單位的特色文化。
四、加強事業單位文化建設的有效方案
1.加強對事業單位文化建設的重視。在推進事業單位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單位領導要重視是關鍵。只有這樣才能將責任落實,建立健全文化建設規章制度,實現層層落實,加強事業單位的文化建設,形成良好的文化建設格局。
2.開拓創新,培育特色事業單位文化。隨著變革不斷推進,事業單位亟待一次有效的“洗腦”。新時期,事業單位特別強調突顯它的公益性質,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務為宗旨,它手中沒有公權力,也不能像企業那樣以營利為目標。因此,事業單位文化建設必須要使組織成員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強調專業化和職業化特色,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優秀的組織文化來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要充分調動組織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煉更具組織特色的事業單位文化。當文化不斷在事業單位發展中發揮巨大的作用時,加強事業單位文化建設就成為新時期事業單位發展的必然之選。
3.要營造氛圍,注重激勵機制建設。麥格雷戈認為,傳統理論是以對人性的錯誤看法作為基礎的,這種理論把人看作生來厭惡工作、逃避責任、不誠實等。因此,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就必須采用強制、監督、懲罰的方法,他把這種理論稱之為X理論。與之對應的是Y理論,其基本觀點是:人并不只是被動的,人的行為受動機支配,只要提供一定的條件,他們會把工作作為一種得到滿足的因素,就能夠主動把工作做好。因此,在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應從管理上找原因,鏟除員工積極性發揮的障礙。麥格雷戈認為,X理論是一種過時的理論,只有Y理論才能保證管理的順利進行。因此,在事業單位中,不能一味地使用X理論去懲罰、監督,而應該盡量多的使用Y理論,讓員工融入集體主動工作。單位的物質刺激是有限的,要加強對員工的精神激勵,重視內在的管理,如說服教育、感情投入、關心體貼、激勵尊重、心理溝通等方式,在員工的內心形成深刻的、可持續的影響。一是重視員工的自主化,員工如果在單位中有更多的話語權和決策權,就會比較認同組織的目標,并積極地向有關部門提供意見和建議,并主動地去執行決策。二是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發揮單位學術委員會機構的作用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強員工的參與度和透明度,推進單位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民主化,同時也需要智力支持系統,必要時可以借“外腦”來引入智慧。三是要培育特色文化,重視本單位的歷史傳統與文化傳承。要注重無意識教育,把教育意向與目的滲透,潛藏在與之相關的活動之中,寓教于載體和媒介中,論道而不說教,述理而不生硬。
4.加強構建網絡平臺,豐富事業單位文化建設手段。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當今人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工具。因此,當前進行事業單位文化建設,除了實體平臺外,不妨借助于互聯網這一平臺,建立屬于自己的網絡平臺。一方面,通過網絡這一渠道,加強事業單位文化的宣傳、滲透,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氛圍;另一方面,充分吸收公眾的意見和建議,與公眾建立良好地溝通渠道,不斷提升單位服務質量。同時,借助網絡平臺吸引更多有公益精神和服務精神的有為青年加入事業單位隊伍,重現事業單位活力,展現事業單位特色。
5.抓“促進”與“保障”,將事業單位文化建設固化于職工文化建設。為了更好地推動事業單位文化落地,在秉承“打造精品工程”核心理念的基礎上兼顧單位自身的實際情況,通過內質外形的提升,以解決事業單位文化理念是否符合單位工作實際、事業單位文化建設與理想的方向是否存在差距、事業單位文化的落腳點是否固化于職工文化建設實效性、事業單位文化與基層部門文化是否存在相融合的共性點,就必須反復地進行多方位和全過程的探索、走訪、調研、分析、評估、改進,不斷優化和完善公司的生產管理流程,搭建事業單位文化建設平臺與事業單位文化庫,實現知識和信息的管理與共享,同時利用多種渠道進行內部溝通,建立溝通與激勵機制。樹立先進典型人物,宣揚先進事跡,形成具有內在性、傾向性和相對穩定性的公眾意識。從組織領導、物質保障、管理運營、基層文化等四方面進行組織管理,讓文化工作成為事業單位日常經營管理工作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使事業單位文化落地到每一個基層部門,并成為推動事業單位管理水平提升和事業單位內部凝聚力增強,提高事業單位社會形象的堅實基礎。
總之,事業單位要認識到建設文化的重要性,結合事業單位自身文化建設的實際情況,制定積極、有效的解決措施,最終促進事業單位文化建設又好又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少明.事業單位應該注重組織文化建設[J].經濟師.2010
[2]劉玉偉.引進企業文化因子促進事業文化建設——關于事業單位文化建設的思考[J].現代商業.2013
[3]萬莉莉.探討事業單位文化建設的新思路[J].東方企業文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