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翠
〔關鍵詞〕心理課;主動參與;分享活動
心理健康教育課最大的特色在于活動、體驗和分享,尤其是分享環節,是心理健康教育課中最具有“心理味”的環節,也是決定一節心理課成效的關鍵要素之一。所謂分享,即在心理輔導活動課上師生之間或同學之間通過相互傾聽、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分享經驗、表達感悟、表露內心,達到共同成長的目的。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課主要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同一班級的學生大都是在相同的社會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因此,他們的經歷和心理結構都會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之處。通過個體自我體驗的分享,必然會或多或少地喚醒其他學生的意識活動,進而生成對某事或某物的意義,或形成聯想、領悟。其次,個體分享自己體驗的過程也是強化自我體驗的過程。在分享的過程中,如果分享者的體驗與他人的體驗相一致,就會鞏固和強化個體的體驗。 再次,分享能夠促進課堂互動。少數學生的分享行為會催生其他學生分享的情感和欲望,進而推動其他學生分享行為的產生,也就是自我開放的行為產生。最后,受享者把分享者的體驗吸納進自己的心理結構中,能夠豐富和發展自己的體驗,把原有的感受和理解升華為聯想和領悟等??傊窒砟軌騿拘?、強化、豐富和發展學生的體驗,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協同發展和提高。
目前,國內江蘇省等一些省份已經統一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的春天已經來臨,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實踐過程中,“如何在心理課上營造積極安全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分享的積極性?”這是很多一線教師面臨的挑戰和難題,筆者經過四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的實踐探索,總結梳理出一些提高學生在心理課上參與分享的主動性的方法,具體如下。
一、教師示范卷入并自我開放,營造心理安全感
良好的輔導關系是學生分享的基礎。充滿信任、理解、接納、真誠和民主的輔導關系,會使學生處于一種安全、自由的氣氛中,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會打開自己的內心世界,進而促成體驗的產生。為營造具有心理安全感的課堂環境,心理教師需要在一開始就說明,心理課上所有分享問題的答案都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只要是自己經過認真思考的真實的回答就是我們期待的最好的答案。讓學生明白,回答的內容其實并沒有對或錯,降低學生的被評價焦慮。另外,必要的時候,心理教師應適時、適地、適度地開放自我,為學生樹立榜樣。教師的卷入示范和適度自我暴露會讓學生感受到更加真實的、真誠的心理教師,從而減輕心理防御。一方面,教師的這一行為會使學生認同和效仿,進而促進其一定程度的自我開放或分享行為;另一方面,也為一些不是“不敢說”、而是“不會說”的學生提供了榜樣示范。
二、發揮心理委員的作用,建立合理的課堂考核機制
沒有任何考評的課堂不是有效的課堂,心理課也是如此。然而心理課的評估并不像其他認知和技能領域的學科一樣,可以用量化的、標準化成績測驗評估考核,對于學生的情感和道德行為表現,可以采用案卷分析、觀察法等非測驗性的評價手段進行評估。其中,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表現就是一個可以被直接觀察評估的指標之一。在班級心理輔導活動中,心理委員是班里心理健康教育的橋梁和中介,心理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請他們記錄下每節課班里積極參與和分享的學生的名單和次數,并詳細注明哪些是主動回答的,哪些是被動的,同時也標記出課堂中一些存在明顯的挑釁和破壞課堂的學生信息,并告知學生期末結束后會把這些信息反映在個人的綜合素質成長評價平臺上,這不僅是一種考核,也是一種間接的引導。
三、充分運用強化,及時給予鼓勵
但凡班里出現第一個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先不管其回答的內容如何,應就他積極主動參與的品質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其他學生自然感受到替代強化,一旦話匣打開了就會形成良性循環,氣氛也會越變越好。
心理課應該是真實的課堂,真實的課堂應是無時無處不體現著心理特色,幫助學生解決心理成長中的問題,其中,積極主動本身就是一種優秀的心理素質,勇于表達和善于表達自己也是心理課上應該引導的學生行為,而不是為了分享而分享。表達的內容固然重要,表達的形式也不容忽略。
筆者在新學期“適應新環境”一課中曾使用過此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其中,在分享“進入新學期,都有哪些感受,自己預想的高中生活和現實體驗過的高中生活有哪些自己滿意和不滿意的地方嗎”這一問題時,一位學生回答,內容條理清晰,思路敏捷,作為心理教師我在引導學生分析具體內容前,先就該生的勇氣和態度給予了表揚和肯定。
四、利用承諾與監督,建立信用機制
筆者在每節心理課前,都在第一張幻燈片中向學生展示出心理課的課堂守則——積極參與、開放自己、尊重他人、真誠表達等,并作如下說明:“這幾條原則字數不多,雖然看上去比較簡單,但是真正能夠做到還是需要個體具備一定自律能力并付出一些意志努力的?!苯酉聛碚垖W生自我評估當下的狀態,是否可以及時調整,做到以上幾點,當大部分學生大聲說出“能”的時候,就做出了對心理課的承諾,這個承諾旁邊的同學是聽在耳朵里的,是經過見證的,當后面的活動體驗環節結束,進入分享環節的時候,就是他們履行承諾的時候,“你是一個誠信的人嗎?現在是你履行課前承諾的時候啦!”這時,一些真誠守信的學生,尤其是剛才大聲承諾的學生會勇敢地舉起自己的手分享討論成果。
以上是筆者上課過程中反思和積累的一些經驗,教學反思是每個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途徑,筆者在這些反思實踐活動中收獲良多,與學生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南通,226600)
編輯/張 帆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