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君
(遼寧省沈陽市廣播電視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問題及對策
王華君
(遼寧省沈陽市廣播電視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特點展開了分析,提出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就高職院校如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了探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主動適應新時期的要求,必須具有時代針對性,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實踐
(一)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當代大學生既能學習吸收借鑒其它各國優秀文明的成果,同時也給西方國家思想文化滲透提供了可乘之機。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面臨有利條件的同時,也遇到了嚴峻的挑戰。高職學生面臨著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某些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對高職學生的影響不可低估。我們必須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職學生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和錯誤思潮的侵蝕,牢固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和嚴峻。
(二)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發生重大變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結構的變動、利益格局的調整、思想觀念的變化、社會思想文化越來越多元化。社會上出現了價值觀念的失衡,高職學生價值取向發生了一些變化,主要表現在:有些學生以追求個人理想為重,責任意識較淡薄;追求物質利益,忽視精神境界的提高;追求個人利益,集體主義意識削弱等等,從而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向“物質至上”靠攏,出現了學生逃課打工的現象。另外,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存在也對高職學生產生負面影響,高職學生中誠信缺失、道德背離的現象日益突出,如國家助學貸款有借不還、考試作弊、就業求職作假等。
(三)教育體制改革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發展,高校擴招使學生人數不斷增加,高職學生來源和構成日趨復雜化和多元化。高職學生的大學生活是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人的發展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適應期(一年級)、發展期(二年級)和成熟期(三年級)。適應期是學生由高中進入大學讀書的轉變過程,需要緩沖和逐步的調整,迫切需要引導。發展期是高職學生思維上活躍,業務學習上進步,他們已經適應了大學的學習生活,自信心明顯增強,但他們還不十分成熟,思想容易波動,看問題缺乏全面。
(四)信息網絡化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影響
互聯網正迅速地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對高職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互聯網給思想政治教育開拓了一個新領域,可以開闊視野,活躍思維,有助于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業精神和主體意識等,同時網絡正改變著高職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模式,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網絡既為大學生學習和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為開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手段,拓展了新空間,同時也給各種有害信息的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對大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它如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對高職學生道德的成長有許多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卻存在著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網絡的開放性,由于長時間沉迷于虛擬世界不能自拔,造成一些高職學生心理上的疾病,給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帶來隱患。
(一)加強研究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高職院校學生的必修課。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較強的科學性、政治性、實踐性,主要任務在于對高職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能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求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管理,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明確列入各專業、各年級教學計劃,保證學時,保證師資質量。要組織相關任課教師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進行探討和研究,增加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進一歩提高教學質量。
(二)培養學生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性
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培養受教育者即大學生的主體性,培養高職學生的自尊自重、自強自立的自主精神,調動高職學生主動適應和改造自然與社會、認識與完善自身的主體能力和內部動力,重視開發高職學生的主體能力和潛能,并激發其創造性。建立以師生互動為基礎,以主體性原則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學生的道德能力為目的,以培育和優化學生道德接受機制為核心的教育模式。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新理念,確立高職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地位,促進高職學生人格和心智健康發展。要努力培育高職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培育和提高高職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使高職學生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從而成為社會歷史活動的主體和自我發展的主體。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文化育入功能
以校園文化為動力,推動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發展。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有益于豐富高職學生的課余生活,拓展知識面,調整知識結構;陶冶情操,鍛煉各方面能力;密切人際關系,增進身心健康;培養競爭意識、創新精神、集體主義精神。通過舉辦高職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和社團文化藝術節,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要加強高職學生社團的建設,使其成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加強校報、校刊、校園廣播建設,建立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推進文化育人,始終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校園文化,進行高職文化育人工作的積極探索和實踐。
(四)深入開展社會實踐,不斷豐富內容和形式
要把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育的總體規劃和教學大綱,重視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積極組織高職學生參加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生產勞動、公益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使社會實踐活動與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使社會實踐活動與專業技能提高相結合,在實踐中加強專業知識的滲透和運用,激發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加強學生的專業意識。使社會實踐活動與學生的“兩課”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不斷豐富社會實踐的內容和形式,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王華君(1988-),男,滿族,遼寧撫順人,遼寧廣播電視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