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萍
?
融合進程中如何防止廣電媒體與新興媒體“兩張皮”
□汪萍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媒體融合都還走在探索的路上。目前各家媒體都在做“增量”,設個部門,辦個網站,開個微博,弄個微信公眾號,穿上互聯網的外衣,把傳統媒體內容平移到新媒體平臺上,造就了傳統業務和新媒體業務的“兩張皮”現象。其實質并沒有實現采編業務、組織機構和資本方面的全面融合,缺乏具有市場號召力的傳播平臺和融合發展的路徑,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互聯網時代,生產的內容在變,生產的方式在變,傳播的路徑也在變,但生產優質內容的方向始終不變。身為主流媒體的廣電媒體必須適應信息傳播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互動化、定制化的趨勢,改革調整原有組織結構,再造采編流程,建立全媒體內容生產流程整體架構。最終目的是要通過對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整合,推動自身和新興媒體的深度融合,實現24小時全媒體立體傳播、全媒體矩陣經營、全媒體系統管理。要實現這一目的,必須加快構建全媒體采編、發布、經營、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性技術支撐平臺,這包括建立新聞采編技術支撐平臺,對新聞生產模式進行改革,從過去“一次生產、一次利用、單一發布”的傳統模式,向“一次采集、多層次生成、多平臺傳播”的全媒體生產模式轉型,以實現新聞信息資源效益最大化曰必須建立全媒體經營管理技術支撐平臺,改變目前各經營主體之間信息不共享、資源不互通,不能滿足客戶綜合需求的現狀,大力提高經營管理的智能化、一體化水平。
面對當今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互動化的趨勢與新媒體微傳播、快傳播的特點和規律,廣電媒體還應建立數字信息集成處理中心和話語體系轉換中心,進行網絡表達創新,綜合運用圖文、圖表、動漫、音視頻等多種形式,滿足用戶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增強新聞信息的吸引力、感染力與傳播力。競爭無處不在,但廣電媒體在激烈的融合與競爭中同樣面臨重大利好,大制播分離趨勢加上國家文化體制改革政策,必然會推動以規模經濟為目標的資產整合,如此才能與互聯網新媒體巨頭展開市場競爭。
(作者單位:江西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