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明 徐釗 何蕊 郭晶
摘 要:科學設計是現代室內設計的基本方針。本文從功能分區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重要意義出發,分析了室內空間設計中功能分區的表現形式,提出了在科學設計理念引導下的室內空間功能設計手法,旨在為室內設計的科學發展提供多元化的理論支持,明確現代室內設計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室內設計;空間藝術;功能分區;設計手法;科學設計
功能分區是室內設計中極為重要的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空間功能分區問題已成為室內設計活動中的重中之重。設計師為使設計趨于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滿足業主的功能需要,常常在此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尋求解決空間功能問題的最佳方案。然而,一些設計師卻沒有意識到功能分區的重要性,對空間功能的分析淡漠草率,產生了許多不合理的室內空間功能設計,導致設計方案失敗。一個缺少合理規劃的功能分區設計方案只會給人以華而不實的感覺,無法深層次地揭示空間的屬性和用途。因此,設計師們需要在科學設計的引導下,對室內空間功能分區進行創新與發展,以滿足當代社會人們的多重需求。而如何實現現代室內設計的科學發展,成為學術界和專業人士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科學設計是現代室內設計的基本方針
室內設計要滿足現代科學技術要求,符合現代社會生活氣息,總是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現代室內設計處在建筑藝術與工程技術、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交匯點,既有很高的藝術要求,又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并與一些新興學科和技術因素的關系極為密切。其目的是創造出一個科學合理、功能完善、舒適健康、安全高效的空間環境,把滿足人們在室內生產、生活、工作、學習、休息、娛樂等要求置于優先地位。
室內設計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是現代科技和文化藝術的綜合產物,科學設計理念是現代室內設計的基本方針,對預示未來室內設計的發展趨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到,在室內設計的發展過程中,各種設計風格不斷興起,設計方法和設計理念也在不斷地優化和延伸,只有高度重視和尊重科學設計,才會對設計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然而,在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的今天,人們的需求也在不斷改變。對于正確設計方法的探究,沒有一個恒定的標準可言,但是永恒不變的是對人的全力關注,充分考慮空間功能要求,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功能的雙重需要。
現代室內設計,重點是在科學技術的基礎上追求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因此,對于現代室內設計的研究,必然受到新興科學發展的影響。室內設計置身于現代科學技術的背景之中,人們的價值觀和審美觀發生了改變。要更好地創造出適于人們使用的空間,就必須最大限度地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
2 功能分區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重要意義
功能分區是室內設計中首先要考慮的重要問題,是整個室內空間設計的精髓所在。處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自身存在的空間功能要求也越來越高,設計師需要充分了解原有建筑設計的意圖,對建筑的總體布局、功能分析、人流動向、結構體系等有深入的理解,然后對室內空間和平面布置予以完善、調整或再創造,才能實現、協調好空間功能之間的轉換關系。因此,為了適應現代室內設計的更新變化,在平面布置和功能分區時,設計師應遵循“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八字方針,掌握空間的性格特征和設計的主旨思想,做到對空間功能的科學規劃和巧妙構思,根據室內的空間條件以及人們的行為規律和生活方式,創造出一個科學合理的空間環境。
室內設計的發展歷史悠久,時代的變遷留下了諸多的思考內容。室內空間環境不同,使用要求也各不相同。在現代室內設計中,應該遵循滿足功能要求的基本原則,了解目標對象的經營模式、行為規律和生活方式,利用好空間中的每一寸面積,認真思考,嚴密推敲,努力探究,創造出更適用于人們生產、生活、工作、學習、休息、娛樂的空間環境。在這樣的室內空間中,人們才會從生理和心理上產生更加愜意舒適的感受,體驗到設計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優越性,享受設計給人們帶來的高品質生活。
3 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功能分區表現形式
功能分區是根據每個空間的設計要素,經過對空間功能的分析得出的相應空間安排和功能劃分,將室內空間有序組織起來。其最終結果直接受到設計師對功能的界定和理解的影響,避免了不同行為之間的相互干擾。以“功能要求”為目的,使得設計目標更明確。在室內空間設計中,針對功能分區的不同需求,得出以下的表現形式:
3.1 空間結構的改造
室內設計不僅是對空間環境的美化裝飾,更是對空間功能的合理利用。科學劃分空間區域,已經不僅局限于技術和藝術的領域,還應體現人的空間視覺感受和行為知覺。因此,空間結構的改造是在分析空間功能的基礎上,為了滿足使用特性以及空間最大化利用所采取的措施,從而建立一個相輔相成的空間環境。空間結構的改造,主要是空間的加減法運用。例如,墻體的整體移動或部分移動;墻體的部分凹入或凸出;對原來墻體進行整體加厚或削薄;對某些墻體的一部分保留,另一部分在空間結構允許的情況下拆除掉;也有一些公共空間為了體現內部形象更加直觀的表達,保留結構本身的特點,對室內空間進行維護和修整,從而帶來品牌上的新的體驗;為了更好地適應室內空間系統,一些空間會在形式上進行改變或重塑,這對空間結構的改造較大,完全拋開了舊空間的特征,賦予其全新的功能,從而展現出自身獨特的魅力。
3.2 平面布置的組織
平面布置的組織是室內設計中最常見的一種空間規劃方式。基于空間功能的結構分析,塑造空間的和諧穩定要主次分明,整體布局要注重功能完善和比例協調,摒棄完全靠感覺來劃分空間的方式,通過對空間區域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來規劃其體量大小、虛實交替和構造疏密。相互作用的空間關系應滿足對稱均衡、調和對比、節奏韻律和多樣統一的形式美法則,這樣的空間處理會給人充分的滿足感和意境美,明確表達出空間的層次關系。另外,平面布置形成的空間形態會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為了規避一些不良設計產生的空間矛盾,設計師需要巧思構想,注重把握平面布置的組織,遵循創造性思維的科學方法,才能使功能分區保持合理性。
3.3 立體布局的規劃
在室內設計中,其功能要求僅靠平面布置組織的方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運用立體布局的規劃來改造和完善空間。例如,一些較大的空間在組織人的活動流線時,常把人流量大的空間從立體關系中錯開,將人們大量使用的空間按照一定的立體方式進行安排。然而,一些空間的使用性質不同,人的活動也有動靜之分,最普遍的方式為封閉式分隔、半開放式分隔、象征式分隔、彈性分隔、局部分隔、列柱分隔、絕對分隔、相對分隔、利用基面或頂面的高差變化分隔等。其中,象征式分隔、彈性分隔、局部分隔、相對分隔等屬于虛空間,可以運用不同的材料來隔斷與使用者主要活動的區域。例如,花格、綠植和移動的屏風,融合使用者的感覺,體現空間活力;而櫥柜隔斷的鏤空設計能夠增添室內的通透感和層次感,成為空間中的一道風景線。
3.4 綜合形式的運用
功能分區中合理劃分空間的方法很多,而一些空間需要充分考慮其內部功能。這就要求運用綜合形式來處理一些復合的空間,即有的空間要按平面布置方式來設計,而有的空間要按立體布局方式來處理。例如,酒店空間設計除了滿足人的住宿之外,還應滿足人在商務活動和娛樂活動中的各項要求,既要保證有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又要有公共活動的使用場所。需要考慮到本身建筑的特點,對空間內部的結構修整完善,分析功能要求,采用平面組織方式將其內部空間合理劃分,達到空間上的平衡關系,再對主要活動區域作進一步規劃,協調主次,減少功能空間的相互影響,以避免造成室內人群活動的不便。因此,協調空間綜合形式的運用十分重要,它既能保持每個功能空間的獨立性,也能增加每個功能空間的靈活性。
4 科學設計引導下室內空間功能設計手法
科學設計引導下的室內空間功能設計,正成為一種獨特的設計手法,在與空間的功能要求融合中不斷發展,而功能分區是以使用者的物質需求為基準,包括生產、生活、工作、學習、休息、娛樂、飲食等生活方式。想要完善室內空間功能的設計手法,調整其平面布置,讓功能分區更符合人的空間活動尺度,使人們對生活的理解更加真實,就要根據不同的功能空間,根據使用者各不相同的要求,表現出多樣化的功能形式,科學規劃整體空間區域,減少空間的相互影響,真正達到科學合理利用空間的目的。
4.1 功能分區,準確定位
對室內空間進行功能分區,需要著重分析空間內部的功能要求,在弄清空間的構成元素之后,可以先對空間區域功能進行分析,深刻了解此空間內應設置的一些功能需要,從空間的不同層面入手,探究空間的主次、疏密、動靜、公共與私密等關系,以符合人的行為活動和使用者的要求。例如,居室住宅中的功能分區,應考慮設有玄關、客廳、餐廳、廚房、臥室、衛生間、書房、陽臺等基本功能空間。
4.2 結構改造,塑造空間
明確了功能空間的關系,需要進一步分析空間是否需要進行結構改造。因為,空間中原來的構造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當然客戶對自己的房屋也有不滿意的結構處理,想要創造一個舒適溫馨的家庭,彰顯自己獨特的個性,塑造符合自身風格的空間環境。另外,也有業主對個人房屋內部采用不同的裝飾技法,要求在色彩和燈光的處理十分嚴格,這種情況下的空間關系會發生改變,也就使得實體空間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4.3 空間走向,綜合分析
空間走向受到人的活動范圍和行為規律的影響,往往需要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這是設計師必須考慮的關鍵問題。例如,客廳作為休息、會客的重要場所,是室內使用率最高的空間,其朝向非常重要,朝南方向的客廳不僅給室內空間以充足的陽光,也顯得該空間內部整潔明亮、健康舒適;在一般的住宅設計中,臥室也是以南向為最佳朝向;而廚房和衛生間也值得人們關注和重視,廚房多油煙,短時間內很難依靠自然風將油煙全部排出,最好不要選擇北向,衛生間比較潮濕,為保持通風和采光,最好要避免選擇西向。
4.4 空間尺度,把握平衡
空間對人的精神層面有很大的影響,空間尺度在室內設計中也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要考慮好空間中的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對于空間中高度的把握,應根據人的活動情況和行為規律來分析。人們在高度相對較低的空間中,會產生壓抑感和緊張感,而空間高度過高甚至于空間空曠,則會讓人沒有安全感。另外,要控制好空間高度,還要與空間的面積比例相協調,注重內部的尺寸,保持適當的比例關系,營造溫馨又親和的空間氛圍。
4.5 空間分隔,科學規劃
在對室內空間作出相應的功能分析之后,就應綜合考慮空間的設計元素,采用嫻熟的設計技巧,對空間環境的色彩、材料、光影、陳設等進行設計,并對空間功能進行分隔,主要有絕對分隔、局部分隔、彈性分隔等方式。無論哪種空間分隔,都應充分考慮空間特征、功能要求和使用性質,考慮到藝術造型特點和生理心理感受,將空間分隔與功能分區聯系起來,合理設計空間形狀和空間大小,完成室內空間功能分區的科學規劃。
4.6 流線組織,布局合理
流線組織主要考慮人的交通流線,是功能分區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在對室內空間進行功能分區時,應使流線組織直觀而不散亂,做到導向明確、布局合理、科學規劃,用草圖的方式對功能空間進行分析,模擬不同空間的組織情況,或對功能空間劃分的數據進行認真分析,做出柱狀圖或餅狀圖來表達每個功能空間在整個大環境中所占的比例關系,突出主次,優化選擇,并且協調相互之間的作用和影響。例如,餐廳中用餐者流線、商店中顧客流線、展覽中參觀路線等,空間功能特征是完全不同的,這就出現了一些集中式的流線方式和分散式的流線方式,但都有一個合理組織大量人流進出的問題,必須滿足各種工作模式和使用程序的功能要求。
5 結語
室內設計是一個內涵深廣、邊緣綜合的專業。面臨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我們更加需要明確室內設計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使室內設計向專業的深度、廣度的方向發展。現代室內設計充分運用當今最新的設計原則和設計手法,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生態文明、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體現綠色設計、人文設計、科學設計的現代精神,創造出科學合理、功能完善、舒適健康、安全高效、適用經濟、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功能需要的適用于人類生產、生活、工作、學習、休息、娛樂等要求的空間環境,社會必然朝著更好的趨勢發展。研究室內空間功能分區的設計手法,需要更加合理的科學設計理念,才能設計出優秀的作品。本文旨在為室內設計的科學發展提供多元化的理論支持,希望設計師們能夠明確現代室內設計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劉芳,苗陽.室內空間設計[M].同濟大學出版社,2001.
[2]馬克·卡蘭.建筑設計空間規劃[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2004.
[3]向科.關于建筑功能的再思考[J].中外建筑,2003(04).
[4]許亮.論室內環境設計的評價方法[J].重慶商學院學報,2007(03).
[5]武勇.談住宅功能空間設計要點[J].城市開發,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