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潔

摘 要:中國傳統建筑在世界建筑發展史中以獨特的構造型式和鮮明的藝術特征而獨樹一幟。新疆傳統民族建筑又以別致的構建和豐富的裝飾形態充盈了中國傳統建筑的裝飾類別。新疆傳統民族建筑因所處的特殊地域環境和文化背景,不僅再現了民間傳統觀念和風俗,也是民族文化的表征。“門鋪首”是中國傳統建筑裝飾構件之一,它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意涵起源于人們對恐懼自然的意識反映,造型來源于對本真形象臆想的升華。新疆傳統民居建筑對于門的構建有著濃重的裝飾色彩和構成形式,門鋪首作為門構建中畫龍點睛之筆,是造型特征與藝術內涵的完美結合,無論是從民族學、符號學、人類學的角度都具有研究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新疆;傳統民族建筑;門鋪首;藝術特征
何為門鋪首?在古代,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官吏大戶,都會擁有自己的宮殿或是府邸,這些府邸大都擁有巨大的建筑面積,從前廳到后院要經過數十道庭門,外加院落高墻圍筑。這一方面顯示了家大業大的威嚴,另一方面是為了安全考慮。通常,這些深宅大院都會擁有氣派的院門。在院門的中央,門縫的兩側,都會安裝把手構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門鋪首”。門鋪首不僅具有濃厚的裝飾意味,也承擔著叩門的擊打作用。
關于鋪首,《辭海》中是這樣解釋的:“銜門環的底座。銅制,作虎、螭、龜蛇等形。”由此可見,鋪首是古代器物或門上銜接圓環的底座,一般造型為多為獸面型,以銅或金銀裝飾。通常是獸面嘴銜一個圓環,由鋪首和銜環兩部分組成“鋪首銜環”,不僅有提手的實用價值,還具有裝飾作用。其造型多為獸面,反映了早期人類對于自然世界的恐懼,希望以此起到辟邪祈福的作用,同時它也是封建禮制森嚴等級的象征。
新疆傳統民居建筑門鋪首造型精美別致,工藝精美,頗具生活氣息,這與新疆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風俗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條件優越的居民通常在門扉上裝飾兩個精致的門鋪首,一大一小。其中大的位于大門兩側的中央位置,小的位于大門一側的小門中央。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惠及人們的日常,大門通常用于車輛的流通,而小門則方便人們的日常出入。生活條件并不富裕的居民,門扉裝飾通常也比較簡單,不會過于注重門鋪首的裝飾類別。
門鋪首是我國傳統建筑門扉上常見的環形裝飾物,具有實用和裝飾兩大功能。它源于史前雕塑、玉器、青銅器獸面紋圖案,最初出現在西周早期的器物上,春秋戰國至秦漢間得到發展并漸趨成熟和繁榮。之后,歷魏晉南北朝和隋唐的多元融合,宋以降,為各代所沿用,后來被廣泛使用于宮廷建筑、達官顯貴和普通民居住宅之門上。它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威嚴、神秘的神圣象征形象逐漸向世俗化、富有吉祥意味的形象演變的過程,以其獨有的形式與內涵綿延至今。新疆傳統民族建筑構件門鋪首,作為傳統建筑裝飾的一部分,發展受到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影響,結合了大量的自然植物紋樣。宗教作為人民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帶動建筑裝飾藝術的發展,在建筑裝飾上表現為華麗繁復的造型結構,重復對稱的造型特點。
門鋪首常見的裝飾方式多為重復和對稱,講求節奏和韻律,統一和均衡。從造型特征上,可分為植物紋樣和幾何紋樣以及其他復合紋樣。
1 植物紋樣
植物紋樣的門鋪首多以花瓣形為主,在花瓣形底座上同時用陰刻的方法刻制巴旦木紋、葡萄紋、花紋、幾何紋等。植物紋樣的門鋪首以“蓮花鋪首”“葵花鋪首”最為常見。
蓮花鋪首,底座如蓮蓬狀,呈半立體形態,在花瓣頂部一圈裝飾有圓形半立體狀鉚釘。蓮花紋裝飾的門環多是基于兩個圓形之上,蓮花紋的花瓣形狀各異。蓮花,是中國的傳統花卉,蓮花紋飾的興起與佛教的盛行有關,多出現在瓷器上,自南北朝時期開始流行。蓮花象征著神圣純潔,寓意吉祥,也是人們常用的紋飾之一。新疆傳統民居建筑對于蓮花鋪首的選用沿襲了古代的傳統,同時又結了地域特色,在鋪首底座加入陰刻的幾何紋、植物紋、卷草紋等。
葵花鋪首,多選用大而圓的底座,銜環位于底座正中間,造型如葵花狀。門環上裝飾以植物紋或幾何紋,底座通常陰刻有葡萄紋、巴旦木花紋等,同時伴隨有半浮雕狀的小型葵花紋樣。葵花作為吉祥物,表達人祈求幸福生活的觀念。葵花門環象征家人多子多福,兒孫滿堂,財源旺盛。(圖1)
圖1 葵花鋪首
2 幾何紋
幾何紋鋪首,大體可以分為方形鋪首、圓形鋪首、菱形鋪首、六角鋪首、八角鋪首、多角鋪首。幾何紋鋪首造型簡單,裝飾紋樣較少。
方形鋪首和圓形鋪首,象征著中國人天圓地方的傳統觀念,以及無規矩不成方圓的基本認識。因此在門鋪首的選取中,貫以方圓。
3 其他復合紋樣
花錢鋪首的概念來源于李笑白先生的著作《古老的風韻——俗說民宅門飾術》。花錢鋪首,表示人們對于美和生活的祈愿。所謂花錢,在古代是種裝飾錢,也稱為吉祥文字錢,一般不作流通。花錢的樣式主要以“咒語錢”和“鐘馗驅邪降福錢”為最多。傳說古人佩帶此花錢有驅魔辟邪之功效。在宋元明清時期,民間百姓常把“花錢”掛在門上,或者佩帶身上,來祈求驅邪降福。
裝飾紋樣的產生和發展,和時代的發展以及文化的縱深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縱觀鋪首銜環圖像的整個發展和演變過程,無時無刻不是附著在各個時代的某種載體上進化和完善。鋪首銜環圖像承載著數千年的歷史積淀,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目前,新疆還存有少數的打鐵鋪,手工匠人們還在延續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精湛手工藝制造,他們也承載著鋪首銜環的發展和傳承。
新疆傳統門飾是較為典型的建筑裝飾之一,它深受多元文化的影響,與當時的政治、文化和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在不同時期地域文化中不盡相同。每一個紋飾表現都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門飾上不同種類、形式、材質的紋飾也體現了等級差別。但無論是題材不同,還是表現手法相異,都使得建筑與裝飾在實用與美學意義上達到了很好的統一,視覺上給人以豐富的感受,深層次里又寄托了人們對生活安定的希冀,是建筑裝飾藝術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