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行博
舞蹈表演中藝術表現力的提升策略分析
□劉行博
前言:近年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方針不斷推進,我國藝術發展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舞蹈作為藝術的一個分支,在藝術領域中有著很高的地位。伴隨著我國群眾藝術素質的不斷提高,對藝術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舞蹈在備受矚目的同時,群眾對于舞蹈表演也有著更高的要求。提升舞蹈表演中的藝術表現力已經顯得非常重要。從舞蹈表現力入手,研究現狀,找到影響舞蹈表現力的因素,最終找到提升策略。提升舞蹈表演中的藝術表現力,發展舞蹈藝術。
時代的發展使我國的群眾不只重視物質需求,對精神需求也更加注重。并且對于舞蹈藝術,群眾的接觸越來越多,對于舞蹈表演中的藝術表現力也表現得更為專業化。舞蹈的藝術表現力是舞蹈表演的重要部分,它能夠表現舞蹈核心精神,帶動觀眾情緒。在未來的發展中要更加注重舞蹈表演中藝術表現力的提升,從教學人員到舞蹈演員,全方位解讀舞蹈藝術,找到能夠提升舞蹈表現力切實有效的方法。
(一)舞蹈藝術表現力含義
舞蹈的藝術表現力是舞蹈表演者通過舞蹈動作,將其內心的思想體會,對舞蹈的理解以及情緒,情感等表達出來。舞蹈不是簡單的動作集合,舞蹈的動作中包含著舞蹈創作者和表演者的情感,舞蹈的表現力就是舞蹈表演者將這種情感情緒傳達給受眾的能力。舞蹈表演中如果藝術表現力不足或者缺少藝術表現力,舞蹈的價值就不能夠充分的表現給受眾,舞蹈的價值就會產生缺失。
(二)舞蹈藝術表現力主要內容
舞蹈的藝術表現力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即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豐富的想象能力能夠讓舞蹈創作者有更多的創作靈感,讓舞蹈表演者更加深刻的理解創作思想,提升舞蹈表演者對于舞蹈的二次創作的能力;思維能力能夠幫助舞蹈表演者感受到舞蹈動作的魅力,并且不斷深化和發展舞蹈動作;創新能力能夠讓舞蹈的創作者和表演者將更多生活中的靈感融入到舞蹈之中,提升舞蹈的創作空間和表演空間。通過對舞蹈表演藝術表現力內容的研究,藝術表現力的重要性就愈加凸顯出來。
(一)教學因素
除了極少數天賦極高的舞蹈表演者,一般舞蹈表演者走向舞蹈表演之路都是通過學校系統的舞蹈教學,所以教學因素對于舞蹈表演者的藝術表現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如果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舞蹈形態教學和舞蹈情感的表達,為學生建立良好的舞蹈表演基礎,對于以后學生舞蹈表演中藝術表現力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
(二)表演者自身
學校舞蹈教學對于舞蹈的藝術表現力確實有很大影響,但是舞蹈表演者自身才是藝術表現力最重要的內部因素。舞蹈表演者的形體不過關,舞蹈在表演中就不能夠將舞蹈動作表達到位,舞蹈表演者如果從心里對舞蹈不夠重視和喜愛,也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對舞蹈進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加入自身的情感。舞蹈表演者能夠將舞蹈動作表演到什么程度,觀眾能接受到的情感就到達哪種程度,所以對于舞蹈藝術表現力,舞蹈表演者才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三)外部環境
影響舞蹈表現能力的外部因素有很多,大到國家的方針政策,小到表演的環境都可以影響舞蹈的藝術表現力。有了國家政策的支持,舞蹈創作者就會更加積極高質的進行舞蹈創作,舞蹈表演者有一個良好的表演環境,就能夠更好地通過形體將舞蹈情緒表達出來。
(一)提升舞蹈教學質量
1.注重學生形態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形體的培養,包括肢體的柔軟程度和肌肉的鍛煉。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基本訓練,對于學生韌帶和肢體靈活性進行有效的鍛煉。壓腿、下腰等形體訓練都可以提升舞蹈者的形體表現力,但是在鍛煉的過程中要注意適度,不可以過量高強度的聯系,過度的練習,可能會使學生產生韌帶拉傷,肌肉損傷等情況的出現,有些損傷甚至會終結表演者的舞蹈生涯。
2.注重學生情感培養
學生情感的培養中,教師主要應培養學生對于舞蹈情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僅要注重舞蹈理論知識的培養,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將自身的情緒情感融入到舞蹈的動作中。與此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對于舞蹈音樂的敏感性和把握能力,選擇合適的音樂更能夠將情緒充分的表達給受眾,舞蹈表演中的藝術表現力自然也會隨著學生情感的表達而提高。
3.提升教師素質
教師是教學的靈魂人物,舞蹈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舞蹈表現力。在舞蹈表演藝術表現力的培養中,舞蹈教師更應該提升自己的身體形態和情感的變現力,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老師在平時不斷對自身進行鍛煉的同時,學校也可以組織各種培訓活動,定期為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和考核,確保舞蹈教師的自身素質和能力。為學生舞蹈表演藝術表現力的提高做到有效的保障。
(二)舞蹈表演者不斷提升自身素質
在進入舞蹈行業之后,舞蹈表演者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在舞蹈表演的同時,也要注重對于舞蹈理論知識的學習,了解舞蹈的歷史,探究舞蹈的發展歷程,增強對于舞蹈的理解力,和舞蹈發展的創造力。在增強舞蹈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自身肌肉和韌帶的訓練,盡可能提高形體的表現能力,這樣在舞蹈的表演中能夠更好的將舞蹈的核心思想表現出來,讓受眾感受到舞蹈的情緒和活力。舞蹈表演者要堅持日常的形體訓練,從心出發,熱愛舞蹈藝術,發展舞蹈藝術。
(三)建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要建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國家要施行利于藝術發展的方針政策;社會上要對藝術發展體現出包容的態度;學校要切實做好舞蹈藝術的教學工作。從多個方面,真正建立有利于舞蹈藝術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有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加之舞蹈表演者自身的努力,舞蹈表演的藝術表現力會更加有效的得到提升。
結語:舞蹈藝術是一種互動的藝術形式,這種互動性就體現在舞蹈強大的感染能力之中。現在的舞蹈想要對受眾產生強烈的感染力就要提升藝術表現力。在舞蹈的表演過程中,將舞蹈的情感通過表演者的動作傳達給受眾,這就是舞蹈的獨特魅力。提升這種魅力,要從教學、表演者和社會多個方面做到有機的結合,真正做到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共鳴,提升舞蹈表演中的藝術表現力。
(井岡山大學附屬藝術學校采茶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