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繼紅
淺談外國文學對余華創作的影響
□趙繼紅
余華是當代先鋒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余華的作品從創作之初到后來的蓬勃發展、宣傳開來,確實實現了很大程度地跨越,這主要是因為其受到外國文學的影響相對較大。外國文學作品和理論的涌入,對中國當代文學創作的面貌和走向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早期的先鋒小說到后來的創作轉型,或顯或隱,都可以看到外國文學對余華創作的深刻影響。這種轉換同時意味著中國當代最有活力的先鋒小說寫作終于突破對外國小說的借鑒,形成真正自我風格。
隨著思想潮流的解放和興起,一大批的外國文學理論的作品涌入國門,在經過十年知識饑渴的時期以后,我國的作家急需從這些優秀作品中獲得能量,對于大量涌入的西方思潮和優秀文學作品作家們是欣喜的,但是他們同時要去面對的是浩劫之后的文化荒園的悲涼。這個時期剛剛踏入文壇的余華也和大部分作家一樣,作品中透露除了傷感情緒和對美好人性的呼喚。川端康成可以視為余華寫作的啟蒙老師,是他將余華領進文學的殿堂。《星星》、《月亮照著你,月亮照著我》、《竹女》、《老師》等多部小說都流露出感傷唯美的審美格調,甚至還帶著某些抒情散文的特質。在這一時期余華總是熱衷于反映平凡生活中普通人的甜蜜與憂愁,在清新詩意的氛圍中透出點點憂傷,因而使得這一時期的創作整體呈現出川端康成式的唯美感傷的審美格調。無論是從審美角度,還是從思想情感角度,川端康成的文學作品都成為影響余華前期創作風格的主要類型。這為余華今后的創作之路奠定了堅實的礎。
隨著新一輪外國文化思潮和國內理論批評界對文學理論方法的研究熱,當代作家們也開始沉下心來對文學的本體性進行冷靜地思考,文學形式的意義開始在作家們的創作觀念中得到強化。余華在廣泛地閱讀西方經典作品之后,一改溫情的文學風格而成為先鋒小說的主力干將,極力在作品中追尋“內心真實”,沉酒于文體實驗。這種創作的轉換讓余華成功的踏入了先鋒小說家的創作行列,開辟出了一條全新的寫作道路,并隨后在幾年的時間里寫出了《現實一種》、《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河邊的錯誤》等大量中短篇小說。這些作品區別于前期作品中的感傷和唯美,余華在這場語言的游戲中追求著世界的真實性,近乎偏執的進行了文本的先鋒實驗,余華用冷漠殘忍的敘述方式成為了最具有先鋒特質作家。然而,余華并沒有將先鋒實驗進行到底。
美國先鋒作家威廉·??思{在這個時期給予了余華最重要啟示,他對余華小說創作的再次轉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思{的那種悲憫體恤的精神立場和寬容溫和的創作姿態以及他對殘酷現實的犀利批判都使余華感到驚嘆,余華稱贊福克納的作品始終都能像生活一樣質樸。始終和現實保持緊張關系的余華開始思考自我和現實的關系,在這個時期余華接連發表了幾部長篇小說《在細雨中呼喊》、《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創作轉型后的余華,逐漸脫離先鋒小說對形式的過分追求,而轉向對小說內容的填筑。余華開始放棄繁雜的表達形式,用一種最質樸的語調講述溫暖的故事,將復雜的現實生活簡潔化,并用自己準確獨到的筆觸直達人心,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力。
外國文學作為一種全新理念、全新思想以及全新創作手段背景之下的產物,確實深深地沖擊與影響了我國作家的思想與模式。但余華能夠汲取其精華,加之自身獨特的理解以及與現實社會的結合,將自己內心中豐富的真情實感進行展現。這樣的作品,是具有本土文學特色的,更是世界文壇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源泉。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