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守國
【材料】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將百姓融入廣闊的網絡生活。當前,我國網民數量已經7億多,互聯網已成為群眾意見表達的最大平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紐帶和渠道。其普惠、便捷、共享的特性,為加快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有效促進民生改善與社會和諧提供了有力保障。可以說,網絡已經成為新媒體時代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新紐帶”。
某市政府秘書長指出,辦公室人員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主動融入網絡生活,善于運用網絡理政。
新時期的政府辦公室干部,要把網絡作為執政為民的重要手段,運用網絡“匯民智、分民憂、解民難”,搭起一座官民良性溝通的“橋梁”,為市政府決策提供服務和信息支持。
【試題】
作為市政府辦公室干部,你認為應從哪些方面進行網絡理政?不超過500字。
【答案要點】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網絡弘揚主旋律,聚集正能量,把市委市政府的意志、決策、主張宣傳好展示好,讓黨和政府的聲音成為網絡空間最強音。另一方面,要學會在網絡中“走訪”,準確把握網民的思想動態,匯集民聲民智,把人民群眾的心聲反映好,讓互聯網成為市委市政府同群眾交流溝通的平臺。具體說,在五個方面進行網絡理政:(1)用網絡測量民意。第一時間掌握網民民意主流,對網民的情緒和民意趨勢進行研判,為市領導提供決策參考。(2)用網絡公開信息。對應該公開的信息第一時間向廣大網民公開,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搜集好網絡反饋的聲音。(3)用網絡提供服務。通過建立網絡服務的各類平臺,實現政府各部門間的信息共享互通,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更多的便民服務。(4)用網絡回應質疑。對公眾的訴求要及時做出回應,答復好群眾關切。(5)用網絡開展協商。對要出臺的政策規定的主要內容在網絡中適當公布,讓廣大網民發表意見和建議,確保出臺的決策更加符合實際,貼近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