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琪
今年是晚清小說家李伯元逝世110周年。作為職業小說家與報人,李伯元頗為多產,不僅創作了《官場現形記》《文明小史》《活地獄》等小說,創建過《游戲報》《世界繁華報》,還主編商務印書館《繡像小說》。
不過,令李伯元名聲流傳至今的,還是他的《官場現形記》,自1903年起在《世界繁華報》上連載,共五編60回,是中國近代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并取得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
在研究者看來,在晚清譴責小說出現之前,官場小說的起源可追溯至《史記》中的人物傳記,唐朝薛用弱《集異記》中的《王維》一節應該是中國第一篇寫跑官求官的小說;宋元明最有名的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和《三言二拍》都可以從官場的角度來解讀;清代《儒林外史》以士大夫為對象,揭示官場黑暗。到了晚清,以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曾樸的《孽?;ā芬约皠Ⅸ樀摹独蠚堄斡洝窞榇淼那迥┳l責小說使得官場小說達到了新高度。
抗戰后,老舍《上任》、張天翼《華威先生》和張恨水《八十一夢》以諷刺之筆寫官場黑暗。20世紀90年代迄今,官場小說以反腐的名義、以寫實的風格持續繁榮,劉震云的“官場系列”,還有陸天明、周梅森等人的作品,成為“當代官場文學”的代表。
李伯元《官場現形記》
內容簡介:從小官典史到中舉并且捐官的下層士子開始,寫到了清政府的州府長吏、欽差大臣、省級藩臺等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官僚,雖為小說,但是其中的故事情節卻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
推薦理由: 《官場現形記》沒有單純停留于對個人貪賄丑行的道德譴責,而是嘗試著將官僚體制作為一個整體的“場”來披露與批評。因此并不是魯迅所說的“全是話柄,沒有剪裁”。
一句話書摘:中國的官大大小小,何止幾千百個;至于他們的壞處,很像是一個先生教出來的。因此,就悟出一個新法子來,摹仿學堂里先生教學生的法子,編幾本教科書教導他們。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內容簡介:以一個初出茅廬的純樸士子的視角觀察世界,從他與世人的交往中了解現實人生,層層剝開掩蓋在偽裝下面的真相。
推薦理由: 《怪現狀》如果體現出“辭氣浮露”的風格,我覺得那正是魯迅式的“浮露”。魯迅為什么批評譴責小說,可能就是因為太相似。
一句話書摘:你須知妓院的關子容易破,至于世界上的關子就不容易破了。惟其不能破,所以世界上的人還那么熙來攘往。
張天翼《華威先生》
內容簡介:抗日時期前方戰事緊張,后方的華威先生,也在天天忙碌著為抗戰做“貢獻”——到各個組織開會、講話,然而總是講不了兩句,就又趕到下一個會場去了。
推薦理由:張天翼的諷刺小說非常絕,但是名聲又不夠響,可能是最被低估的現代小說家了吧, 《華威先生》是他諷刺小說的杰出代表。
一句話書摘:群眾是復雜的。工作又很多。我們要是不能起領導作用,那就很危險,很危險。
劉震云《官人》
內容簡介:中短篇小說集,包括《塔鋪》《單位》《一地雞毛》《溫故一九四二》《官場》。
推薦理由:這里面都是最好的劉震云中短篇,從微觀角度寫起,從一個單位可見官場生態。
一句話書摘:直屬上司和下屬往往關系比較好,但局長和副局長,院長和副院長則屬于雖有差異但有點像平級。關系很復雜,可能互不買賬,也可能拉幫結派。
李佩甫《羊的門》(別名《通天人物》)
內容簡介:呼家堡“四十年不倒”的半文盲呼天成用四十年的時間,以他對人性的洞悉為手段,織出一張覆蓋全國的人情大網,經營出自己獨特的權力王國,翻云覆雨四十年屹立不倒。人們總是以神秘而崇敬的語氣在背地里談論這個可通天的人物。
推薦理由:李佩甫去年和金宇澄一起拿下“茅盾文學獎”,是可以與路遙、陳忠實并排的名字。這本書一點也不假大空,開頭就是婚外戀、女兒獻祭的情節,堪稱奇觀。
一句話書摘:我很清楚,在目前的情況下,無論是做證,還是搞實業……你都不可能不拉關系、不行賄……有時候,時間和商機是必須花錢來買的,是需要通融的,你甚至連變通的條件都沒有。
周梅森《絕對權力》
內容簡介:經濟發達城市鏡州發生了腐敗大案,市委書記齊全盛的老婆、女兒和班子里的兩個常委一夜之間被“雙規”。查處此案的是七年前被齊全盛排擠走的原市長、現省紀委常務副書記劉重天,劉調離鏡州搬遷時出了車禍,兒子死了,妻子癱了。隨著劉和專案組來到鏡州,一場你死我活的政治斗爭拉開了序幕……
推薦理由:雖然很多人評價是地攤文學衛生間閱讀的水平,但是周的小說勝在情節緊湊、人物清晰、節奏很快,一天就能看完。
一句話書摘:波音747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一降落,鏡州市委書記齊全盛便意識到,又一次海外為客的短暫日子結束了,緊張忙碌又要開始了。齊全盛已自覺置身于昔日那個強大的權力磁場中了。
陸天明《省委書記》
內容簡介:第一部全面表現我國當代高層政治生活和高層政治人物的長篇小說,塑造了以省委書記貢開宸為代表的三代省委書記形象。
推薦理由:反映國企改革,敘事手法宏大,引人入勝。
一句話書摘:他一直告誡自己,居此高位,當然要盡可能地做至“俯仰天地”“泰然處之”, “舉重若輕”“游刃有余”;但是,肩負這么一副重擔,上對集民意于一身的中央,下對化生靈于千萬的百姓,累卵系于一發,不能不持一種“如臨深淵” “如履薄冰”的心態。
(摘自《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