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竹穎
【摘要】朗讀教學應成為新課標下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通過課堂朗讀評價標準和方式的初探,意在引起廣大語文教育同仁的重視并自覺運用于教學實踐,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朗讀 評價 操作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46-01
《語文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里說:“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朗讀的總要求。根據階段目標,各學段可以有所側重。評價學生的朗讀,可以從語音、語調和感情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還應考察對內容的理解和文體的把握。注意加強對文章誦讀的評價,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看來,改變這種現狀,當務之急是應按照《標準》的“建議”,盡快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課堂朗讀評價標準,用這個標準來指導學生的朗讀,讓朗讀真正成為學生語文素養形成與發展的試金石。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與學生一起摸索出一些課堂朗讀的評價標準,并用這個標準來指導學生的朗讀,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略述于下,以期就教于方家。
1.“發音”側重于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讀準字音,字正腔圓。2分的分值意在告訴學生用普通話讀準字音是朗讀的基礎,基礎不扎實就會成為空中樓閣;
2.“重音”側重于傳達重要信息和表達特定情感的詞語。只強調“信息”和“情感”的意圖是讓學生有意識地理解文本內涵和揣摩作者情感,通過朗讀逐漸對文本有所領悟;
3.“停頓”側重于話語的組織結構和語義結構,也就是不念破句,其次要求學生在朗讀時應把握好語法停頓的一般規律:句號、問號、嘆號 > 分號、冒號 > 逗號 > 頓號,后一點不做太高要求,只要能基本聽出句號與逗號停頓的區別就可以了,當然,在文言文的朗讀中應更加注重前者;
4.“語速語調”側重于同文本表達內容的吻合,此項內容不宜做太高要求,只要能基本符合就可以了,意在通過不斷訓練,形成語感;
5.節奏主要憑借語速、重音、停頓等語音表現,有序和諧地組合而成,由于前面已有語速、重音、停頓的評價項目,故“節奏”項主要側重于考查學生對文本的熟練程度,能做到自然流暢、抑揚頓挫地讀完相關內容就可以了;
6.“情感”主要側重于對作者情感的準確把握,能讀出作者或悲傷或歡快等感情,這一點應該有比較高的要求,其目的主要在于引導學生主動與文本對話,通過朗讀文本漸次走進作者的內心,從而產生共鳴,最終理解文本內涵,得到情感的熏陶;
7.“領悟程度”側重于朗讀者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領悟,是否讀出了作者寫作的本意,這一點是關鍵和重點,也是我們評價的主要目的,我們就是要讓學生反復朗讀進而理解文本;
8.“整體感受”是對學生朗讀的宏觀評價,具有極強的主觀性,本項主要側重于朗讀者的情緒是否飽滿,是否引起了評價者感情的共鳴。
課堂朗讀評價的常用方式。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評價建議里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
說明:無論采用何種評價方式,最后都要讓評價者給被評價者做出合理的解釋,指出其優劣,說出其理由。對于疑難的問題,要通過品讀、討論、探究的方式加以解決,老師應以組織者和參與者的身分介入,決不能越俎代皰,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環節至關重要,它既是課堂朗讀評價的核心部分,也是評價成敗的關鍵。
評價的標準和方式確定之后,關鍵就看如何操作了。為了更清晰地演示出操作的步驟,筆者結合人教版八年級(上)的《背影》將其略述于下:
一、教學設想
朱自清的《背影》文筆簡潔樸素,惜墨如金,字里行間無不滲透著父子深情。引導學生不斷地朗讀,意在讓他們發現潛含在字面下的濃濃親情,從而得到熏染。
二、課堂片段掃描
在步驟5時,大家提出了一些難以把握的問題,其中一個學生提出:“‘爸爸,你走吧這句話該怎么讀,應讀出什么樣的情感?”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就拿出來讓大家討論。通過再讀文章和小組討論后,大家開始自由發言。一個學生說,應該讀出“留戀”,因為父子馬上要分離,不知何時才能再見面,所以應是依依不舍。一個學生馬上站起來補充說,還應該有“無奈”,因為作者家中光景慘淡,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到北京念書,分別是無奈的選擇。坐在前排的幾個學生把手舉得很高,我本打算評價一下的,但卻沒有機會,看來大家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我想,應趕緊“趁熱打鐵”。于是,我又叫了一個學生回答,這名學生接著剛才同學的話說:“正是由于家景慘淡,父親又剛失去母親,作者也已有二十歲了,所以這句話應讀出‘關切的感情。”說完,他還用關切的語氣有感情地讀了“爸爸,你走吧”這句話,教室里發出了熱烈的掌聲。我覺得這個回答有點曲解文本的原意,是一種典型的一廂情愿的解讀。學生之所以給以熱烈的掌聲,大概是因為他讀得很有感情,所以,我說:“大家真的都同意他的觀點嗎?我請大家再讀讀上一段,看看他的回答有沒有偏頗的地方。”
陶行知說,先生之最大的成功,是培養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我不敢說自己是成功的,但這個學生的回答我將終身難忘,我永遠崇拜他。
這堂課,我沒有作任何分析,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教室里書聲瑯瑯,大家讀的有味,飽含感情。看到他們沉浸在父子深情中,我也感到無比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