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錦航
【摘要】研究分析金華市全日制自考助學學院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三個方面的對策意見,為學校更好開展此項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 自考 助學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21-02
高校全日制自考生是指在高校開辦的自考助學班里進行全脫產學習,并參加自學考試的學生。我國目前在校的高校自考生將近60多萬人,這部分學生也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在高校自考學生中開展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還處于初級階段,仍停留在就業指導層面上,還需不斷完善。因此,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目前高校自考助學工作中面臨的新課題。
自2014年6月開始,課題組先后對金華市所屬的4所高校辦自考助學學院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個案訪談,累計發放600份,回收問卷511份,有效問卷497份,問卷有效率為97.2%。調查樣本中女性占72.6%,男性占27.4%;一年級217人,二年級201人,三年級182人。本次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個案調查法、文獻檢索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對取得的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最終形成調查報告。
一、金華高校自考助學學院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分析
1.對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知識及重要性認可度不高。在被問及“你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對于在讀學生重要嗎”,選擇“重要”、“不重要”、“無所謂”分別占42.8%、45.2%、12.1%。可見學院學生對自己職業規劃生涯的重要意義沒有充分認識。但當問及“你是否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理論和方法”,選擇“不了解”和“了解”分別占73.8%和26.2%。但問及“你知道怎樣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嗎”,選擇“不知道”、“知道”分別為81.2%、18.8%。可見學院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方面不僅思想上不重視,而且相關知識不足,不知如何開展規劃。
2.學校規劃生涯教育引導功能缺失,專業的職業評測軟件的普及度低。被調查的學生在回答“你的職業生涯規劃知識主要來源于”,選擇“網絡(網站、微信、BBS等)”、“學校渠道(課堂教學、講座、學校專門機構)”、“其它”分別占61.7%、23.6%、14.7%。可見,目前學院學生職業生涯知識的主要來源于網絡,校方的教育引導功能尚未充分發揮。同時,在問及“你了解并使用過職業評測軟件嗎”,選擇“不了解也沒使用”、“不了解但使用過”、“了解但使用過”、“了解但沒使用”分別占67.1%、15.7%、8.5%、8.7%。可見目前專業的職業評測軟件的普及度低,對學生的影響作用不大。
3.對職業規劃有一定的學習需求,但對學校目前提供的職業規劃教育不太滿意。在問及“你是否需要學校開展與職業規劃相關輔導”,選擇“需要”、“不太需要”、“不需要”分別為68.7%、20.3%、11%。可見學院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輔導也有一定的需求。在問及“你所在學校有開展與職業規劃相關的教學及活動嗎”,選擇“有,數量多”、“有,數量少”、“沒有”、“不清楚”分別占4.2%、61.1%、15.1%、19.6%。在問及“你是否滿意目前學校所做關于職業規劃相關工作”,選擇“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分別占22.3%、45.3%、32.4%。可以看出,學院學生不僅對學校開展此方面的教學及活動的感知度不高,而且目前對學校開展的職業規劃教育的評價不是很好。
二、金華高校自考助學學院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對策建議
目前,有關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概念還沒有一個權威的定義。簡單說,通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在認識自身的能力、興趣、價值傾向的基礎上,進行生涯認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準備,引導學生了解和嘗試現實社會中的各種職業,積累一定的社會工作經驗,幫助學生在未來較短時間內實現個體人力資本、興趣和職業的匹配為目標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結合金華高校自考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探討加強與改進自考助學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對策。
1.把職業生涯規劃納入課程,并形成全程化的教育體系
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建設是核心。學校要根據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和內容設置課程,形成一個完整的職業規劃教育課程體系。并根據各個年級大學生的特點,分階段設置職業生涯教育目標,比如,初始階段,主要是使學生加深對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的認識,初步了解將來所從事的職業。中間階段,要讓學生了解未來所從事職業要求具備的各種素養,鼓勵學生通過各項活動,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同時根據個人的興趣、能力修訂自己的職業生涯設計。臨近畢業階段,重在知道學生實習和提高職業技能,培養學生獨立創業能力,組織學生接受擇業技巧培訓、積極參加招聘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調整自己職業生涯設計。
2.建設一只專業化的職業規劃教師隊伍,并提供個性化的輔導
目前,高校職業規劃教師隊伍普遍存在專業化程度不高的情況,因此,高校要定期組織培訓現有的師資隊伍,并不斷引進專業的規劃師,不斷提高現有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除了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課程教育,還可以根據學生個體的特點和運用職業測評技術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輔導。比如學生可以獲得職業傾向測評、職業能力測試、職業信息認知渠道輔導、模擬面試等服務。還可以充分發揮各類職業測評軟件的作用,對學生氣質、性格、興趣、知識和能力、特長、優缺點進行客觀評價,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規劃職業。
3.搭建體驗平臺,使學生認知過程更加貼近職場實際
高校自考學生接受新信息、新事物反應快,動手能力強,思維比較活躍,在開展職業規劃教育過程中,學校應主動與更多的用人單位建立聯系,使企業認識到有選擇的吸收學生來崗位體驗和實習,有利于企業發現人才,培養員工。其次,學校要充分挖掘資源,開設職業體驗基地,使在校生能有更多機會到職業體驗基地開展職業訪談,或進行一定時間的職業體驗。此外,多開展有益于職業生涯的實踐活動,比如假期實踐實習活動、校園創業實踐活動、校友經驗交流座談會等。學生通過參加有益的職業訓練和體驗,能更早、更多了解將來從事的職業,更好的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設計。
參考文獻:
[1]張建國.獨立學院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青年教育,2010(04).
[2]呂寧莫麗麗.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與其對策[j].廣西教育,2008(12).
[3]尹曦楊放敏. 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 [J]. 教書育人, 2011 (36)
[4] 宋潔.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芻議 [J]. 現代交際,2012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