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瓊容
福建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寧德市中醫院,福建寧德 352100
實施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并發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魏瓊容
福建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寧德市中醫院,福建寧德 352100
目的分析討論在護理患有糖尿病并發高血壓的患者過程中,應用人性化護理的效果與價值。方法選擇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該院所收治的共60例確診為糖尿病并發高血壓的患者,并按照統計學方法,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護理人員給予對照組內的每位患者常規護理的辦法;觀察組的每位患者則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以人性化護理,在治療護理結束后,對所有患者的護理效果和患者的滿意度進行統計調查研究,并對比分析兩組的總有效率與滿意度。結果經調查計算后,觀察組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95.45%,高于對照組滿意度81.82%,兩組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是90.91%,高于對照組77.27%的總有效率,兩組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患有糖尿病并發高血壓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實施人性化護理,不僅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和降低血壓,達到優秀的護理效果,還能夠贏得患者更好的滿意度,益于護患之間的關系發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糖尿病;高血壓;人性化護理;滿意度
糖尿病、高血壓在我國是多發病和常見病,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水平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國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趨向于西方化,還有人口的老齡化加劇,肥胖率也隨之逐年上升,糖尿病、高血壓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1]。目前威脅糖尿病患者生命最嚴重的病理為心血管病變,約70%以上患者死于心血管病變的各種并發癥[2],糖尿病并發高血壓的患者血管病變危險性高,如若控制不當,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在積極對癥治療的同時,選擇正確有效的護理方式尤為重要。為了分析研究人性化護理在護理糖尿病并發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該章中選擇了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來該院確診為糖尿病并發高血壓的患者,對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效果及滿意度十分明顯,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來該院確診為糖尿病并發高血壓的患者共60例,并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患者。其中觀察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54.3±3.8)歲,平均病程5.5~14年;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56.4±4.1)歲,平均病程1.2~16年。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間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情況上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護理,主要內容有:①督促患者用藥;②密切觀測患者生命體征;③按時為患者行靜脈輸液等。人性化護理的詳細護理方法主要有:①加強監測患者的血糖值的變化:要求護理人員掌握規范末梢血糖監測方法,定時檢測患者的血糖值并記錄,也可采用靜脈采血檢驗法。血糖監測的最佳時間是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值控制在4.4~6.1 mmol/L為良好,≤7.0 mmol/L為一般,餐后2 h血糖值控制在4.4~8.0 mmol/L為良好,≤10.0 mmol/L為一般[3]。②加強對患者的血壓監測,護理人員每天按早、中、晚、睡前定時監測患者血壓,并掌握患者的血壓高峰期,便于指導患者用藥。一旦患者出現血壓超高現象,護理人員應及時將情況匯報醫師,并囑患者應臥床休息,不得下床隨意走動,以避免腦血管意外發生。一般情況下,血壓應控制在<130/80 mmHg[3]。③藥物治療護理:主要應用藥物來控制減低血壓與血糖,尤其是需要注意降血壓。護理人員應囑患者及其家屬嚴格按時按量的服用藥物并告知其重要性及積極性。另外,護理人員必須檢驗患者的藥敏情況,并依照患者的藥敏結果,正確、合理的安排選擇用藥,注意患者服藥后的反應,若患者出現了藥物不良反應,應該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相應處理。④指導合理飲食: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飲食的禁忌與喜好進行調查了解,并以此為基礎設計合理的、科學的飲食計劃,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鼓勵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纖維素、高熱量的食物,嚴格控制糖分及動物脂肪的攝入,多吃蔬菜預防便秘。⑤指導適當運動:合理適當的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魄,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還能利于加速機體對胰島素、葡萄糖的利用,更加有效的降低血糖水平。因此,醫護人員應當鼓勵患者依照自身情況適當的進行合理的運動,如慢跑、廣場舞、打太極等。⑥注重心理疏導:在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的同時還應時刻注意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疏導,陪其聊天、聽音樂等緩解患者的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幫助患者保持最佳心態面對疾病的治療與護理。
1.3 評定標準
根據第14版實用內科學糖尿病控制目標表,護理效果的評定標準分為三級,分別是:①顯效:護理后,患者餐前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4.4~8.0 mmol/L、血壓<130/80 mmHg;②有效:護理后,患者餐前血糖控制在4.4~7.0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4.4~10.0 mmol/L、血壓<130/80 mHg[3];③無效:患者餐前、餐后2 h血糖值沒有變化,血壓無法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總有效率的測定方法為:總有效率=(有效+顯效)/組人數×100%。調查患者滿意度,給患者發放“寧德市中醫院住院患者體驗與滿意度調查問卷”,讓患者對護理過程及結果進行打分,對于滿意度的評判標準為:①非常滿意≥90分;②滿意:70分~89分之間;③不滿意:小于70分。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組人數×100%。
1.4 統計方法
數據的統計分析和處理均采用SPSS20.0系統進行。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效果比較
經調查后及公式計算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總有效率為90.91%,對照組護理后的總有效率為77.27%。可見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的護理效果比較
2.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調查比較
護理后,針對患者對護理人員護理的滿意程度進行打分統計并計算,得出:觀察組的患者滿意率高達95.45%,而對照組患者的滿意率為81.82%。由此可見:觀察組的滿意率明顯的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
糖尿病可由遺傳、環境等因素的復合病因所引起,是一種臨床綜合征,該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仍未完全闡明,且糖尿病并發癥較多,為臨床治療帶來了一定困難,致死率與致殘率均較高[4]。糖尿病并發高血壓嚴重威脅患者的心腦血管,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極其容易引起進一步的心腦血管疾病導致腎病、視網膜病變等嚴重疾病的發生,甚至直接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5]。多個臨床研究結果證明糖尿病并發高血壓積極控制血糖、血壓,微血管病變風險明顯降低[6]。為患者提供恰當的個性化護理,利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因此,除了在臨床上給予適當的治療以外,還應提供人性化護理,以便最大程度上提高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康復。
對患者的人性化護理,主要可有以下內容:①病情觀察:適時監測血壓、血糖值,發現異常,及時匯報醫生,并嚴密觀察有無并發癥的發生。②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除了應該對高血壓、糖尿病影響因素、注意事項等有關知識進行教育,還應該讓患者更清楚的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的重要性,爭取讓患者自覺制定合理的生活計劃并按之執行,令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疾病的恢復。③心理指導:應時刻注意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疏導,緩解患者的焦慮、緊張等負面心理,幫助患者保持最佳心態面對疾病的治療與護理。④環境建設:護理人員應該每天保持微笑面對患者,主動積極詢問患者的情況,構建起和諧護患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加強醫院病房的環境建設,確保室內的空氣新鮮流通,定時開窗通氣,保持室內安靜沒有噪音。⑤基礎護理:患者的年齡都比較高,免疫力低,抵抗能力較差,因此應該加強患者的皮膚清潔、口腔護理等,避免交叉感染。長期臥床的患者應該定期幫助患者翻身,預防壓瘡。
在該研究中,觀察組護理人員除對患有糖尿病并發高血壓患者進行常規護理,還在此基礎上,應用實施人性化護理,其護理的總有效率高達90.91%、滿意率也達95.45%,明顯高于單純給予常規護理的總有效率(77.27%)和滿意率(81.82%),兩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表明,在人性化護理后,患者的治療效果更佳,并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還提高了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有助于護患之間的和諧發展。
綜上所述,在護理糖尿病并發高血壓患者的過程中應用人性化護理,血糖水平得以有效控制,同時血壓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在加快康復進程的同時,還提高了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推廣在臨床上。
[1]黃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臨床治療觀察研究[J].中國實用醫學,2016,11(22):94-95.
[2]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978-999.
[3]姜海燕.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對策[J].吉林醫學,2016,37(3):757-758.
[4]龐杰.人性化護理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20):185.
R587.1
A
1672-4062(2016)10(b)-0193-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20.193
2016-07-27)
魏瓊容(1973.10-),女,福建寧德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糖尿病、高血壓護理觀察,E-mail:47919343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