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淑琴,龐元鳳,施致雄,王 暉,富 奇,牛丕業,黃沛力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100069)
醫學院校畢業班教育管理工作的分析與探討
蔣淑琴,龐元鳳,施致雄,王暉,富奇,牛丕業,黃沛力*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100069)
醫學院校具有學制長、學業繁重及專業就業方向窄的特點,因而醫學院校畢業班學生與其他院校畢業班學生在思想、學習及生活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為更有效地開展畢業班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務畢業班學生,現對首都醫科大學2016屆預防班畢業生進行調查分析,總結畢業班學生面對的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展開進一步的探討與思考,為畢業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借鑒。
醫學院校;畢業班;班主任;教育管理
為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部于2004年頒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即高等學校根據自身工作需求,合理、科學地配備輔導員和班主任,旨在更好地服務和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近幾年來,許多醫科院校包括首都醫科大學,都采取了專職輔導員與兼職班主任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即將年輕的專業教師充實到班主任管理隊伍中。作為班主任,應彌補經驗上的不足,并快速了解學生需求,而熟悉班級情況則是開展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
當今大學生多數為“90后”,他們思想開放、思維活躍,是性格鮮明又極具特色的一代。尤其是畢業班學生,面對就業、讀研以及感情等多重壓力,情緒波動較大,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1]。面對這樣一群特殊的學生,如何發揮班主任的作用,并通過合適的教育方法幫助他們度過這一關鍵時期,是畢業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難點。本著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有所成的原則[2],我們主要對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016屆預防班畢業生從考研升學、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3個方面進行分析總結,探討醫學院校畢業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點和對策。
1.1醫學院校畢業班學生的特點
醫學院校與其他高等學校相比具有鮮明的特色,擔負著培養和輸送高素質醫學專業人才的重任[3]。首先,由于所學專業的特殊性,醫學生學制為5年,包括在校學習時間和臨床學習時間兩部分。學制的延長一方面給學生帶來了思想壓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其次,學生畢業后多成為醫療工作者,工作的重要性迫使學生需要學習更多、更專、更新的內容,學習任務繁重。通常醫學院校的課程主要由基礎課、臨床專業課和臨床實習三部分構成,臨床專業課和臨床實習也稱為臨床后期教學(即大四見習和大五實習),一般在教學基地完成。因此畢業班的學生存在上半學期不在教學本部、實習地點分散等問題,這給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比如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等。最后,醫學的專業性導致醫學生的就業面窄、就業壓力大,并且大部分醫學院校畢業生首選在一線城市、省會城市、三級甲等醫院工作,不愿意去農村或基層醫療機構,使得就業競爭更加激烈。面對這些情況,班主任如何正確引導、教育、幫助學生是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
1.2醫學院校班主任的現狀
根據2004年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的要求,專職輔導員總體上按照1∶200的比例配備,保證每個院(系)的每個年級都有一定數量的專職輔導員,同時每個班級配備一名兼職班主任。進一步強調班主任應從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奉獻精神強的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中選聘,原則上應具備相關學科專業背景和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現階段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兼職班主任主要由講授專業課的青年講師擔任,他們具有一定的專業背景。因此班主任能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特點和工作學習經驗來指導、教育學生。青年教師在年齡上具有優勢,大多數是參加工作不久的博士研究生,與畢業班學生在考研、工作、出國等方面交流起來更加順暢自如。
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016屆預防專業畢業班學生共38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33人。作為畢業班學生,他們面對的問題更多集中在考研升學、求職就業及心理狀態調節三方面。作為班主任,為了使教育管理工作更加有效且更具針對性,首先需要了解班級學生的需求和面對的問題,這樣才能在接下來的管理工作中有的放矢、分清主次。我們在開學的班會上進行了簡單的問卷調查,以判斷畢業班學生的共性和個性化需求,結果見表1。
2.1考研升學方面
考研升學方面,除保研學生外,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班的學生大部分選擇考研,考研未錄取的情況下選擇就業,還有部分學生選擇出國繼續深造,只有極少數的學生選擇直接就業。而在考研/保研的學生中,選擇考研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個人興趣愛好、專業就業前景和希望在高校/研究所工作3個方面,分別占46%、40%和10%。而75%的學生考研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工作起點、提高競爭力,25%的學生是為了繼續深造。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醫學專業的特殊性,大部分醫院或疾控中心對畢業生的學歷要求較高,這也促使更多的學生選擇考研升學而不是直接就業。此外,個人興趣在考研原因中所占的比例較大,也從側面說明畢業生對研究生生活與本科生生活的差異性了解不多。因此在學生教育輔導方面,我們會更注重向學生說明研究生的生活特點,使他們對研究生的生活學習有更加清晰的認識。

表1 首都醫科大學2016屆預防專業畢業班學生升學就業調查結果
2.2求職就業方面
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班學生選擇直接就業的很少,大部分選擇考研的學生都是為了將來更好就業,因此對求職就業方面也格外關注。在職業選擇方面,55%的學生(21人)傾向于選擇專業對口且自己喜歡的職業,還有18%的學生(7人)選擇“喜歡就行,專業無所謂”。說明畢業班的學生還沒有意識到求職市場的激烈性,對現實社會的了解程度不夠。而在求職過程中,最困擾畢業班學生的求職因素主要是信息量少(55%)、方法技巧欠缺(36%)和對社會缺乏了解(29%)。感興趣的就業指導方式為經驗分享(57%)和面對面咨詢(34%)。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在班級日常教育管理中可將就業指導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主要向學生介紹如何獲取就業信息、拓寬就業渠道、轉變就業觀念等。
2.3心理狀態方面
畢業班學生面臨的主要壓力來自于考研和就業,13%的學生(5人)認為考研有難度、壓力大而放棄考研;29%的學生(11人)認為自己對社會缺乏了解;16%的學生(6人)認為自己在求職中能力不足。這些表現說明畢業班的學生會因為考研、就業而產生焦慮和不自信的心理。畢業班學生一直生活在學校這個相對單純的環境中,在求職過程中開始和社會頻繁接觸,這期間會不斷產生摩擦和失落感,造成畢業班學生心理失衡等問題。因此主要從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教育,即建立自信心和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3.1在考研升學方面的對策
考研是除高考外的又一次選擇,需要對自身興趣愛好、實力、學校、專業、家庭條件進行全面分析,權衡利弊,因此讓畢業班學生明確自己考研的目的和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從我們的分析來看,學生考研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個人興趣愛好、專業就業前景和希望在高校/研究所工作3個方面。因此,首先在班會上向準備讀研的學生就如何選擇導師,如何處理師生、學生關系,研究生生活特點等進行簡單介紹,使其對于將來的學習生活有大致了解。另外,向學生推薦一些考研輔導書,指出考研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讓他們明白考研重在堅持,不能輕言放棄,要有恒心、有毅力。
同時,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為了更好地服務學生,設立了一個深度訪談的內容,即要求每位兼職班主任與班級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流。結合深度訪談的機會,在談話交流中根據每位學生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指導。如對于可以保研的學生,主要講解面試答題的技巧、心態調整等,通過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使其順利通過保研資格面試;對于準備出國讀研的學生,在面談中介紹自己的學生或同事在國外讀研的經驗,通過語言和行動對學生進行充分的肯定及鼓勵;對于準備考研的學生,以自身的考研經歷為例,給他們講解如何選擇專業、如何準備資料、如何合理分配各科的學習時間等相關事宜,進而提高他們的競爭力與自信心。
3.2在就業指導方面的對策
預防專業畢業班學生普遍反映求職中最困擾的因素是信息量少、方法技巧欠缺。針對這兩個問題,學院層面對于后面的畢業生,會把前幾屆畢業班學生的信息反饋給他們,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此外學院還會將收集到的就業信息以短信、QQ、微信等方式發送給畢業班學生。同時,鼓勵學生自己主動搜集就業信息、拓寬就業渠道,告訴他們不能被動等待,而要主動出擊。如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單位,可以直接去官網查詢;學校就業信息量不夠,可以去其他高校的就業指導網查看,或者通過網絡上的醫學類專職招聘相關網站進行信息篩選等。
關于求職方法技巧,學院會請一些有經驗的專家給學生講解求職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簡歷制作、溝通技巧、職場禮儀等;也會安排模擬面試等活動,以此來鍛煉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幫助他們不斷提高面試技巧,克服緊張情緒;還會將已經畢業的本專業的學長請來與畢業班學生交流互動,分享他們的工作經歷和心得體會。以上這些對于畢業班學生將來的求職方向和信心的建立很有幫助。
3.3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對策
畢業班學生面臨的事情多且雜,如學業無法完成、就業不理想、考研不順利、感情上有挫折、學生關系緊張等,因而心理教育輔導顯得尤為關鍵。預防專業畢業班學生存在對考研無法堅持,精神壓力大;畢業設計無法完成,情緒焦灼;求職不順利,質疑自己的能力等各種問題。鑒于此,我們格外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畢業班學生克服困難、承受挫折的能力。首先,建立畢業班學生的自信心,如在考研的過程中不斷鼓勵他們。其次,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避免因就業受挫而引發心理失衡。對于因就業壓力所產生的心理問題,班主任要在單獨教育輔導中重點解決。對部分學生,特別是那些思想過激或性格憂郁的學生,要讓他們正確對待就業壓力和生活挫折。再次,提醒學生要有角色轉換的心理準備。畢業生即將面對從大學到社會的環境變化,大部分學生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對社會缺乏了解,對自己的性格、特點沒有充分認識,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干什么、能干什么,不知道需要補充哪些方面的知識[4-5]。因此在就業前,必須引導學生做好角色轉換的心理準備,加強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勇敢面對現實。
綜上所述,醫學院校畢業班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對他們的教育管理工作與普通高校相比具有明顯的特殊性,即需要在考研升學、求職就業、心理狀態3個方面給予畢業班學生特別的關心和幫助。只有了解班級學生的特殊需求,在實際工作中有的放矢,才能做好畢業班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1]劉耀興,吳曉云.淺談大學畢業班班主任工作[J].赤子,2014(3):265-266.
[2]吳錦秀.“以人為本”理念在高校班主任思政工作中的運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7(15):160-161.
[3]蔣娟.醫學院校班主任與輔導員分工協作機制的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13,21(6):1191-1194.
[4]石國兵.高校畢業班自信心培養[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6):134-135.
[5]王林,李曉舟.淺談高等院校畢業班班主任的工作心得[J].科技信息,2011(23):193.
(*通訊作者:黃沛力)
G640
A
1671-1246(2016)22-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