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堅 金晶
23年,染白了老根的一頭黑發,壓彎了他原本挺拔的身板,卻始終沒能抹去他心底最深的痛苦記憶。當警察告訴他已經找到殺害老伴的嫌疑人時,老根意識到,那個血色夜晚,一切都還清晰地烙印在腦海。
老伴被入室歹徒殺害
1992年,那時老根才50多歲,三個女兒有兩個已結婚,剩下小女兒和老兩口一起生活。因為小女兒上夜班,老根夫妻通常睡得比較晚。那年7月7日,天正熱得緊,晚上11點左右,老兩口像往常一樣送走小女兒,剛準備躺下,卻聽到家中后門傳來一陣響動。
不會是來賊了吧?老根心里想著,拿上礦燈、鐵棍和老伴一起到后院查看。開了堂屋電燈后,老根見后門半開,正要走過去關門,卻不料被人當頭一悶棍。還沒來得及反抗,老根被躲在暗處的歹徒從背后卡住脖子拖回了堂屋。兩個操著外地口音的小伙子挾持了老兩口,其中一個壓低了聲音,手持木棍威脅老根說,不給錢就打死老兩口。老根家中并不富裕,拿不出錢,二人將他按倒在地打昏過去。
一個小時后,老根醒過來,發現老伴倒在身邊,腦袋上血肉模糊,已沒有了呼吸。驚駭之下,老根急忙跑到同村的大女兒家呼救。大女兒開門時,虛弱的老根癱坐在地。
警方接到報案,迅速立案并展開調查。在案發現場和周邊進行搜索后,警方提取到了一枚血掌印和兩枚煙頭,判斷應是犯罪嫌疑人留下的。經法醫鑒定,老根老伴系因鈍器擊打致顱腦損傷而死亡,老根所受的傷為輕傷。小女兒清點后發現,家中丟失了1臺收音機和1塊手表。
遺憾的是,限于當年的偵查技術條件,警方無法提取到更多可以鎖定犯罪的證據,案件被擱置下來,兩枚煙頭和一枚血掌印隨卷宗一起被封存。
DNA技術鎖定嫌疑人
我國最早引進DNA鑒定技術是在1991年,不過,當時完成此鑒定檢測需要大量樣本,至少是一塊完整的組織或一管新鮮的血液。這起案件中留下的煙頭和血掌印,達不到鑒定要求。
隨著DNA鑒定技術的進步,到2014年,老根老伴案件有了轉機。江蘇無錫警方在這一年引進了只需要少量模板DNA即可完成檢測的最新技術,“沉默”了20多年的煙頭和血掌印與全市公安機關多年積壓的物證一起被送去檢測。
結果令人驚喜,公安機關從兩枚煙頭上成功提取出該案中一名犯罪嫌疑人的DNA信息,并與案發現場的血掌印信息對比一致,隨即將其錄入DNA數據庫中滾動對比。
天網恢恢。一年后,本案犯罪嫌疑人周小運因牽涉另一起案件被公安機關采集DNA信息,案件終于取得了重大突破。根據電腦提示“符合送檢物證DNA特征”這條信息線索,警方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將逍遙法外23年的周小運抓獲。
面對鐵證,周小運知道抵賴也是徒勞,很快交代了犯罪事實。
根據他的交代,另一名犯罪嫌疑人譚之昌也很快落網。
當年,二人從安徽結伴到經濟條件更好的江蘇省找工作。人生地不熟,兩人奔著江蘇宜興的朋友而來,滿心希望朋友能夠幫忙找份工作,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朋友家在宜興市張渚鎮的一個小鄉村,自己也是在家務農,偶爾打打零工,過得并不比他們好多少。在朋友家吃過一頓飯后,兩人只能無奈地離開。
工作沒找到,想回家卻發現買車票錢都不夠了。看著山路上零零星星的燈光,兩人惡向膽邊生,最終走上了犯罪的不歸路。
老根家位于較偏的山邊,且單門獨戶,距離村上最近的住戶也有200多米,周小運和譚之昌兩個人決定將他家作為下手目標。
作案后,兩人在老根家翻找值錢物品,拿走了一個收音機和一塊手表,收音機因不值錢被丟棄,手表銷贓后得款20元。
追訴遇難題 已過追訴時效
事實清楚,證據確鑿,2016年1月6日,公安機關將周、譚二人以涉嫌搶劫罪移送至宜興市檢察院提請批準逮捕。
承辦檢察官閱卷并仔細審查后,認定犯罪嫌疑人二人的行為已涉嫌搶劫罪,于1月13日對兩名犯罪嫌疑人作出批準逮捕決定。
然而,一個難題卻擺在了檢察機關面前。
該搶劫案發生于1992年,根據我國刑法“從舊兼從輕”原則,應適用1979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根據該法第150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或者致人重傷、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周、譚二人的犯罪行為造成老根妻子死亡,屬于情節嚴重,法定最高刑應為無期徒刑或死刑。
同時,根據該法第76條規定,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期為20年。
根據上述法條,本案中周、譚二人的犯罪行為追訴期應為20年,可是,周、譚二人已經潛逃23年,已經過了追訴期。
那此案是否適用時效延長條款呢?現行刑法規定,刑事案件只需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或受理案件,就可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然而,承辦人查閱1979年刑法后發現,當時的刑法規定了只有司法機關在采取強制措施后才能適用時效延長條款,案發后周、譚二人并未被采取強制措施。為此,無法適用時效延長條款。
根據法律規定,超過追訴期意味著司法機關不能再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那是否應建議公安機關撤回此案或作不起訴處理呢?如此惡性犯罪行為,難道真就這樣不予追究了嗎?
“一般犯罪如超過追訴期,司法機關就不能再行追訴。但我國刑法,不論是1979年還是現行的1997年刑法,都對最高刑達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還加了一條補充條款,即20年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宜興市檢察院偵查監督科科長劉漢介紹說,“根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這些必須追訴的案件,僅限于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后果特別嚴重的案件,雖然已過20年追訴期限,但社會危害性和影響依然存在,不追訴會嚴重影響社會穩定或者產生其他嚴重后果的一些重大犯罪。”
最高檢核準以搶劫罪追訴嫌疑人
為慎重處理,宜興市檢察院圍繞此案的犯罪情節、嫌疑人的認罪態度和悔罪表現以及社會危害性和影響等情節進行了大量的調查走訪。
公安機關移送的相關證據顯示,周、譚二人入室搶劫且造成了一死一傷,殺人后仍不忘劫走財物,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和后果極其嚴重。
在與公安機關的溝通中,辦案人員得知,周小運在公安機關對其采集血樣后,害怕多年前的搶劫案因此案發,曾借用他人手機第一時間電話譚之昌聯系串供。
此后,兩人在公安機關交代犯罪事實時,在用木棍擊打被害人的供述上也存在互相推諉現象。
由此,承辦人做出判斷,周、譚兩人認罪態度差且對犯罪行為沒有悔悟之心,不排除再犯的可能性。
為調查此案對當地的社會影響,檢察機關進行實地調查,走訪了案發地鄉鎮。
當年的鄉村已經全部拆除建起了廠房,事發地與案發時已完全變樣。
通過聯系被害人所在的太華鎮云湖村委,承辦人見到了老根。佝僂著身子的老根,在女兒的攙扶下見到辦案人員時淚眼婆娑。
時間過去20多年,但這位年近80歲的老人對老伴的死依然痛心疾首,一再請求司法機關為百姓做主。
在村干部的帶領下,辦案人員和民警又走訪了知曉此事的當地村民。
“當然還記得那案子,我們這兒治安一直很好,入室搶劫殺人案幾十年來就那么一起,能記不住嗎?”“那陣子鬧得村里人心惶惶,天沒黑家家戶戶就都大門緊閉了。”眾人異口同聲,主動指引著辦案人員案發地的方向,并表示對案件記憶深刻,紛紛要求依法嚴懲兇手。
辦案人員將調查情況匯總上報。宜興市檢察院召開檢委會討論,最終認定:犯罪嫌疑人周小運、譚之昌作案手段殘忍,作案后果嚴重(致一人死亡、一人輕傷),且認罪態度差、無悔罪表現,本罪法定最高刑為死刑,現雖已超出追訴時效,被害人及其親屬、當地群眾均強烈要求嚴懲,其社會危害性和影響依然存在,不追訴會嚴重影響社會穩定或者產生其他嚴重后果。因此,對犯罪嫌疑人周小運、譚之昌有追訴必要。
宜興市檢察院將此案層報無錫市檢察院、江蘇省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請求核準追訴。2016年4月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研究決定,對周、譚二人以涉嫌搶劫罪依法核準追訴。
該案因法定最高刑是死刑,宜興市檢察院無權管轄,目前已經移送無錫市檢察院審查起訴。
(摘自《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