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妍
消費品的安全性是全球各國共同面臨的問題之一,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onsumer ProductSafety Commission,以下簡稱CPSC)召回中國生產的LED燈、兒童玩具、太陽眼鏡等產品的新聞時有出現,中國消費者對此并不陌生。
CPSC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它的使命與職責是什么?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如何來共同促進消費品的安全?
近日,CPSC亞太地區消費品安全參贊JakeMiller先生接受《消費者報道》的記者專訪,就“消費安全”話題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消=消費者報道Miller=Jake Miller
CPSC在保護美國消費者免受不安全產品的傷害方面功不可沒
消:CPSC的職責與其工作意義是什么?
Miller:CPsC成立于1973年5月,是一個獨立的美國聯邦機構,直接對美國聯邦政府消費品安全職能部門負責,其宗旨是保護消費者免受不安全產品的傷害。
CPSC依據最新的《2008消費品安全改進法》(CPSIA)等法案發起召回、糾正措施等規范性活動,參與非強制性安全法規標準的制定,警示公眾消費品的危害并宣傳相應的安全措施。
CPSC有三大防線來保護美國消費者的消費安全:在境外,CPSC會去到相關產品的生產國,向從業的生產商、經銷商等開展宣教。在海關關口,CPSC會派專家進駐港口,發現、識別、扣押違規產品,避免其流入美國市場。最后,在流通市場,對不安全的產品做出召回、銷毀等補救措施。
總體而言,CPSC的工作是接收產品的安全數據、提示消費者產品的危險性以及尋找降低商品危害的途徑。
消:2008年8月,美國國會通過《消費品安全促進法》(CPSIA),其有何意義與影響?
Miller:CPSIA對鉛、鄰苯二甲酸鹽、玩具安全、第三方測試和認證、進口、民事和刑事處罰以及SaferProducts.gov網站等作了相應的改進和要求。這不僅為CPSC提供了強有力的監管和執法手段,而且新的在線數據也能為消費者和企業提供便捷的搜索查詢。
消:CPSC監管的范圍有哪些?
Miller:CPSC監管的產品包括任何個人或者家庭能購買到的私人消費品,但不包括汽車、飛機、船舶、藥品、化妝品、酒類、煙草產品和武器等。
美國《消費品安全法》以及相關法律詳細列明了CPSC的監管范圍,CPSC也會與環境保護署(EP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等進行合作,以決定CPSC管轄的新的消費品。
消:CPSC如何具體監控消費品的安全信息?
Miller:首先,CPSC建立了一個數據收集系統,對市場上易引發傷害的消費品進行監測,及時發現消費品存在和潛在的各種安全問題。與此同時,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消費類產品實施召回,發布風險預警,以警示公眾該消費品存在的安全危害。
CPSC從多個渠道來收集因某一消費品所引發的死亡、傷害信息,主要包括:熱線或網絡的消費者投訴、全國電子傷害監督系統(NEISS)下的醫院、新聞點擊、法醫、死亡證明前期預警系統、調查、工業報告等。
消:CPSC管理執行的標準包括非強制性標準和強制性標準,這兩類標準具體是如何被使用的?
Miller:CPSC明確規定,非強制性標準應該盡可能地被運用。CPSC有權認定不執行強制性標準的產品有巨大風險,不滿足非強制性標準要求的產品有潛在風險,從而被召回。
非強制性產品可以采用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美國材料實驗協會(ASTM)、保險商實驗所(UL)等機構制訂的自愿性標準。這些標準雖不被CPSC強制采用,但生產商、進口商、經銷商的產品如不符合自愿安全標準也有可能會被召回。
除此之外,如果非強制性標準不能充分降低風險或者沒有被切實執行,CPSC也會發布強制性標準。相關的法律法規,如《2008消費品安全改進法》也授權CPSC制定有關玩具和其它兒童耐用品如嬰兒床、嬰兒車、手推車等的強制性標準。
消費者在維護產品安全中的力量不可忽視
消:CPSC為什么決定在中國北京設立辦公室?其主要工作內容是什么?
Miller:美國大部分進口產品來自于中國,我們是依據數據來做出這個決策的。2014年,美國進口自中國的產品占總進口量49%,相比2005年增加了70%,比2011年增加了21%。
CPSC在北京的辦事處主要有兩個工作內容,分別是與中國政府和相關行業打交道。CPSC希望能和中國政府互相交流關于風險評估與監督等方面的經驗。此外,很多中國生產商對美國的產品安全法規政策了解不深,因此我們要對他們進行更多的培訓。
消:近年來,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消費品,發生頻率較高的風險是什么?
Miller:玩具和漆料產品中重金屬含量超標比較常見,如鉛超標。此外,在標簽和認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合規現象,如沒有英文標識;在產品說明書和標簽中夾雜中文;缺少可溯源性標簽;兒童產品缺少合格證書等。
消:第三方檢測對CPSC有怎樣的意義呢?CPSC與第三方檢測機構有怎樣的溝通與合作?
Miller:第三方檢測機構在確保消費品安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美國聯邦法律要求,兒童用品必須有被CPSC認可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具的測試報告,以確保其符合兒童產品的相關安全規定。同時,聯邦法律鼓勵非兒童產品也需由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測試。
CPSC的員工也會與第三方檢測實驗室,以及與其他自愿共識標準委員會等行業利益相關者進行合作。比如,CPSC的技術人員會分享一種新產品的新的測試方法,自愿性共識標準技術委員會則作為一個平臺供技術專家交流信息使用。
消:您覺得消費者在整個國家的消費品安全中扮演怎樣的角色?CPSC與消費者有哪些互動的活動?如何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有關消費品安全風險的知識?
Miller:與制造商,進口商,零售商以及產業鏈上的其他人一樣,普通消費者對產品安全有同樣的重要性。消費者擁有產品安全事件中的第一手資料,有責任及時報告產品的安全危害與事故。
更重要的是,相關組織應該給消費者提供一個類似CPSC在線數據庫的工具,這樣消費者可以及時將產品的安全信息分享給其他人。
CPSC交流辦公室也履行教育消費者的責任,許多活動主要針對的是兒童,從有關一氧化碳的海報競賽,到CPSC員工在科學節里參加展會等活動,不一而足。此外,CPSC的技術與法規人員經常到當地學校做演講,也會邀請學生到CPSC的實驗室參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比如手機的普及,消費者可以免費搜索更多關于產品的安全知識,這也會影響他們的消費方式。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技術,比如產品安全信息APP,來快速有效地為消費者提供關于產品安全風險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