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病的功效,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和保健的功效,而且根據體質不同起到的作用也有區別。亂吃多吃保健品不僅達不到保健的效果,還會損害人體健康。現在市面上保健品魚龍混雜,甚至還有沒資質的生產商。一些不法商人給老年人設置“陷阱”,采用各種推銷方式來騙取錢財,并且頻頻得手。老年人求健康心切,往往掉入“陷阱”而被騙健康、錢財。這里,聊一聊老年人購買保健品經常被騙的9種常見騙局。
我國每年保健品的銷售額約為2000億元人民幣,老年人消費占了50%以上。而其中有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夸大功效的現象。盡管媒體關于老年人高價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的報道屢見不鮮,仍阻止不了老年人購買保健品的熱情。針對老年人推銷保健品的騙局可謂層出不窮。
騙局1 “專家”義診免費講座 不法商販在住宅小區、早市或公園推銷保健品或醫療器械,通過免費體檢途徑,無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體的健康隱患,從而達到推銷產品的目的。
騙局2 大肆宣傳療效 正規保健品都有國家批準的功效,任何保健品最多只能起到保健或治療時的輔助作用,并不能起到治療作用。而不法商販大肆宣傳療效。
騙局3 產品“包治百病” 宣傳產品神乎其神,對大部分的內科疾病都有效,甚至“包治百病”。
騙局4 “慢性病也能治愈” 說乙肝、糖尿病、高血壓、癌癥等世界醫學難題居然能通過服用保健品治愈,違背醫學,滿足患者急于想治愈、不想長期服藥的心理。
騙局5 “進口、專利、高科技”
打著“進口、專利、高科技、綠色環保”的旗號,吸引老年消費者。有意夸大宣傳,將普通的商品宣傳成高科技或綠色環保商品。
騙局6 “免費旅游”、“贈送體檢” 以免費專車、旅游、贈送體檢等“策略”推銷保健品,誘導老年人消費。
騙局7 “陪聊”搞感情促銷 有些獨居的老人,很希望與人交流,騙子們就抓住這一點搞感情促銷。先是對老人家熱情招呼,然后經常上門陪老人說話,還幫忙做家務,取得老人的信任后就開始推銷價格不菲的產品。
騙局8 步步設套,最后“走人”
第一天辦免費講座,并贈送洗衣粉等物;第二天推銷某低價物品,稱回家試用,可退貨退錢;第三天如期退貨退錢,并推銷另一高價物品,一般幾百元,仍承諾退款;第四天“走人”。
騙局9 “買保健品能發財” 大連一家廠商稱“健康投資”回報豐厚,只要購買我市一家企業生產的保健品,不僅可以獲得包括境外旅游在內的種種豐厚贈品,更誘人的是可以獲得大量該集團公司的原始股。證監部門表示,類似行為涉嫌變相、非法發行原始股,但“買產品贈送原始股”的方式實際是在打擦邊球,這給證監部門和工商部門對其進行查處都帶來了難度。
總結分析老年人買保健品上當個中原因,既有老年人健康意識強、對保健品“情有獨鐘”,也緣于騙子的推銷手段越來越隱蔽、越來越具有欺騙性,相關部門監管不力也是重要原因。
(轉自《京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