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邦安
1.提高生產效率的措施
(1)合理使用農機具和編制機組。拖拉機的工作性能主要反映在拖拉機的牽引功率,牽引力和工作速度等主要指標方面。拖拉機牽引功率利用程度對生產率影響很大,一般拖拉機的功率利用在90%左右為宜。例如東方紅-75拖拉機牽引五鏵犁作業,耕深 20~22厘米,在功率利用程度達到90%左右時,每小時可翻地0.67公頃,而在同樣的土地條件下,降低功率利用(減少犁鏵或工作速度選用不當等),則會降低工作效率。
不同型號的拖拉機有不同的工作性能、功率、牽引力、行走速度、作業的適應性能都不一樣。因此,根據不同型號的拖拉機工作性能,分配適宜作業和科學編制機組,才能獲得好的工作效果,例如功率較大的鏈軌拖拉機適合旱田翻地、耙地、起壟、播種等項作業,也適合于需要功率較大的作業項目,如推土平地,開溝、筑梗等農田基本建設,輪式拖拉機適合滅茬、起壟、鎮壓、播種、施肥、噴藥、中耕、運輸等,并可作為固定動力進行抽水、脫粒、飼料加工等場上和后勤加工作業。總之,在使用農機具和編制機組時,必須做到既要保證機組有較高的生產率,又要達到作業質量的要求;既要降低成本,又要保證安全。
(2)合理選擇速度。合理運用拖拉機各檔速度,對提高生產率是很重要的。當拖拉機負荷不足時,在確保作業質量和機具安全的情況下,應使用高速度作業。例如東方紅-75拖拉機三擋作業時牽引力大約為2320千克,速度為24~30千米/小時;而一臺 41片園盤耙的牽引力為700~800千克,如果牽引兩臺園盤耙,再加上聯結器阻力(約80千克),則農機具阻力共計1480~1680千克左右。這樣拖拉機用三擋帶兩臺園盤耙作業明顯負荷不足。用四擋作業功率可以得到充分發揮。而四擋速度高于三擋,生產效率也必隨之提高。大約為19.5%。
(3)提高時間利用率。農業生產的各環節都受時間的限制,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若想充分發揮作用,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最大的工作量,除合理使用農機具和合理選擇速度外,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提高時間利用率。要將空運轉時間降到最短,盡一切努力提高純作業時間。這就要求做到,在生產前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做到機農具檢修徹底,技術狀態完好;定機車,定農具,定作業地點,定人員;搞好土地規劃,消除田間各種障礙物。這些都是減少機車空行時間的有效方法。地塊的長度對時間利用影響也很大。例如壟長1000米時,轉彎時間約占10%,當壟長200米時,轉彎時間約占30%。此外,采用合適的作業方法,正確操作機組,不但可以提高作業質量,而且可減少空行時間。
(4)充分利用農具的幅寬。由于駕駛員的經驗和水平不同,在駕駛拖拉機作業時走得不直,很容易出現漏作和重作現象,這樣就會導致機組工作幅寬實際小于或大于構造幅寬。因此,要提高駕駛員技術水平,除個別作業(耙地、鎮壓)少重不漏外,應盡量使工作幅寬等于構造幅寬。
(5)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農業機械的生產效率與使用中的操作方法有直接關系。用鏈軌拖拉機翻地,使用標準四鏵犁裝有小鏵和圓犁刀,主拉桿放在犁的橫拉桿左數第三孔,斜拉桿入在第六孔,當拖拉機左側鏈軌的2/3壓在未耕地上時用二擋大油門,作業速度為5.29千米/小時,耕深 20厘米,測得耕幅為146厘米,番地質量較好,地表平坦,無立垡回垡,雜劃覆蓋嚴密,犁底平整。同一臺拖拉機,配同樣的機具,相同的牽引掛接方式,在同一塊地作業和同樣的耕深,當拖拉機鏈軌走犁溝時,作業速度為5.38千米/小時,測得耕幅為125厘米,與前者相比耕幅減少21厘米,工效降低 14.40%。由于耕幅減少速度提高1.56%,兩者相抵,實際工效降低12.84%。由于第一鏵耕幅減小,犁的阻力重心發生變化,犁體間產生漏耕、犁底不平。
2.提高農業機械作業質量的方法
(1)要保證農業機械的技術狀態完好。保持農業機械技術狀態完好的方法主要有3種:一是作業前按要求對投入作業的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要進行徹底檢修。二是按要求對農機具進行技術保養。三是按要求操作。無論是拖拉機還是配套農機具,在使用時都必須按照所要求的技術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這是保證農機具技術狀態完好和延長使用壽命的常識。
(2)要努力提高駕駛員及操作者的技術水平。提高農機駕駛員及操作者技術水平的主要途徑有4種。一是堅持擇優錄用的選擇。二是堅持推陳出新的原則。三是要經常進行經驗交流。四是駕駛操作者必須要全面掌握機具的性能和正確的操作方法。
(3)要制定農機作業質量標準和建立嚴密的監督檢查制度。只有建立良好的監督機制,實行互相監督,才能保證“農機作業質量標準”在農機作業中的真正執行,使人民群眾的利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