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雙福(桂林市樂平昭州醫院桂林542400)
瑞芬太尼在腹腔鏡手術麻醉處理中的應用
路雙福(桂林市樂平昭州醫院桂林542400)
目的:探討瑞芬太尼在腹腔鏡手術麻醉處理中的應用效果與應用價值。方法:將在我院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14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應用數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70例。對照組實施靜吸復合麻醉,而研究組實施全憑靜脈麻醉,對比分析兩組拔管時間、清醒時間、血流動力學指標與不良反應情況。結果:研究組拔管時間、清醒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在血流動力學指標方面,研究組T2時的HR、SBP、DBP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在不良反應方面,研究組也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在腹腔鏡手術麻醉處理中應用瑞芬太尼,能夠有效減少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維持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穩定,具有作用時間短、起效快的優點。
瑞芬太尼腹 腔鏡手術 應用效果 麻醉處理
腹腔鏡手術在結腸切除術、膽囊切除術、闌尾切除術等修補型手術中應用較多。現階段臨床中可應用的麻醉藥物種類繁多,不同的麻醉藥物產生的麻醉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別。在臨床麻醉中瑞芬太尼的應用較為廣泛,該藥物具有作用時間短、起效快的優點[1],為了研究瑞芬太尼在腹腔鏡手術麻醉處理中的應用效果,本文應用對比分析的方法進行了探討,詳細情況如下文所述:
1.1臨床資料:將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實施腹腔鏡手術的患者14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應用數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70例。在對照組中,女性28例,男性42例,年齡21~59歲,平均年齡(38.26±3.25)歲。研究組中共有女性30例,男性40例,年齡23~58歲,平均年齡(39.25±2.06)歲。研究組與對照組在臨床一般資料方面,無巨大差異(P>0.05),組間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實施靜吸復合麻醉,在手術開始前30min,肌肉注射0.1g苯巴比妥鈉、0.5g的阿托品。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對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并開放患者上肢靜脈,使用0.1mg/kg的維庫溴銨、0.01mg/kg的芬太尼、1mg/kg的丙泊酚以及0.05mg/kg的咪達唑侖進行插管誘導,在手術過程中患者吸入異氟醚進行麻醉維持[2]。研究組實施全憑靜脈麻醉,在術前誘導時使用2μg/ kg的瑞芬太尼,完成插管誘導后實施機械通氣,在手術開始前5min,停止應用所有藥物。
1.3觀察指標:對比分析兩組在進行麻醉前(T0)、建立氣腹前(T1)、建立氣腹后10min(T2)以及氣腹結束后(T3)、手術結束時(T4)各點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心率(HP)、收縮壓(SBP)、舒張壓(DBP)[3],并詳細記錄拔管時間、清醒時間,以及術后不良反應情況,并進行對比分析。
1.4統計學方法:將所得數據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實施處理、分析,將計數資料實施X2檢驗,并用(%)表示,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并用(±s)表示,P<0.05說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血流動力學指標:T2時,研究組HR、SBP、DBP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
2.2拔管時間與清醒時間:在清醒時間與拔管時間方面,研究組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拔管時間與清醒時間對比
2.3不良反應情況:在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
腹腔鏡手術中照明應用的是冷光源,將直徑在3~10mm之間的腔鏡鏡頭插入患者的腹腔,然后借助數字攝像技術進行圖像拍攝,并通過光導纖維將圖像傳遞到處理系統,將其顯示在監視器上。醫生可以通過對顯示器上的器官進行分析判斷。應用腹腔鏡器械實施手術。一般腹腔鏡手術多為4孔操作,患者恢復以后,一般只會留下幾個直徑在1cm左右的圓形瘢痕[4]。與傳統手術進行對比,腹腔鏡手術具有手術操作簡便、手術切口小、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的特點,但是手術需要進行氣腹建立,腹壓升高,二氧化碳的吸收會導致患者交感神經興奮,進而影響麻醉效果與患者的生命體征,為了縮短患者恢復與清醒時間,麻醉藥物的選擇非常重要。
瑞芬太尼是一種新型的阿片類鎮痛藥,能夠被血漿與組織中的酯酶非特異性溶解,不會受到肝、腎功能的影響。瑞芬太尼具有以下幾個優點:a.起效快;b.t1/2的時間短;c.可控性強;d.代謝快。因此該藥物既能保證手術中的麻醉效果,也能降低藥物在患者體內蓄積,讓患者更早蘇醒。此外,瑞芬太尼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影響較低。瑞芬太尼在臨床手術麻醉中應用,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例如呼吸抑制、嘔吐、術后疼痛等。
本次研究,研究組在T2時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且在拔管時間、清醒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研究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該研究結果充分證明,在腹腔鏡手術麻醉處理中應用瑞芬太尼,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1]黃獲,趙兵,馮繼峰,等.瑞芬太尼用于婦科腹腔鏡短時間手術患者麻醉誘導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3,53(46):79-81.
[2]鮑瑞軍,張佩軍,張慶,等.七氟醚或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2,52(44):61-63.
[3]馮連秋,張樹波,夏萍,等.七氟烷或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麻醉效果的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1):118-120.
[4]王坤,高蓉婷,梁磊,等.術中持續輸注小劑量舒芬太尼對丙泊酚聯合瑞芬太尼麻醉下患者術后痛覺過敏的效果[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6,36(4):89-91.
R 614
B
1672-8351(2016)11-0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