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東(洛陽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洛陽471003)
非甾體抗炎藥聯合氨基葡萄糖及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
王明東(洛陽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洛陽471003)
目的:探究非甾體抗炎藥聯合氨基葡萄糖及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各42例,對照組行關節鏡手術治療,研究組實施非甾體抗炎藥聯合氨基葡萄糖及關節鏡手術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研究組膝關節活動度優良率90.5%、并發癥發生率9.5%,與對照組的78.6%、21.4%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非甾體抗炎藥聯合氨基葡萄糖及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推廣。
非甾體抗炎藥 氨基葡萄糖 關節鏡手術 膝骨性關節炎
膝骨性關節炎成為老年群體常見病癥,如若該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療,患者會面臨膝關節活動功能喪失的不良結局[1]?;诖耍敬窝芯酷槍Ψ晴摅w抗炎藥聯合氨基葡萄糖及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展開深入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55例,年齡55~73歲,平均年齡(64.5±2.5)歲,病程3個月~2.5年,平均病程(10.5±1.5)個月,臨床表現:膝部酸痛、膝關節腫脹、膝關節彈響、膝關節僵硬。納入標準:①經臨床診斷確診為膝骨性關節炎;②手術耐受性好。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②血液系統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礙;③膝骨性關節炎合并惡性腫瘤。
1.2方法:對照組行關節鏡手術治療,麻醉方式為硬膜外局部麻醉,取仰臥位,充分暴露膝關節病變部位。以膝關節外側和前內側作為手術入路點位,根據膝關節生理解剖結構通過關節鏡予以檢查,在明確病變部位范圍、與周圍組織黏連程度后實施精確手術[2]。手術完成后逐層關閉創口并采用醫用繃帶加壓后包扎。研究組實施非甾體抗炎藥聯合氨基葡萄糖及關節鏡手術治療,關節鏡手術步驟同對照組。非甾體抗炎藥為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297),口服,一次1片,每日早晚兩次。氨基葡萄糖(澳美制藥廠,批準文號C9H0009020)一次1例,分早晚兩次口服給藥。上述藥物均以6周作為一個療程,持續治療4個療程。
1.3觀察指標:本次研究中兩組臨床觀察指標為不同時段Lysholm膝關節評分、膝關節活動度優良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其中Lysholm膝關節評分采用Lysholm膝關節評分量表予以測定。
1.4療效判定標準:本次研究中兩組膝關節活動度優良率判定標準如下:優:屈膝≥85°;良:屈膝度數為60°~85°;差:屈膝<60°;優良率(%)=優+良。
2.1兩組不同時段Lysholm膝關節評分比較:研究組不同時段Lysholm膝關節評分與對照組相比,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不同時段Lysholm膝關節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不同時段Lysholm膝關節評分比較(±s,分)
?
2.2兩組膝關節活動度優良率、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研究組膝關節活動度優良率90.5%、并發癥發生率9.5%,與對照組的78.6%、21.4%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所示。

表2 兩組膝關節活動度優良率、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由于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年齡往往偏大,加之各項身體機能處于明顯的衰退狀態單純采用關節鏡手術治療已經無法滿足當前臨床治療工作需求。所以,采用藥物結合關節鏡手術治療該病成為一個全新研究方向。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經非甾體抗炎藥聯合氨基葡萄糖及關節鏡手術治療,不同時段Lysholm膝關節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膝關節活動度優良率90.5%、并發癥發生率9.5%,同期經單純關節鏡手術治療的對照組則為78.6%、21.4%。由此可見,藥物治療配合關節鏡手術治療不僅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膝關節活動度,也能大幅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可以作為當前臨床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首選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非甾體抗炎藥聯合氨基葡萄糖及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推廣。
[1]余素君,納世麗,魏薇,等.鹽酸氨基葡萄糖聯合非甾體抗炎藥治療中度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1(10)∶1919-1922.
[2]陳文革.關節鏡手術中應用非甾體抗炎藥聯合氨基葡萄糖治療膝骨性關節炎[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10(5)∶792-794+826.
R 684.3
B
1672-8351(2016)11-0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