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雷(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藥劑科門診藥房常州213001)
品管圈活動對降低醫院門診藥房藥品過期損耗的價值評價
仲春雷(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藥劑科門診藥房常州213001)
目的:分析評價品管圈活動對于降低醫院門診藥房藥品過期損耗的價值。方法:我院于2015年2月以“降低門診藥房過期藥品發生率”為主題,開展品管圈活動。結果:5、6、7月盤點收集門診藥房的過期藥品品種數百分率,5月為1.00%,6月為0.48%,7月為0.36%;過期藥品數量大幅度下降。結論:品管圈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強圈員之間的合作能力,對于環境保護及減少藥品損耗有積極影響,可廣泛開展此項活動。
品管圈 醫院門診藥房 過期損耗
藥房是醫院對患者進行診治的關鍵部門之一,由于藥品質量、工作方式、職責的差異以及操作過程不同可導致藥品過期損耗,從而造成醫療資金的浪費[1]。我院為改善醫院藥品損耗的現象,于2015年2月計劃品管圈,以“降低門診藥房過期藥品發生率”為主題,開展品管圈活動[2],現將活動結果報道如下。
抽取開展品管圈活動后2015年2~7月于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門診藥房收集的門診藥房過期藥品數對比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品管圈活動步驟:品管圈活動步驟主要有12條。①圈組成;②主題選定;③計劃擬定;④現狀把握;⑤目標設定;⑥解析;⑦真因再分析;⑧對策擬定;⑨對策實施與檢討;⑩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與改進。品管圈活動經歷7個月。
2.1品管圈組成:由圈名、圈長、圈成員、輔導員組成。其中,圈名為“同心圈”,并確定圈徽,含義為同事同心及醫患同心,從而達到同心同德共建美好未來。
2.2主題選定及計劃擬定:經圈員的激烈討論選出5個候選方案:降低藥品破損率、降低過期藥品發生率、提高藥房盤點準確率、降低藥品缺藥率、減少取藥等待時間。以評價方法進行主題評價,共8人參與選題過程,票數分數: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第一順位為本次活動主題。即選定主題為“降低過期藥品發生率”。全體參與活動計劃擬定,歷時2周[3~5]。
2.3現狀把握及目標設定:繪制門診藥房藥品進出流程圖,收集2015年2月門診藥房過期藥品品種數共計9種,進行分析:目前我院門診藥房藥品825種,此次收集的過期藥品種數占全藥房藥品的1.0%,詳見表1。

表1 門診藥房過期藥品品種數[n(%)]
根據80/20原則,導致門診藥房出現過期藥品的主要項目有搶救藥品、擺藥及退換藥品。因此以上項目是本次主題改善的重點。主題選定時進行評價計算得最終圈能力定為80%。目標值=現況值—改善值=現況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6]。
2.4解析及真因再分析:從藥品、人員、環境三方面進行分析,圈成員細化展開羅列出我院門診藥房出現過期藥品的原因。以評價方法進行真因解析,共8人參與選題過程,票數分數: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總分前三位為本次活動主要解決的問題[7],主要有:采購的有效期較短、藥品上架時未能先進先出擺放、調配藥品時未按效期先后發放。
2.5對策擬定及實施與檢討:全體圈員就可行性、經濟性、效益性進行對策選定,評價方式:優5分、可3分、差1分,圈員共8人,總分120分,以80/20定律96分以上為實行對策,共選出4個對策:提高調配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加強新同事的培訓、提高擺藥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提高審方合格率。
2.6效果確認:通過5、6、7月門診藥房的過期藥品品種數進行比較,過期品種百分率=過期藥品品種數/門診藥房總的藥品種數。詳見表2。

表2 改善前、中、后效果[n(%)]
品管圈活動是將相關部門的全部工作人員進行科學的管理,協同合作的一種工作形式,具有多種特征,如獨立性、民主性、多層次等,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具有多方位掌握現狀的能力,較為公正的觀點,切實解決問題。我院本次開展的活動對于圈員積極參與有推動作用,增強了自發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圈員之間的合作、溝通能力,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圈員的工作壓力及負擔,提高工作自信心,將存在的問題從根本上徹底解決,具有較高的工作效率。
本次研究是我院以“降低門診藥房過期藥品發生率”為主題開展活動。該項活動的開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圈組成、主題選定、計劃擬定、現狀把握、目標設定、解析、真因再分析、對策擬定、對策實施與檢討、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與改進。研究顯示,所謂藥品有效期是指在規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證質量的期限,它是控制藥品質量的指標之一,過期藥品就是超出有效期的藥品。減少藥品的損耗可有效減少資源的流失、浪費以及環境污染,加大合理用藥的力度,最大限度減少差錯,全面加強相關部門管理[8]。
通過經濟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通過此次品管圈活動的益處,不但減少過期藥品報損,也減少了因為過期藥品帶來的經濟損失以及環境污染,充分體現圈員的個人價值,同時,為了確認此次品管圈的對策是否長期有效,圈員做了后期持續改進分析,結果顯示,本次品管圈對策長期有效,門診藥房過期藥品報損率可得到有效控制,值得長期開展。
這是門診藥房的第二圈活動,較第一圈技術層面上有了長足進步。大家對品管圈活動的形式和管理手法的運用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同時也發現一些新的問題,有待解決。我們圈活動僅僅局限于部門之內的活動,受限于圈能力,可以開展的活動主題有限。能解決的問題不多,能發揮作用有局限。對后期品管圈的活動有很大的制約。今后若想開展更具實際意義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品管圈活動需要多部門共同合作,需具備更高的圈能力。
[1]黃麗關,曾菁,梁曉關.品管圈在靜脈用藥配置中心的應用與成效[J].海峽藥學,2012,24(3):256-258.
[2]鄭必龍,劉俊.品管圈在改進醫院藥學服務質量中的探索和應用[J].安徽醫藥,2014,18(6):1169-1171.
[3]麻琳瑜,陳朝利,楊曉峰.醫院門診西藥房降低藥品報損率的實踐體會[J].中國藥業,2012,21(6):65-67.
[4]朱衛星,常惠禮.品管圈活動在縮短患者候藥時間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31):159-161.
[5]周宋匯.采用“品管圈”方法減少病區藥房藥品調配差錯件數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17)∶129-130.
[6]WormaldP.The agger nasi cell∶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anatomy of the frontal recess.Otolaryngol Head NecJk Surg.2011,129:497-507.
[7]梁麗梅,黃惠燕,許百虹,等.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藥房差錯件數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藥房,2012,23(25):2350-2352.
[8]徐青,曹志剛.品管圈活動在減少不合格血液標本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12):1695-1696.
R 95
B
1672-8351(2016)11-01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