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娟
傳統的試卷講評課,是以老師為中心,就題論題,泛泛而談。這樣造成的結果是老師費力不少,收效甚微。那么怎樣上好英語講評課,使學生真正做到掌握知識,并能對所學知識做到舉一反三呢?現就我在教學中的一點體會與大家共享。
一、講評課前的準備
備試卷是上好一節講評課至關重要的一步。對一張試卷的各題正答率進行統計分析,找出個體的答對的比例,對于那些正確率較高的題目可以不在課堂上講,讓學生自己找老師問,單獨輔導.對于正確率較低的題目要重點分析錯誤原因,并確定所要講的題的范圍。對于A卷機讀卡部分的客觀試題較好統計,那么對于主觀試題老師就必須認真逐題分析,工作量雖然很大,但效果卻顯著。
確定下要講的題目以后,可以適當將題目分類。如單選題可分為:非謂語動詞類,連詞類,定語從句,情態動詞類等;完形填空可分為詞義辨析類,語境類,語法類等;閱讀理解可分為細節題,主旨大意題,推理判斷題,猜測詞義題等。這樣在講解題目的時候就可以精講有重點的講,使學生懂得該類題應該怎樣去解決,掌握方法技巧,然后搜尋每年的相關類型的高考題作為鞏固練習,使學生對該類題目刻骨銘心。對完形閱讀中所出現的好的詞,句進行概括歸納,以便于學生背誦。把搜集整理得素材做成課件,這樣可以比較直觀,而且增大課容量。
二、講評課中的注意事項
(一)針對學生的考試情況進行分析。如果是自己任教兩個班級,可以將兩個班級的分數段人數進行對比,表揚進步較快的同學,這樣每次讓學生自己對成績做到心中有數,以便于確定自己前進的目標。
(二)突出重點。根據閱試卷得出的正答率,對學生出錯多的題目進行仔細講評,可以進行分類講評,這樣,有助于學生對自己的欠缺知識進行強化訓練,便于掌握,從而避免再次出現類似錯誤。
(三)舉一反三,鞏固強化。在對重點題目進行講解之后,給學生一定量的跟蹤強化練習,從而對所講解的知識進行檢測,使學生銘記于心,達到講評課的目的。
(四)多種講評方法相結合。在講評的過程中,應采用多種方法,把課上的有聲有色,避免單調乏味。在教學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1.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解決一部分題目。將重點講解內容呈現在屏幕上,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得出自己的答案板書,根據各小組的討論結果,教師對小組討論又出錯的問題進行仔細講解,并注意方法技巧的點播和引導。
2.各類題型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師講評試卷的關鍵是應把解題思路、方法、技巧教給學生,針對不同的題型特點,進行相應的解題技巧的點撥。
聽力。注重把握題干意思,仔細聽,認真答。
單項填空。指導學生理清思路,弄清題意,靠近考點考綱,注意語境的運用。
完形填空。注重理解文章大意和語境以及上下文之間的聯系。
閱讀理解。速度短文,把握大意,搞清除這篇文章屬于什么題材,題目屬于哪類題型,作者的命題意圖是什么,以便于解決問題。非常具體的試題也應提供給學生不同的應對措施。以常見的詞義猜測題為例,通常有這么幾種情況:一是利用上下文推測詞義。作者有時為闡明自己的某一觀點,往往會反復使用不同的語句加以論述,這里我們就可以從已知的句子中猜測出生詞的詞義。二是巧用關聯詞。推測關聯詞,就可以猜出詞的詞義。三是利用構詞法推測詞義。四利用常識合理猜測詞義。在講評時,必須講清楚是怎樣根據文章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判斷,從而把握作者的意圖,得出正確答案的,使學生逐漸掌握這類題目的命題特點和解是方法,提高得分率。也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當中,分析語篇中的長句、難句;分析A、B、C、D四個選項;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對那些含有draw a conclusion from, show, indicate, suggest, learn 等等的隱含信息的提示詞,更需要師生互相交流。通過師生互動、爭辯、質疑,學生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促進了英語知識的遷移和內化。
閱讀表達。注重main idea 題目的作答,并注意無論哪種提問形式,多揣摩出題人的心理,注意做題的格式。
寫作。審題一定要重視。然后根據具體內容布局謀篇,在寫作過程中盡量起草稿,注重重點句式以及詞匯的運用,注重文章的流暢性,還要注意書寫的工整。
3.講評過程中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讓學生掌握糾正錯誤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克服過去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成績。講評試卷時不要回避老師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一次考試,不僅能檢測出學生學習的成績,還能檢測出教師教學的得失。教師在分析試卷和講評試卷時,除了幫助學生糾正錯誤,也可以給學生分析試卷中由哪些題目是因為自己教學方面存在問題而導致學生出錯的,教師發現自己在教學上還需要做哪些改進。這樣做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師自己的教學水平,也有利于形成教師與學生在思想上的共鳴,從而真正地贏得學生對教師的信任。
三、講評后的工作
1.講評后要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我消化,要求學生認真分析試卷,寫出試卷分析,結合講評內容,清理記載自己的失分知識點,真正地弄懂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并在消化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出新的疑問,在與老師交流的過程中,解決這些問題。
2.選出試卷中出錯較高的問題或知識點,有意識地放在平時的講練中,或有計劃的安排在下一次考試中,通過反復強化,提高鞏固率。課后是試卷講評課的適當延伸,學生需要對試卷中暴露出的問題進一步反思、總結和拓展。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記好錯題集,指導學生課后復習相關的教材內容。學生試卷中所反映的問題大多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要讓學生在一次講評課后就完全真正掌握是不可能的。因此,每次試卷講評后教師還要做有心人,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學生消化講評內容。教師應提出要求讓學生認真訂正試卷,訂正完后,教師要及時批閱訂正情況,做好記載,并在下一次課上進行小結;可以布置有針對性、適量的作業,讓學生有反復鞏固和練習的機會,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3.落實好學困生的輔導環節。課后對學困生進行單獨談話和輔導,從而使他們徹底弄清楚沒有懂得問題,強化講評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成績。
總之,課程改革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上好一節講評課,既能使一份試卷發揮好它的教學評價功能,也能使教師和學生了解自己的教和學的不足,為今后教學指明方向,為教學的提高起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