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紅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在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中,差異化教學理念被提出。差異存在于任何階段、任何學科。老師首先要正視差異,才能夠通過教學來緩解差異,使班級中的學生能夠達到共同發展共同提升的目標。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也是祖國的希望,在小學數學中實行差異化教學,關系到學生的未來也關系到祖國的未來。本文主要結合教學的“無差異”現狀分析,為差異化教學的有效實施提供一些可參考性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差異化教學
“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毙W教學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祖國未來的發展。為了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基本特征,分層次開展教學,以達到班級中學生能夠共同進步、協同發展的效果。在仔細研究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不難發現仍舊存在著一些“無差異”的教學現狀,阻礙著差異教學的有效開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無差異”教學現狀
在長期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教學目標的影響,無法清晰地認識到差異化教學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即使學校已經將差異化教學引進教學過程中,但是由于老師沒有深入的認識,學校也沒有建立具體的考核機制,導致差異化教學在學校運行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1.教師對差異化教學的認識不足
差異化教學理念被引進教育教學系統的時間比較短,所以其對許多的教育工作者來說比較陌生,進而導致許多的教育工作者對差異教學方法不是很清楚。在老師對差異化教學理念完全陌生的時候推廣差異化教學,顯然在教學理念運用上會存在一些不足,影響差異化教學的推行。
2.學校不存在恰當的差異教學考核機制
由于差異化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很難采用恰當的方式進行評價,導致素質偏低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出現開小差等現象。差異化教學方式教學對老師的約束力偏低,使老師做的多與少沒有一個公平的機制評價,老師教學積極性也在缺乏恰當的考核機制中逐漸消退。
3.老師的職業倦怠影響差異化教學的推行
在與老師交流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有不少的老師在教學中存在職業倦怠感。有些老師認為收入偏低、有些老師認為工作太累,有些老師面臨退休的問題等,這些情況嚴重影響著老師教學積極性,導致出現職業倦怠,影響著差異化教學的開展。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差異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1.遵從學生的個性發展授課
結合教學實踐不難發現,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常常會比較關注學習好的學生,對于學困生常常會頭痛不已。這樣的情緒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導致優秀者更優秀,學困生越來越消極。為了保證教學效率,使每一名學生都可以健康的成長,老師就要改變這種教學現狀,結合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
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結合班級中的學生的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老師要有針對性的制定一些教學方案,保證每一名學生在學習中都能夠有所收獲。如,針對學習好的學生,老師可以采取一些拔高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深入的了解;針對中等學生,老師可以結合基礎知識教學,深入學生對基礎的。
在講解6的乘法口訣的時候,老師可以將題目分成三個不同種類。層層深入的設計,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第一類為基礎類:3×6=();口訣是()。5×6=();口訣是()。第二類屬于中等題目:()×6=24;()×6=30。第三類屬于提升類題目:()里面能填幾?3×6+6=()×6;6×6-6=()×6。在層層深入的引導中,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兼顧班級中所有的學生,體現差異化教學的理念。
2.結合合作教學法教學
為了保證分層教學的有效開展,老師可以對班級中的學生采用分組教學的方法教學。結合班級中學生的層次,老師可以采用組內優異互補的原則分層,保證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學生們在組內探討問題可以發現學生的基本情況,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保證學生之間能夠達到知識互補的效果。在學生們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知識得以互補,學生的思維也會得到發展;老師也可以在學生合作的過程中,發現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
3.制定良好的評價機制
為了保證小學差異化教學的有效開展,就要制定一個完善的考核機制。經過實踐不難發現,可以將評價機制分成教案檢查、授課檢查、作業檢查三個部分。
教案檢查機制。為了激發老師教學的積極性,要定期分年級開展教案檢查和授課評比。尤其是在其中和期末階段檢查老師的教學方案,分析其運用差異化教學理念的比例,以保證差異 化教學的有效推廣。
授課檢查機制,想要保證教學質量,開展教學監督是必不可少的。學校領導可以結合本校的基本情況,針對老師的授課內容開展教學檢查。在課上,經過分析老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反應做好聽課記錄,找出聽課中出現的問題,并分析出解決的策略,促進差異化教學的有效開展。
作業檢查機制。為了保證作業分層教學的有效開展,學校要定期對學生的作業情況進行檢查,不定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抽查,結合學生作業的情況對老師的教學效果開展考核。
通過結合教案檢查、授課檢查、作業檢查三個部分開展分層教學考察,將結果與老師的績效相結合,激發老師教學積極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差異化教學是對傳統教育教學方式的完善,也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創新。老師要結合自身所面對的問題,將教學中的情況深入的分析,找出學生出現差異的原因,并結合學生的情況幫助學生設計不同教學方法,從目標、過程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斗志,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姜汝亮.關注個性差異,促進學生發展——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差異教學.《新課程:小學》 ,2014.
[2]趙文靜.讓有個性的鮮花處處盛開——小學數學差異化、個性化教學的探索.《小學教學參考》,2014.
[3]金建松.尊重差異 彰顯個性 綻放光彩——小學數學課堂差異教學的實踐與思考.《基礎教育論壇:綜合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