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丹
[摘 要]本文從教學實際入手,闡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數學思維,從而更好的學習數學。
[關鍵詞]數學;教學
當今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與實際生活嚴重脫軌,許多學生雖然掌握了大量的理論知識,但是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卻屢次出錯,時間久了就會逐漸對數學失去興趣。脫離生活實際的數學教學會使學生感覺數學知識枯燥、乏味,為此教師應努力尋求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實現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
一、數學問題生活化,創建生活場景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將數學問題生活化,進而創設與學生平時生活聯系非常密切的生活化場景,能夠有效地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的進步。現實生活中到處都體現著科學知識,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教師可以創建相關的生活場景,將生活中的全部場景真實地在課堂中展現,讓學生在生活場景中學習知識。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就更加熟悉與直觀,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就很容易。
另外,教師應該注意,在教學材料的選擇方面,教師應該選擇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材料,把生活場景模擬出來,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場景中進行數學的學習,也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將難的問題變得簡單,將易混淆的問題分辨出來。例如,在進行函數教學的時候,教師就課堂的導入設計了一個生活化的場景,讓學生猜商品的價格。教師可以拿出一件商品,讓學生在1元到100元之間猜,如果學生猜50元,教師說高了,學生再在1到49元之間猜,如果學生猜20元,教師說低了,學生再在21到49之間猜,直到猜出商品的價格。在一定的范圍之內猜出商品的價格,主要是與在一定的區間內求出函數的零點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這樣就很自然地導入到新課的學習中。教師通過創建生活化的場景,充分聯系生活中的實際,有利于激發了學生學習抽象數學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運用生活化的數學作業使學生感知數學的應用
學生除了通過課堂獲取數學知識外,也可以通過數學作業來鞏固和拓展數學知識。高中數學教師在數學作業的設計和布置方面,一定要注重與生活實際的聯系,要使所布置的數學作業實踐性、目的性、針對性并重。高中數學教師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參加與數學知識聯系密切的實踐活動,在布置和設計數學作業時要以學生的已有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使學生逐漸養成自主探求數學問題的好習慣,在鞏固和拓展數學知識的同時,感知和體驗數學的實際廣泛應用和重要價值。比如,在學生學習了有關數列的知識后,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將“按揭貸款購房研究”布置為作業,使學生通過對這一作業的了解和正確認識,進而更深刻體驗到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以及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這種數學作業生活化的方式在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地使學生感知到了數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三、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把自己作為課堂的主體,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在課堂中沒有時間和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而且長期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感到枯燥、沉悶,對數學教學逐漸失去興趣,不利于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實現。生活化的數學課堂要求教師根據生活中的事例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自于實際生活,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這樣一道例題,某制造商制造并出售球型瓶裝的某種飲料,瓶子的制造成本是0.8πr2分,其中r是瓶子的半徑,單位是厘米。已知每出售1ml的飲料,制造商可獲利0.2分,且制造商能制作的瓶子的最大半徑為6cm。(1)瓶子的半徑多大時,能使每瓶飲料的利潤最大?(2)瓶子的半徑多大時,每瓶飲料的利潤最小?通過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事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情境教學模式是新課改背景下數學課堂上教師較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在課堂上以情境模擬的方式來展現復雜的數學知識,可以將其變得簡單化和趣味化,從而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
四、有效利用教材,加強生活與教學相結合
在數學教學中,教材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依據,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依據,為使數學教學實現生活化,教師應充分利用數學教材,發揮教材的作用。在以往的高中數學教材中,理論知識比較多,教學內容不僅復雜,也比較難理解,而且與實際生活相脫離,不利于生活化的教學實踐。為此,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加強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現象開展教學。例如,學習概率問題時,教師可以引用實際生活中的彩票中獎等開展教學,使學生對知識更好地理解。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教材中出現了許多實際生活的案例以及探究的內容,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部分內容,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指導學生學習數學理論知識,也可以利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有效地提升數學教學的效果。
總之,日常生活中有豐富的數學知識,我們在教學中必須積極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生活實際的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自覺地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各種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這樣,學生就能自覺地接受數學,喜歡數學,激發興趣,并且不斷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切實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