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巾婷
[摘 要]感受式教學方法是以發現學習為主的一種教學方式,應掌握的教材基本知識必須由學生自我發現,關注學生參與教學的深度。感受式教學法的應用凸顯了學生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生物;感受
一、感受式教學法的涵義
感受式教學可以從“體驗”和“感受式教學”兩方面進行理解。體驗是一項通過親自實踐獲得的心理活動,并在實踐活動中理解知識、感悟情感。包括行為體驗和內心體驗兩方面含義。感受式教學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或體驗,依靠自己的情感、直覺、悟性等進行直觀的感受、體會及感悟,進而去認識、發現與創造知識的教學形式。感受式教學模式的運用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重陶冶學生情操與升華情感,同時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綜合實踐能力。
二、感受式教學法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的運用
1.創設情境促進學生體驗與感知。老師依據教學目標創設教學情境,即是教學工作過程中的起始階段,又是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定向環節。調動學習動機是感受式學習的啟動階段,在學生參與實踐活動過程中,動機起到激活、指向、指向和強化或維持的作用。從生物與生活的結合點入手來創設情境,將抽象的生物知識融入實際的“生活化”問題情境中,使枯燥的專業知識變得形象生動,使學生理解運用起來更容易。比如可以通過“腌咸菜”或“涼拌黃瓜”等實例講解滲透作用;以捕魚期和禁漁期為例講解種群的數量變化。
2.巧設質疑促進體驗。通常來說學生會有這種心理傾向,對各種生命現象及其運動規律比較感興趣,期望通過研究分析揭示生命現象本質。要考慮學生基礎知識實際掌握情況,主動的設計出趣味性十足且帶有疑問性的問題,在教學中適時地創設懸念,經常為學生設置展示情境,在情境中給予學生一定刺激,將以往積累的知識經驗加以“活化”,通過與特定情境相聯系形成體驗。以激烈運動體驗為例,進行快速運動為何會喘息困難且心跳加快,血液內氧氣、二氧化碳及pH在運動中的變化趨勢,ATP的形成方式,運動后腰酸腿疼是怎么回事,問題教學法要十分注重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知識,進而找到“發現問題”的方法。
3.分析問題促進感悟。生物學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學生通過大量的實驗、科技活動以及研究性學習進行體驗。在體驗過程中要正確、規范地操作實驗,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認真記錄實驗數據,取得準確實驗結論,并將其運用到新知識的教學中。以講解“植物組織培養”為例,某些課外活動小組實驗失敗,教師需要發動并鼓勵學生找出原因并加以解決,各實驗小組進行分析要從實驗設備,環境條件、原料、培養時間等影響因素入手,不斷嘗試、積極改進,提高了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形成不畏艱苦、精益求精的科研品質。學生通過實驗得到的研究成果,加深了對植物組織培養過程的理解。
4.討論交流解決問題。體驗內化階段作為感受式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指的是通過教師個人工作反思、同化與順應教學方法,把親身經歷中對事物和知識的感知轉化成個人的行為或觀念。課堂教學十分關注“合作學習”這一理念,體現了現代教育思想。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的體驗得到內化,理解更加到位,使問題得以解決。課堂上教師要營造寬松和諧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使師生雙方的關系建立在相互對話共同參與的基礎上,在對知識的理解達到一定深度的前提下,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大膽求異;引導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針對其他學生的感悟,表達不同意見和見解,并從別人言論中獲得啟示,形成新理念、新觀點,通過合作互動解決存在的問題。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可以互相釋疑解難,大膽辯論,對于研究的對象或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分析、比較、聯想與總結,進而通過討論交流鞏固認知,使問題得到解決,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進步。
5.即時評價適宜拓展。在課堂中讓學生得到成功體驗,形成正效應,可有效提高自信心,激發求知興趣、增強學習自覺性,使學生積極解決問題、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增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巧妙創設情境與體驗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學生得到個體體驗,并在此基礎上積極參與,給每位學生以成功的機會。老師應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積極回答問題,勇于表達個人見解,對學生獲得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鼓勵與表揚,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快樂學習。
三、感受式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1.從現實生活中獲取教學資源。老師應從現實生活中選取教學素材。在課堂學習中,讓學生從學習要求和個體體驗出發,主動去發現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最大限度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還可以使學生在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能夠運用所學知識來解釋或解決。
2.加強活動促進學生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感受式教學法,要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個體體驗、個體培養及個體優化。
3.營造超越傳統的課堂。感受式教學重視把學生的生活世界、個人知識看成重要的課程資源,使學生從生活走向課堂,從課堂走向社會。教師應重視創造學生同社會、地區、自然、文化接觸的機會,讓學生對有價值的和美好的事物有切身的感受。
四、結語
感受式教學關鍵是把教學內容與實踐緊密聯系起來,使知與行達到統一,通過開展一系列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有所發現,不斷充實逐步提高。讓學生學到能夠實際應用的知識,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