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娟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推進,如何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進行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師亟需認真思考的問題。高中階段的數學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更要讓學生學會運用知識分析并解決問題,而能夠達到此目的唯有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那么,如何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本人結合近些年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有效性;教學
高中數學課程作為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全國掀起了新一輪的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而數學教學改革,不僅是要在教科書上進行改進,而且還要在教育理念、教學策略等方式進行革新。怎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確保教學質量,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學到更多知識,并用于生活實踐中,是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的目標。加強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學效果,是高中數學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問題分析
1.學生對高中數學的學習缺乏興趣與熱情
高中數學是抽象性較強的一門學科,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大多數高中生學習感到困難,易喪失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使得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大打折扣。
2.課堂教學缺乏師生教學互動,無法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失去了“話語權”。造成了學生對教師及課本的過分依賴,沒有自己的獨立思維,沒有養成主動、積極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不到提升,思維得不到激發,課堂教學效率無疑是低下的。
3.采用統一的教學模式,難以保證教學質量
據調查統計,大部分地區的高中數學教學都采用統一的教材、統一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群體的差異性。一方面不利于調動和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不能很好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造成了部分學生“吃不飽”,部分學生“消化不了”的現象,進一步拉大了學生之間的差距,難以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從而影響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高中數學有效教學優化策略
1.首先,要注重學生學習情感的有效性
學生的學習情感在學生的學習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數學的學習應該以探索精神為核心,形成一個全方位的立體層次:從知識層面、精神層面、觀念層面進行思考。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平等的交流關系,要用自己的情感來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中學習生活。教師要及時注意學生的情感變化,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對學生的進步要做到及時贊揚與認可,增進學生的自信心,對于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要及時給予解答與幫助,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2.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學中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從旁協助。高中數學因為邏輯性比較強,學習難度較大,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積極地鼓勵學生舉一反三,把一個知識點不斷延伸到其他的知識點,提出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題目:求函數f(x)=2sinx-3cosx+1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先讓學生試著在解題過程中采用多種不同的思路分析:(1)考慮變量代換的思想,將題目轉化為有理分式函數進行求解;(2)引入三角函數的有界性,進行三角函數運算化簡進行求解;(3)采用數形結合思想,將題目轉化為幾何圖形所代表的直觀意義進行求解。如此,雖然只是一個題目,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深入思考,變換思維方式,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解答,深化了數學模塊之間的聯系,更重要的是通過不同的解題思路,克服了學生的思維定式,拓寬了視野,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3.現代教學技術與高中教學整合策略
隨著國家對教育逐步重視以及教育行業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也逐漸的運用到了課堂教學中,較之傳統的課堂教學,多媒體可以提供聲音動畫等多種信息,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能使抽象的概念、復雜的公式形象化。高中數學中的概念、定理很多,而這些內容往往很抽象,學生學起來很枯燥、沒興趣難以接受,如果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比如使用多媒體動畫,就可以把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這些概念、定理。如:通過投影,可以將物體點、線、面之間的關系表現的生動形象,從而有助于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發展。例如:在進行《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教學中,投影圖將日常生活中的線、面垂直現象生動展示,接著每一個定理的推出都是由學生自主做實驗歸納總結出來的。這樣就加深了學生對定理的理解,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這節課收到了非常顯著的效果,學生積極性很高,配合也非常默契,課堂氣氛也很活躍。
4.實施分層教學
課堂中教師只有一個,而學生則少的四五十,多的有七八十個。這么多學生學習起來沒有差異是不科學的。教師若不顧學生差異,課堂教學沒有層次,這樣的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肯定不高,所以高中數學教師的授課一定要有針對性。我在課堂中,將知識的重難點都給學生講清楚。所以,我并不總是要求學生都百分之百的認真。依據學生的不同程度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讓后進生有能夠學得懂的,讓優等生能夠吃得飽,各取所需。當然,實際操作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有矛盾的時候,甚至是不可調和。這時候教師要堅持的原則就是為了大多數學生能學好數學。教師同樣要注意班級學生內部的幫扶,比較有效的辦法是召集班上數學成績比較好的十來個學生組成數學學習興趣小組,將他們每個同學與一個后進同學結一個學習對子,并不時對學習對子進行評比。這樣就能夠很好地調動起全班的學習熱情,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浪潮。通過這種活動的開展,優等生能體會成功的樂趣,后進生能感受到同學的關懷,而教師則能四兩撥千斤,巧妙地提高全班的數學學習效率。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更好地上好每堂課,使課堂更加有效,我們要力爭在各個環節做到最好,使的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容易接受,讓課堂達到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 郭占良. 淺談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2(5).
[2] 汪佳玲. 淺談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3).
[3] 李艷.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