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淑琴
(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30)
PDCA循環(huán)結合精細化培訓在內分泌科臨床護理帶教中應用的效果
賈淑琴
(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30)
目的 探討PDCA循環(huán)結合精細化培訓在內分泌科臨床護理帶教中應用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我院156名護理實習生,隨機分為結合組和對照組,各78名。在內分泌科臨床護理帶教中,對照組采用精細化培訓,結合組采用PDCA循環(huán)結合精細化培訓,比較兩組帶教后的護生能力、帶教教師工作評價、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及住院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 結合組帶教后的臨床操作能力、護理溝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得分和總分,以及對帶教教師在臨床經驗、護理文書書寫、綜合素質、授課水平、實地教學、帶教態(tài)度、嚴格要求、操作示范、愛護學生、責任心等方面的評價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合組在護理中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23.60%,低于對照組的76.40%(P<0.05);結合組護理滿意度為98.00%,高于對照組的87.00%(P<0.05)。結論 PDCA循環(huán)結合精細化培訓應用于內分泌科臨床護理帶教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臨床護理帶教;PDCA循環(huán);精細化培訓;帶教效果;護理滿意度
臨床護理帶教是護生向護士轉變的必經階段,帶教效果既影響護生在以后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態(tài)度和能力,又影響實習醫(yī)院護理服務的整體質量,其在當前優(yōu)質護理人才培養(yǎng)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精細化培訓是建立在常規(guī)培訓管理基礎上,將常規(guī)培訓管理不斷深入的一種新理念[1],運用有效管理方法將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到精、細、準,以最大限度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PDCA循環(huán),又稱“戴明環(huán)”,是由美國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提出,包括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和處理(Act)。PDCA循環(huán)理論最初應用于企業(yè)管理,效果較顯著,是國際管理界公認的一種有效管理方法[2,3],適用于所有管理領域,同樣也適用于各級醫(yī)院醫(yī)療管理及護士工作。為探討PDCA循環(huán)結合精細化培訓在內分泌科臨床護理帶教中應用的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156名護理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告如下。
1.1對象
選取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我院156名護理實習生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結合組和對照組,各78名。其中結合組女75名,男3名;年齡20~24歲,平均(22.43± 0.58)歲;學歷本科50名,專科25名,中專3名。對照組女74名,男4名;年齡21~24歲,平均(22.65±0.51)歲;學歷本科48名,專科26名,中專4名。兩組性別、年齡、學歷等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內分泌科臨床護理帶教中,對照組采用精細化培訓,結合組采用PDCA循環(huán)結合精細化培訓,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1.2.1精細化培訓(1)帶教前,對我院所有帶教教師進行系統(tǒng)的精細化專題培訓,將精細化培訓理念真正融入即將開始的帶教工作中,提高其帶教能力,并高效管理臨床實習護生;(2)不斷完善精細化培訓體系,各個管理層都應明確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并全面落實精細管理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為實習護生的臨床操作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3)定期對帶教教師的工作進行考核并評定,實施獎懲機制,鼓勵帶教教師全身心投入帶教工作中;(4)帶教教師在開展內分泌科具體帶教工作時,準確把握內分泌科帶教的重、難點,并根據(jù)實習護生對內分泌科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實際操作,客觀評價其實際情況,制訂出具體帶教計劃,并將計劃落實到具體臨床護理帶教工作中。
1.2.2PDCA循環(huán)(1)計劃階段(Plan)。內分泌科室經民主測評,結合臨床護理帶教能力,確定帶教教師并對其進行帶教前培訓。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模式加強帶教教師間的教學交流,討論后統(tǒng)一制訂帶教方案。在護生進入內分泌科室后,由帶教組長組織召開護生動員會,簡單介紹內分泌科室情況,再由帶教教師說明帶教計劃、內容、方案及帶教預期效果,然后讓護生自由提問,幫助其快速熟悉科室環(huán)境,并實行師生間雙向選擇制度。(2)實施階段(Do)。在內分泌科臨床帶教中,帶教教師規(guī)范演示內分泌科室靜脈輸液、生命體征測量、霧化吸入、口腔護理等常見護理操作。在演示中帶教教師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鼓勵護生在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下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增強觀察力和判斷力,培養(yǎng)護生深入探索問題能力。(3)檢查階段(Check)。參照制定的護生臨床護理操作要求及評分標準,對護生護理質量進行評定。將隨機抽查與定期檢查相結合,帶教教師隨機抽查,護理管理小組定期(每周一次)檢查。(4)處理階段(Act)。根據(jù)護生臨床護理工作定期反饋情況,對效果較好的管理措施繼續(xù)應用,將發(fā)現(xiàn)的護理問題納入下一個PDCA循環(huán),針對其召開會議,討論整改措施并落實到臨床實際護理工作中。結合實習護生反饋意見,經討論后得出結果,調整并制訂出針對性方案及下一輪帶教管理措施。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帶教后的護生能力、帶教教師工作評價、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及住院患者護理滿意度。
1.4指標評定
護生能力評定參照由周厚秀等編寫的護生臨床能力評價指標體系[4],并根據(jù)護生實習的預期目標,采用我院自擬的較客觀的臨床護理測試評定,包括臨床操作能力(0~60分)、護理溝通能力(0~20分)、健康教育能力(0~20分)。分值0~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護生能力越強。
帶教教師工作評價采用問卷調查形式由護生進行評價,調查內容包括帶教教師臨床經驗、護理文書書寫、綜合素質、授課水平、實地教學、帶教態(tài)度、嚴格要求、操作示范、愛護學生、責任心10項,每項分值0~10分,總分值100分,評分越高表明帶教效果越好。
護理滿意度參照住院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量表[5],選取100例住院患者,統(tǒng)一完成對護生護理滿意度的測評。包括護生工作能力、服務態(tài)度、健康教育、住院區(qū)管理、溝通與關愛等20個條目,每條目分值1~5分,滿分100分,90分及以上為很滿意,80~89分為較滿意,50~79分為尚可,5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為很滿意、較滿意和尚可在各組中所占比例。
護理中護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不良事件發(fā)生數(shù)在醫(yī)院護理總不良事件中所占比例。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8.0軟件行統(tǒng)計學處理。帶教教師教學工作評定結果為計數(shù)資料,用(x±s)描述,采用t檢驗。護理滿意度和護理中護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均為計數(shù)數(shù)據(jù),采用χ2檢驗。等級比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表示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2.1帶教后兩組護生各方面能力測評情況
結合組帶教后的臨床操作能力、護理溝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得分和總分等評定結果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見表1。
表1 帶教后兩組護生各項能力測評情況比較(x±s,分)
2.2帶教后兩組護生對帶教教師各方面的評價情況
帶教后結合組對帶教教師在臨床經驗、護理文書書寫、綜合素質、授課水平、實地教學、帶教態(tài)度、嚴格要求、操作示范、愛護學生、責任心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見表2。
2.3護理中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在兩組護生帶教期間,共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89件,結合組發(fā)生21件,發(fā)生率為23.60%,對照組發(fā)生68件,發(fā)生率為76.40%,結合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2.4住院患者護理滿意度
在100例住院患者中,對結合組工作很滿意的31例,較滿意的42例,尚可的25例,不滿意的2例,護理滿意度為98.00%。對對照組工作很滿意的25例,較滿意的31例,尚可的31例,不滿意的13例,護理滿意度為87.00%。結合組住院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χ2=7.273,P=0.007)。
表2 帶教后兩組對帶教教師各方面評價情況比較(x±s,分)
在護生臨床帶教中,帶教教師發(fā)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其帶教質量直接影響到護生以后的工作態(tài)度和臨床護理工作能力,采用有效的臨床帶教模式尤為關鍵。相關研究指出[6~8],臨床護生的精細化培訓是根據(jù)臨床帶教教師制定的預期目標,根據(jù)計劃、協(xié)調、組織、控制并指導臨床帶教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有效提高帶教質量和護生臨床工作能力。然而,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護生能力各方面評分及對帶教教師各方面的評價均較低,住院患者護理滿意度較低,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高,表明精細化培訓的效果并未達到理想狀態(tài),在臨床帶教工作中不斷探討有效的培訓方案是相關專家及學者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PDCA循環(huán)是一種科學化、標準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9],各方面工作質量問題的發(fā)現(xiàn)和改進利于監(jiān)控與管理,并要求臨床帶教教師對護生的每一項培訓工作做到有目標、有計劃、有評價、有措施、有反饋這“五有”循環(huán)操作[10],以不斷提高護生各項臨床工作能力,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國內外相關學者研究表明[11~13],PDCA循環(huán)應用于臨床護理帶教,通過對臨床護理帶教問題的全面深入分析,討論并制訂問題解決措施;合理設置課程,將臨床護理工作分配給護生并量化完成,盡量避免因臨床護理工作安排不合理而引發(fā)的護理不良事件;通過在處理階段鞏固和延續(xù)對臨床護生的培訓成果,可顯著提高護生各方面能力及對帶教教師的滿意度,減少護理不良事件,提高住院患者滿意度。
在內分泌科臨床護理帶教中,將PDCA循環(huán)和精細化培訓有效結合的方式貫徹始終,可顯著提高護生能力[14]。本研究結果顯示,帶教后結合組臨床操作能力、護理溝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評分和總分以及對帶教教師在臨床經驗、護理文書書寫、綜合素質、授課水平、實地教學、帶教態(tài)度、嚴格要求、操作示范、愛護學生、責任心方面的評分均較高,且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低,住院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與上述研究基本一致。表明PDCA循環(huán)結合精細化培訓在內分泌科臨床護理帶教中應用效果較好,能顯著提升護生各項臨床護理操作能力和帶教質量,具有良好應用價值,值得在內分泌科臨床護理帶教中推廣。
[1]宗慧燕,黃亞琴,何紅晨,等.康復治療專業(yè)臨床實習帶教精細化管理模式探索[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22(3):361-364.
[2]黃麗群,岑瑜.PDCA管理理論模式促進實習護生職業(yè)防護行為的效果評價[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4):2102-2104.
[3]Meehan C D,Silvestri A,Street E D.Improving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in a hospital setting using the PDCA approach.Plan,do,check,act cycle[J].Nurs Care Qual,2013,7(4):56-63.
[4]周厚秀,朱京慈.護理本科生臨床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9):4-7.
[5]馮志英,王建榮,張黎明,等.住院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量表的研制[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63-66.
[6]陳辛華.精細化管理在臨床護理實習生帶教中的運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5):123-124.
[7]龐菁春,樊靜.精細化管理模式在臨床護生帶教中的應用策略[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4):277-279.
[8]曹艷,魯麗萍,王剛琴,等.在臨床護理實習生帶教中精細化管理的應用效果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5,33(22):133-134.
[9]魏道儒,趙俊文.PDCA循環(huán)標準化教學模式在護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1):24-25.
[10]張紅艷,李紅波.PDCA在臨床教學中對護理臨床帶教老師有效性的影響[J].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12,44(6):470-471.
[11]Ueda A,Saito T,Ueda M,et al.Introduction and PDCA-Management of a Liaison-Clinical Pathway with Cancer Patients after a Curative Operation[J].Gan To Kagaku Ryoho,2015,42(10):1197-1201.
[12]周文娟.PDCA循環(huán)管理模式在臨床實習帶教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36(13):1989-1990.
[13]Vogel P A,Vassilev G,Kruse B,et al.PDCA cyclus an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onference as a basic tool for reduction of wound infection in colorectal surgery,Zentralbl Chir,2010,135(4):323-329.
[14]于玲玲.PDCA循環(huán)法在臨床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7):933-934.
G424.1
B
1671-1246(2016)21-00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