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區春播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近年來,春播小麥在唐山地區發展較快,以豐潤、玉田為重點的春播小麥面積已達到13萬畝以上,一般畝產在375 kg左右,高產地塊畝產可達到400~450 kg。由于春播小麥具有高產、節水、優質的特點,在水資源短缺,節水農業越來越引起重視的大氣候下,將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在幾年的春播小麥生產實踐中,摸索出了比較完整的高產栽培技術。
選擇地勢平坦、有水澆條件的地塊,在冬前進行深耕整地。結合整地,每畝施入有機肥2 000~3 000 kg,肥土混合均勻。整地達到深耕深翻、耕透耙透、無明暗坷垃、地面平整、上虛下實的標準。
適合唐山地區種植的春播小麥品種有“遼春18”、“遼春23”、“津強6號”等優質品種,種子質量要達到純度99%、凈度98%、發芽率85%以上。播種前,用“適麥丹”拌種,每100 kg麥種用“適麥丹”200 ml,兌水2~3 kg,攪拌均勻,晾干后播種。
當日平均氣溫達到2℃~4℃,夜間有凍,白天土壤化凍6~7 cm時播種比較適宜。以豐潤區為例,一般3月5~10日為最佳播種期。播種時每畝底施復合肥(氮、磷、鉀各15%)40~50 kg、硫酸鋅肥1.5 kg,可以在播種前撒施地面,也可以用播種機隨播種一起施入。春播小麥以主莖成穗為主,大田生產畝穗數要達到45萬個左右,播種量一般掌握在20 kg,播種深度以3 cm為宜。播種后澆蒙頭水,保證出苗期間土壤墑情,實現一播全苗。
在春播小麥的管理中,化控防倒伏是一項關鍵的技術措施,在麥苗拔節前期,主莖生長到4~5片葉時,每畝用10%的多效唑可濕性粉劑40 g兌水50 kg噴霧;或用烯效唑30~40 mg/kg的水溶液50 kg噴霧,可有效的控制基部節間的伸長,防止倒伏。化學除草以春生闊葉雜草為重點,可用苯磺隆20 g兌水50 kg噴霧;也可用2,4-滴丁酯40 ml兌水50 kg噴霧,要特別注意防止藥液漂移對周邊蔬菜產生藥害。噴藥時一定要均勻噴灑,做到不丟、不漏、不重。
適當推遲第一水時間,躲過拔節期澆水,一般推遲到第6片葉時澆第一水,并隨水每畝追施尿素15~20 kg。在春小麥生長的后期,即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耗水量最大的時期,特別強調要澆好灌漿水,根據氣候情況,選擇無風的晴好天氣,澆好灌漿水1~2次;后期如出現麥苗脫肥現象,可進行葉面噴肥,噴施0.3%~0.4%的磷酸二氫鉀溶液60 kg。這樣既能滿足后期灌漿對水肥的需求,又能減輕干熱風的危害,增加千粒重,提高產量。
春播小麥主要防治的病蟲害是白粉病和蚜蟲。防治小麥白粉病,在藥劑拌種的基礎上,當病葉率達到10%以上時噴藥防治,每畝用20%的粉銹寧50 g兌水50 kg,全田噴霧。當百株蚜量達到500頭,瓢、蚜比超過1∶80時要及時噴藥防治,每畝用20%吡蟲啉10 g兌水50 kg全田噴霧。葉面噴霧防治小麥病蟲害,一定要上下噴透,保證防治效果。
隨著小麥的逐漸成熟,麥粒變黃、含水量下降,當小麥籽粒達到蠟熟后期時要及時收獲。
064000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農業畜牧水產局王慶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