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金熙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健全,我國的幼兒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以幼兒健康領域為中心的幼兒園健康主題活動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文立足于實際,對我國的幼兒園健康主題活動的開展方法和策略進行簡要的探究。
【關鍵字】幼兒園 健康 主題活動 方法策略
0 前言
幼兒園的健康主題活動是一種新型的健康教育方式,這一教學的方式以幼兒的健康領域為研究核心,旨在通過科學的方法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通過較為自然的方式強化幼兒對外界環境的感知。在活動的同時幫助幼兒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因此這一領域的研究將直接影響幼兒今后的成長,這對我國的幼兒教育的發展至關重要。
1 幼兒園健康主題活動開展的必要性
幼兒在成長階段需要不斷的從外界環境學習必要的技能,因此成長環境的變化將直接影響幼兒在身心方面的發展方向。幼兒園健康主題活動的開展便是以正確引導幼兒進行健康成長為核心,通過科學的方式為幼兒的發展提供好的成長環境,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因此在幼兒教育中開展健康主題活動對于幼兒健康成長十分必要。
而從社會的角度來講,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環境的變化更加的復雜,社會關系的處理難度也日益加深,這使得社會環境難以為幼兒提供科學合理的成長空間,幼兒在在成長階段學習的必要技能大多來自家庭父母與幼兒園,這導致幼兒園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漸上升,幼兒園逐漸成為幼兒學習成長的主要場所。因此通過健康主題活動的方式幫助幼兒進行學習和成長成為幼兒園的必要工作之一。
影響幼兒健康成長的因素有很多,幼兒園作為一個較為正規專業的教育機構可以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幼兒園是幼兒較為密集的區域,因此在以幼兒園中孩子可以看做一個小的社會群體,他們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必要的交往技能。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幼兒進行行為的矯正,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健康主題活動的開展可以極大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并在活動的過程中提升其學習的效率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 幼兒園健康主題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健康教育活動在我國的幼兒教學中的還處在不斷的摸索階段,因此活動的實施中還存在很多不足,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進行改正。目前幼兒園健康活動的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只要有兩點。
2.1幼兒園教師對健康主題活動的認識不足
受到我國教育體制的影響,很多幼兒園教師對幼兒教育的理解存在缺陷不夠全面。很多教師錯誤的將知識技能的教學當做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必要過程,并不重視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的模式較為死板。教師錯誤的將知識技能的教學當做了幼兒教學的全部,忽視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幼兒教學逐漸向多元化系統化發展,因此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對健康教育進行更加細致全面的理解,不斷提升幼兒教育的實效性,通過科學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主題活動提升幼兒的適應能力。教師不僅要注重幼兒生理方面的健康成長做好保護工作,還要通過組織活動聊天講故事的方式促進其精神方面的成長。
2.1不注重幼兒的心理健康成長
很多幼兒園教師錯誤的將幼兒的健康成長等同于幼兒的生理健康成長,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幼兒園是孩子較為集中的場所,對于每個孩子來說幼兒園是他們第一次進行集體活動地方也是學習知識的地方,集體活動是他們第一次認識到個體在集體中發揮的作用。他們在融入集體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給他們的心理帶來負擔。而很多教師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忽略了日常教學過程中心理健康的輔導。這使得他們在幼兒園中頻繁的出現心理問題,阻礙了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3 幼兒園健康主題活動開展策略
幼兒期是人的身心終身發展的奠基時期,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兒童態度萌芽、獲得早期經驗,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期。因此針對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提出幼兒健康主題活動實施計劃,旨在通過科學的方法以健身益心,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為終極目標,在設計、選擇、確立幼兒園健康教育內容、方法、途徑和評價標準時,始終兼顧幼兒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和諧發展。
3.1以身心和諧發展為目標,健身活動與益心活動并重
教師在活動的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將益心活動融入到健身活動中,健身活動是幼兒園主要的活動形式,這也是幼兒思想最為活躍的時間,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將益心教學融入到健身活動中,從而實現健康與心理教學有機結合的目標。
在幼兒教學中教師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培養幼兒的生活習慣。幼兒的認知能力、行為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對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的理解極為膚淺,易受社會環境的影響,這些無疑是幼兒園健康教育的難點。然而,幼兒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喜歡模仿,態度和行為的可塑性大,容易形成習慣和動力定型,這為幼兒園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契機。教師應當利用這一點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生活習慣的培養,例如在進行健康常識的教學時應當將采用健身活動的方式,由于幼兒對動作的理解能力較強,可以采用實踐活動的方式幫助幼兒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并通過幼兒主體一日生活活動讓幼兒習慣這樣的生活形成動力定型,從而使其終身受益。
3.2利用環境組織健康主題活動
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社會經驗和知識儲備不足,但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因此教師應當充分的利用環境組織活動,通過較為直觀具體的方式教授幼兒必要的生活技能培養其良好的生活習慣。而進行活動的基礎是教師和幼兒園對于自身環境的把控,例如在幼兒園組織“愛家鄉,環境美”“我是健康小衛士”等社會活動,并將健康主題和社會生活習慣融入到活動中,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同時幼兒園應當積極的整合自身的資源,采用與社區和家庭合作的方式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并積極的將健康主題活動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實現教育身心的目的。同時這樣的方式也可以極大的豐富健康主題活動的內容,為健康主題活動提供更多資源,使幼兒教育工作真正的深入家庭深入社會,提升健康教育活動的整體性。
4 結語
隨著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幼兒教育逐漸向專業化發展。幼兒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視程度正不斷上升,而開展健康主題活動是實行健康教育的關鍵。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的轉變自身的教育思路和方法,積極的探索實行健康教育活動的方法,并努力尋求合作整合資源,提升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申毅;王緯虹;潘維維;梁平;錢珊.幼兒園健康教育原則初探[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14(10)
[2]陳小紅.淺談開展幼兒園健康主題活動的方法與策略[J].新課程(上)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