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忠
【摘要】體驗學習是素質教育大背景下產生的教育新方式,它充分展現了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在體驗學習的教學中,要求教師一定要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進程,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創造,在創造中發展。新課改正在全國上下轟轟烈烈的開展,它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的編排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活動,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那么“體驗”是一種常用的啟發方式。體驗一出,學生就要動腦、動口和動手,能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現,以嘗到思維飛躍之果。
一 、體驗學習的認識
體驗是指“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是人類的一 種心理感受,是帶有主觀經驗和感情色彩的認識,與個人的經歷有著密切的關系。數學學習中的體驗是指學生個體在數學活動中,通過行為、認知和情感的參與,獲得對數學事實與經驗的理性認知和情感態度。因此,體驗具有以下特點:
1、體驗是對學習個體的重視。包括個體的各種生活經驗、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情感態度。因為真正有價值的學習是以學生個體經驗為基礎的,是學生對知識主動建構的過程,更是使學生整個精神世界發生變化的過程。
2、體驗是學習個體在數學活動中的行為、認知與情感的整體參與。數學課堂上的行為具體表現為:看一看、摸一 摸、擺一 擺、拆一 拆、拼一 拼、折一 折、剪一 剪、畫一 畫等各種形式的感官活動。體驗除了感官活動,還需要猜測、類比、分析、驗證、歸納、推理等各種思維活動。
3、體驗中的數學活動包括合作與交流。這是因為數學建構活動有其社會性質,也就是說,“個人創造的數學必須取決于數學共同體的‘裁決,只有為數學共同體所一 致接受的數學概念、方法、問題等,才能真正成為數學的成分。”因此,個體的經驗要與同伴和教師交流與分享,才能達到共同建構的目的。
二、體驗學習的實施
(一 )提供“生活化”的學習材料,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
1、課上開放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體驗。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學教育與生活教育的融合。因此,數學內容必須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絕大多數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在教學中,教師只要把教材與現實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就能使學生體會到數學離不開生活,體會到數學的用途。才能很好地把數學與生活掛上鉤,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并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減少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和枯燥感。這對于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濃厚興趣、探索意識、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如我在教學“加減法速算”時,是這樣引入的,首先由電腦出示3箱蘋果,其中2箱每箱100個,另有一 個箱子里有47個,讓學生從中取出199個,鼓勵學生自由地思考“取”的方法。甲生:先拿47個,再拿100個,最后再從100個的一 箱中取出52個,這樣就取出199個;乙生:我先取100個,再從另一 箱中取99個,共取出199個;丙生:我先取出兩箱是200個,再拿出1個放回47個的那個箱子,這樣就取出199個。師:如果讓你來取出這199個蘋果,你會用哪種方法?為什么?結合不同取法的交流,電腦進行取蘋果過程的演示,使學生直觀而又深刻地體會到,先取2箱再放回1個的取法最簡便。由于所設計的問題情景,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景中的問題是開放的且能向學生提出智力挑戰,所以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思維一 下子被激活了。大家憑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多角度地進行思考,成功地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中,隱含著“多加要減”“多減要加”的思想方法,為學生主動探究加減法速算的算理提供了鮮活的生活原型。
(二)提供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
1、提供“玩”的機會,讓學生在玩耍中體驗。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促進人們素質、個性發展的最主要途徑是人們的實踐活動,而“玩”正是兒童這一 年齡階段特有的實踐活動形式。在教學中,可以把課本中的一 些新授知識轉化成“玩耍”活動,創造這樣的氛圍以適應和滿足兒童的天性。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我拿著36本書讓學生按第一 小組分得這些書的1/3,第二小組分得這些書的2/6,第三小組分得這些書的3/9,進行分書游戲。學生從爭論這樣分不合理,到結果每組分得的書一樣多,從中體驗分數的基本性質。
通過把課本中的新授知識轉換成“玩耍”活動,不僅使學生心情自然愉快、厭學情緒消失,而且還能從“玩耍”中自覺地探求有關知識、方法和技能,使“玩”向有收益、有選擇、有節制、有創造的方面轉化,所以會玩的過程也是一個體驗學習的過程。
2、提供“做”的機會,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
“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操作,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也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因此,多讓學生動手操作,創造一 個愉悅的學習氛圍,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體驗學習的一 種方式
三、對“體驗學習”課堂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
1、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學習和理解數學,聯系生活,使學生明白,數學是有用的,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促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生活問題。
2、加強合作交流,重視應用,從而促進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在學習中體驗,留給學生充分發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思維得到鍛煉,情感得到體驗,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
總之,體驗學習是在素質教育大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教育思想,它充分展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中,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創造,在創造中發展。重視學生富有個性的思維表現,促進學生間的思維交流與合作,引導學生在判斷中思維,努力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