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素蘭
【摘要】活動教學是進行經典閱讀的支點,實施活動性策略是實現經典閱讀的重要途徑。活動性策略在經典閱讀中運用可以增強學生閱讀興趣。
【關鍵詞】經典閱讀 興趣激發 活動性策略
美國教育家杜威指出:教學應從學生的經驗和活動出發, 并采用與兒童在校外從事游戲活動類似的形式,讓學生在游戲或活動中學習,才能最大限度地觸發其學習動機,激發其學習興趣。
經典閱讀是從課內延展到課外的閱讀活動。它更多需要學生在課外自主完成。如何使學生獲得長期堅持閱讀的力量,使經典閱讀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那就是建構促進學生進行經典閱讀的活動策略。
活動性策略是指充分挖掘教學中的活動因素,創設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參與的課內外開放的發展環境,使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主動參與、主動思考、積極探索。
活動教學是進行經典閱讀的支點,實施活動性策略是實現經典閱讀的重要途徑。具體實施如下:
一、創設學生自主閱讀的環境
在教室角落設立圖書角, 建立經典閱讀區。圖書角是學生自主閱讀的主要環境,對學生閱讀行為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根據學生年段特點選擇良好的閱讀材料存放在圖書角,以敞開的形式向學生開放。圖書投放時,把圖書分門別類,做上標簽,便于學生自由取放。可設置圖畫、文學、科學、歷史等。為保證學生對圖書的興趣,也可由學生自主約定分類,自主管理,或者定期修改分類,定期更換管理模式與管理人員。圖書角的書需要定時更換,并做到班級流動。還可讓學生自己帶書到圖書角,和同學交換看,讓學生接觸到更多不同題材、不同類型的讀物。
二、舉辦多形式參與的閱讀活動
1、經常開展班級讀書交流會
為了給學生創設更加愉快、和諧的閱讀環境,讓他們體會經典閱讀帶來的成功和幸福,可定期舉行經典閱讀讀書交流會。讀書會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如:我喜歡的圖書介紹、我喜歡的經典篇章或段落誦讀、夸一夸我喜歡的文學人物、寫一寫我的經典閱讀感受、曬一曬我的經典閱讀筆記、畫一畫我喜歡的經典文學形象、展一展我的閱讀摘要和手抄報、講一講我的閱讀故事等。在這些交流活動中,學生能無拘無束地分享閱讀感受和收獲,既充分鍛煉了他們收集整理資料、選擇信息的能力,又進行了口語表達和語言積累訓練,大大激發了他們通過經典閱讀獲得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2、定期進行班級經典閱讀成果展示會
為擴大班級閱讀成果的影響,可把班級閱讀成果展示擴大到學校,舉辦學校讀書節活動展示、學校詩歌朗誦會、情景劇展演、讀書故事會、讀書演講會、主題讀書展播等。如:春天來了,舉辦“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主題讀書會,引領學生讀一讀春天的古詩,背一背描寫春天的文章,畫一畫春天的圖畫,唱一唱春天的歌曲,看誰讀得最多,畫得最好,唱得最動聽;國慶節到了,開展“致祖國母親”向祖國媽媽生日獻禮活動,引導學生頌讀歌頌祖國的詩歌、散文。
在多樣的閱讀展示活動中,既積累了經典,又進行了情感熏陶,營建了良好的閱讀氛圍,促進了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形成。
3、經常開展經典閱讀成果評價和激勵
小學生年齡小,一項活動開展久了,容易產生興趣疲勞。為不斷激發學生經典閱讀興趣,結合閱讀活動,積極進行閱讀評價和激勵就顯得非常重要。可在校或班級范圍經常舉行“閱讀之星”“優秀書蟲”“誦讀大王”“最佳讀書卡”“最佳讀書筆記”“最佳讀書小報”等評比活動,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自覺閱讀的習慣。
三、構建閱讀活動指導策略
在進行經典閱讀的過程里,給學生的閱讀活動以方法的指導,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閱讀檔案,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使學生保持閱讀興趣的重要一環。具體要做到:
1、幫助學生制定閱讀計劃。
讓學生各自在日記里制定讀書的計劃,要求學生遵守并長期堅持下去,讓閱讀成為學生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讓孩子學會自己安排自己的閱讀活動,使孩子走向屬于自己的自主閱讀。
2、指導學生選擇經典讀物。
蘇霍姆林斯基說:“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是教育者極重要的任務。”
針對各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們可以向學生推薦合適的經典。
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不多,可以推薦閱讀注音版的讀物,要求學生遇到自己不認識的字要會使用工具書(查字典)。同時,以孩子的興趣為中心,選擇能引起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的童話、 傳說、 寓言 、兒歌等單品集結的經典。
中年級的學生,可以開始閱讀整本的兒童讀物。到高年級就可以推薦一些經典短篇小說,經典長篇小說,經典詩歌,經典散文,經典雜志等。
3、指導學生閱讀經典的方法。
好的方法和活動是閱讀能夠長期堅持下去的源動力。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經典閱讀時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1)摘要式閱讀
引導學生讀書時先略讀,后精讀。 先看封面的書名,再看內容提要、目錄等,然后逐頁讀完,不懂的地方可以作上記號,然后在閱讀檔案本里把閱讀過的短篇經典作品中的好詞好句,好的描寫段落用自己的摘抄本抄錄下來,定期進行展覽、評比、表彰。
(2)歸納式閱讀
對于整本的經典作品,讓學生在檔案本里以:故事梗概(或主要內容)、情節提綱(或篇章主題)、人物形象(或描述對象)、我感興趣的人物(或內容對象)、打動(或吸引)我的地方與原因等板塊,對文本內容加以歸納梳理,既加深了閱讀的印象,又鍛煉了學生整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這種歸納概括可以是敘述式的,也可以是圖表格式的。
(3)角色吟誦式閱讀
在閱讀活動中采用角色閱讀法,讓學生閱讀經典后,在展示匯報會中嘗試扮演作品里的不同角色,表現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在閱讀理解讀本的過程中,把自己模擬成作家或文本人物的角色,用吟誦或對話的形式進行閱讀活動。
(4)仿創式閱讀
對于一些詩歌或者是短篇經典,在指導學生閱讀后,可以模仿作家語言風格或者表達形式,讓學生自己創編故事或仿寫詩歌,讓學生把經典閱讀活動與文學創作活動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把仿寫的作品在班級小報或者校園報中發表出來,體會經典閱讀帶來的另一種成功,實現由積累到表達的提升,使經典閱讀脫離單純的“為讀而讀”的形式。
總之,活動性策略在經典閱讀中運用可以增強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果,使經典閱讀活動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快樂與成功之源,不但使我們優秀的經典文化得以傳承與發揚,還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大大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