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笛
【摘要】我國軍事國防建設逐漸步入發展的快車道,軍隊建設日益成為鞏固我國大國地位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國一直以來奉行的和平崛起戰略使得我國軍隊缺少實戰的鍛煉。對此,軍事教學與訓練的質量就成為軍隊建設的重要內容。為了應對未來激烈的國際軍事競爭,解決潛在的戰爭威脅,必須對軍事訓練進行實戰化改革。筆者結合自身軍事工作經驗,從軍事訓練實戰化的意義入手,提出了推進軍事訓練實戰化的具體措施,希望進一步推動我國軍隊國防建設。
【關鍵詞】軍事訓練 實戰化 國防建設 軍隊 戰爭
前言:
習近平主席在視察邊防軍隊時指出,要采用各種方式,努力提升部隊的訓練質量,在訓練中提高實戰環境,創新訓練內容,檢驗指導思想,鍛煉軍隊的技戰術能力,有效的推動軍事訓練的實戰化。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我國軍隊的訓練方式有了革命性的提升。在訓練中以堅定的意志力,先進的科學技術,科學的訓練方法,殘酷的環境模擬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軍隊的實戰能力,力圖建立一支能打勝仗、敢打勝仗的軍隊。
一、軍事訓練實戰化的重要意義
1.1 打破和平環境對軍隊戰斗力的束縛
軍隊是人民群眾安全穩定的保護神,是國家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因此,必須保證軍隊 “戰斗隊”的根本屬性。我國自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始終奉行和平與發展的基本戰略,堅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基本發展方式。軍隊一直以來以備戰為主,缺少真實戰爭的鍛煉。此外,當前不少軍人以軍隊為職業,和平時期當兵,以升官為動力投身軍旅。這種和平的環境和不良的思想消磨了軍隊戰斗的能力和意識。因此,必須在軍隊的訓練中提高實戰化演練的程度,讓我國軍隊找回革命前輩的寶貴品質,將練兵打仗備戰當作軍人的立身之本,在訓練場和演習場上提高軍隊對抗的激烈程度,打破和平環境套在軍隊身上的枷鎖和束縛。
1.2 解決訓練戰斗脫節的問題
軍隊的訓練場就是未來的戰場的模擬。因此訓練場的嚴苛和真實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軍隊訓練內容向實戰的貼近程度。當前我國訓練方式和實戰還有一定的脫節。我國軍隊目前的練習方式在依然是傳統的軍事素質訓練模式,對于實戰中要求的戰爭理念訓練、作戰任務訓練、對手偵查環境偵查訓練和死亡生存訓練的真時模擬程度還不夠。比如戰場環境設置不真實、現代戰爭中復雜的磁場干擾設置要素缺失、對抗方式落后等,這些問題都嚴重限制了我國軍隊訓練的實際效果,造成了訓練與實戰脫節的現象。一旦面臨戰爭,我國軍隊將不得不付出巨大的損失,才能換取實際戰斗力的回升。
1.3 切實提高軍隊的真實戰斗力
習近平主席曾經指出我國軍隊真實戰斗力方面的不足,他認為“我軍打現代化戰爭能力不夠,各級干部指揮現代化戰爭能力不夠。”當前戰爭已經由傳統的路基戰爭逐漸過渡到小規模沖突、局部戰爭以及現代電子戰、遠程破襲戰相互融合的綜合戰爭階段。戰爭的復雜程度遠超以往。我國由于發展形勢和周邊環境影響,必須確保軍隊時刻具備強大的即時戰斗力。但是當前軍隊的真是戰斗能力與美國等軍事強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推動軍事訓練實戰化,可以讓軍隊提前適應戰爭環境中面臨的復雜形勢,適應戰場環境和現代化戰爭的節奏,提高軍隊的真實戰斗力。
二、軍事訓練實戰化的優化措施
2.1 提高訓練中的引導水平
現代戰爭中,軍隊戰爭的導向性與系統引導程度成正比。尤其是戰略欺詐和引導目標的同時設定才能完成系統的最終目標。因此,必須在引導中建立完整軍事導向系統。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軍事訓練中,最大程度的模擬作戰任務和作戰方式設定引導系統,使軍事訓練向實戰化轉變。對此,需要建立三個維度的引導。
首先,是對訓練中作戰對手的引導。當前訓練實戰化最大的軟肋就是缺少貼近真實的作戰對手引導機制。對此,必須建立完善的作戰對手引導系統。在編制訓練計劃時,要從作戰對手出發,尋找作戰的整體能力需求,以真實的對手來要求和訓練部隊的應對能力。在訓練中,透過對作戰對手的研究引導出部隊自主作戰思想、部隊結構設計、武器選擇和戰術風格引導等。從而實現訓練出逼真的戰斗能力,提高訓練效果。
第二,是對作戰環境的引導。軍事訓練實戰化的要求之一就是提高軍隊對作戰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戰術針對性。因為在未來的戰爭中,大規模集團對抗已經很難再現,更多的是在復雜環境下的小規模對抗。因此在訓練中要提高部隊訓練環境的變換引導,訓練部隊對突發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第三,是作戰戰術的引導。現代戰爭中,由于武器規模的升級,對地面目標的打擊能力獲得了較大的提升。因此,地面部隊需要完成的更多的是肅清海空部隊和導彈部隊第一輪打擊后的地面敵人。在訓練中要突出對于這部分作戰內容的實戰化訓練,加強作戰戰術的引導,避免訓練的方向偏差。
2.2 提高對抗的深度和范圍
在當前的軍事訓練中,將更深一級別的軍事對抗引入日常訓練中是軍事訓練實戰化的必然趨勢。在訓練中的面對面、硬碰硬的對抗是激發訓練真實性、激發部隊血性和訓練熱情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訓練實戰化的有效武器。對于提高對抗的深度和范圍,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注重對抗狀態。引入對抗機制,必須要從對抗的狀態入手,以最真實的對抗模式來激發不同團體之間的對抗烈度。最好選擇作戰方式反差較大但能力差距較小的部隊進行對抗訓練,主動尋找對抗方式和訓練內容。激發出真實的作戰狀態。第二,注意對抗強度。對于軍事訓練,并非強度越大越好。在實戰中,保持必要的強度控制是訓練管理的重要內容。軍事訓練實戰化就是要做到在有效的訓練中最大化的提升部隊的戰斗力,而并非是利用超過預期的戰損來提高戰斗力。第三,對抗部隊的選擇。對于當前的軍事訓練,部隊之間的交流并沒有完全深入。我國各軍區之間的訓練交流還僅僅是集中在傳統領域的訓練科目上。對此,筆者建議在未來的軍事訓練中,利用電腦隨機配對同一等級的對抗部隊,隨機選擇作戰環境,提高部隊訓練中的偶然性,提升部隊對陌生對手遭遇時的應對能力,還原真實的作戰環境,提升部隊的作戰能力。
2.3 引入先進設備,加強現代化戰場作戰模擬。
當前不少軍區為了減少設備的耗損,在訓練中基本不投入使用,僅開設理論課程。這種紙上談兵的訓練方式不僅不能提高訓練的質量,同時也不能模擬實戰的環境,難以提升戰士對現代化戰爭以及先進設備作戰方式的理解。所以在當前的軍事訓練中,提升訓練實戰化的最佳途徑就是運用先進設備,提高訓練場的環境模擬能力。尤其是對于特種電子戰設備和信息戰設備,是當前軍隊對抗中稀缺的訓練資源,也是未來重點的訓練方向。
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面臨著極為復雜的周邊環境。一方面我國和平崛起的戰略尚未完全實現,不能輕易開啟戰爭;另一方面,在強敵環繞的形勢下,又必須保持強大的軍事力量,維護祖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對此,在未來的軍事訓練中,各軍區軍事訓練主官要深刻領會習主席的意圖,加快推動軍事訓練實戰化的改革。在訓練中以最科學的方式還原和模擬作戰環境,提高訓練真實程度,為建設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軍隊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郭瑞平. 著眼實戰化訓練要求,提高國防生軍事素質[J]. 《新課程·下旬》, 2015(1)
[2]安衛平. 多途徑推進實戰化訓練[J]. 《現代軍事》, 2015(02):27-31
[3]昌業廷. 努力提高省軍區部隊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J]. 《國防》, 2014(7):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