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娜+++鐘琴
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增進,咖啡逐漸走入國人的日常生活,各類咖啡廳也成為了人們休閑、會友、洽談業務的首選場所。而大學校園是走在時代前沿的青年人生活學習的地方,更應有一間咖啡廳以適應他們的生活需要。更有一些大學的咖啡廳儼然成為學生展現才華和創意、企業老板獵取人才的交流空間,我們稱之為創客空間。
從學校的層面來講,學校的核心任務就是教育,其中包含了專業教育、素質教育以及德育。將校園咖啡廳放手交給學生社團來實戰經營,配以相應的出品、營銷方面的指導老師,可以將三種教育融合在一起,在專業實踐過程中強調素質教育,通過指引,再由素質教育升華體現人的品德素質。這才是大學教育最應該做的事。
創建校園咖啡廳不僅僅是為了開一家咖啡廳賺錢,或者提升學生的技能,更重要的目的是要以咖啡廳為平臺,推廣咖啡、餐飲文化,其背后的產業價值是學生更需要去學習和體會的。具體的做法,就是要通過開設各種與之相關的知識講座、技能培訓等文化活動,讓咖啡逐漸走入大家的生活,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
根據咖啡行業創業人才所需的各項職業能力,可將人才培養目標設定為:全方位專業技能+經營策略+營銷技能。需指導學生開展市場調研,通過分析調研數據,弄清在本校開咖啡廳的可行性及所需面對的問題,要因地制宜、創新性地設計出各種對應方案。要教會學生在創業大潮中不隨波逐流,緊扣實際情況,善于尋找“市場空白”,能夠不斷創造新穎的“話題”以保持咖啡廳的“新鮮度”。核心目標是要在校園咖啡廳經營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然后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多數學校的咖啡廳采用的是對外承包的形式,這樣就錯失了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的好機會。也有部分學校采取與企業合作的形式,下面就以廣州某大學的咖啡廳為例進行分析:該校出資建設硬件,其他事宜由企業負責,包括技能培訓、設備和貨源的提供等。咖啡廳的經營范圍包括產品和培訓活動。產品有:現制的咖啡、西點以及企業經營的食品、食材等。培訓活動則是面向社會的親子類休閑餐飲DIY,有咖啡拉花、餅干烘焙等多種課程,活動多安排在周末和寒暑假。
與企業合作的方式能減少資金投入,經營初期在外力的協助下能迅速讓項目上馬,但學校在經營過程中難于監管學生的學習收獲,很多情況是學生最終只成為了普通打工者,難于接觸到咖啡廳經營的核心,更不用說將自己的創業想法付諸實踐。關鍵還是要配備校內教師長期進行技能和經營方面的指導,以增強學生實訓的目標性。
我國高校內絕大部分師生平時較少接觸咖啡,但對于新開業的咖啡廳還是會有較濃厚的興趣,此種興趣是短時的嘗鮮,要想能長久地吸引顧客,應積極主動地培養市場,讓目標消費群體更多地了解咖啡文化并將其內化成為一種生活習慣;調查還顯示,顧客對免費的餐飲知識講座和培訓有強烈的興趣,可通過此途徑宣傳咖啡文化。因為大部分人平時較少喝咖啡,所以相對于醇苦的黑咖啡,更樂于接受奶香濃厚,甜味適中的意式咖啡,尤為中意樣式美觀的意式拉花品種;除咖啡外,顧客還希望能吃到更為豐富的食物,如甜點和小零食等。
未來咖啡行業的發展將走向多元化、個性化。有準確目標客群定位的各類小眾咖啡廳將取代大品牌連鎖咖啡店成為主流,此類咖啡廳的特點是小而精,老板往往就是生產者,且一人身兼數職。咖啡廳除經營咖啡外,還兼售茶、酒、西餐、西點等。
根據以上分析,可嘗試如下經營方案:
(1)為推廣西式餐飲文化、培育市場,可通過微信平臺以提前預約的形式,定期開設相關的知識講座和品鑒會。如在紅酒品鑒會上,我們會推出幾款經典的紅酒和西餐,并邀請國際三級侍酒師前來講解紅酒品鑒和餐酒搭配的基礎知識。
(2)成為創意人才與投資者之間的橋梁。與相關機構合作,掛牌成立校園創客空間,固定活動時間,為每次活動提供主題策劃和相應的服務。
經營策略:
(1)在咖啡吧內兼銷售店內食品的原材料(如咖啡豆、牛排、酸奶粉等)。為降低經營風險,可考慮場地寄賣的形式,即不直接進貨售賣,而是免費提供貨架給供應商展售,店員負責銷售并從中賺取提成。
(2)成立“格子鋪”。在咖啡吧內擺設兩個立柜,柜子分割為很多帶玻璃門的小格子,我校學生可免費租用格子寄賣自己的物品,可由咖啡吧員工代銷(賺取少量提成),也可自己來咖啡吧內銷售。此舉既能為咖啡吧吸引客流,拉動酒水飲品的消費,又能為廣大學生提供一個小型創業的平臺。
(3)寒暑假期間,面向從化地區開設親子類的餐飲DIY休閑培訓活動。具體可設咖啡拉花、花式飲品、茶藝、餅干和蛋糕烘焙、手工冰激凌制作等多種課程。
定價策略:
(1)價格策略:為提高創業者的高品質服務意識,同時兼顧學生的消費能力,咖啡吧的各類產品采取“量少而精”的出品,以此保障中低段的價格水平,適當保留少量高價產品。也可推出優惠套餐,將份量大、成本低的食物與少量高檔食品搭配,既能保證出品水平又能吃飽,同時兼顧了不同層次消費群體的承受能力。
學生是初次創業,為降低經營風險,在初期不宜每日做太多的品種,但為豐富專業技能訓練的內容,可制定更利于成本控制的“固定套餐”銷售方案。即設計五個單人套餐,每日只推出兩套。每天的單點品種均出自當日套餐內容。
宣傳策略:
(1)根據調研結果顯示,我校學生的餐飲消費意識仍普遍處于初級水平,即以吃飽為主要前提,很少關注到餐飲文化、餐飲禮儀在未來職場社交的重要性,或者無從了解。為了培育市場,我們計劃定期免費開設與餐飲相關的社交禮儀知識講座(如“紅酒品鑒”、“你所不知道的宴客禮儀”等),以吸引學生消費群體光顧,初定每半月舉辦一次,課程內容循序漸進,形成系列化。也可在周末開設短期的實踐培訓課程,我校學生僅需在店內購買原材料即可參加培訓。課程可通過微信平臺報名,根據項目操作條件,一次容納5-10人培訓。
【參考文獻】
[1]王保江 .創新創業導航 .中國經濟出版社 ,2016 .
[2]徐井宏,繆純 .聚合—國內外創新創業平臺案例研究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4 .
[3]李建忠 .咖啡館經營管理 .暨南大學出版社 .暨南大學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