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敬國+董紀民
摘要:家庭農場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之一。本文在山東省沂源縣家庭農場發展情況調查的基礎上,分析其家庭農場發展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家庭農場;特點; 問題;建議
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是農業家庭經營的最高形式。自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提發展家庭農場后,山東省當年就出臺家庭農場登記試行辦法。地處沂蒙山區魯中腹地淄博市最南端、屬典型山區農業縣的沂源縣,結合以種植、養殖為主的傳統農業優勢,抓住政策機遇,將家庭農場作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不斷強化政策扶持和示范引導,有力推進了家庭農場健康發展,為提高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傳統農業轉型升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沂源縣家庭農場的基本情況
截至2015年末,沂源縣在工商部門注冊的家庭農場114個,其中以個體工商戶注冊的102家,以個人獨資或合伙企業、公司注冊的12家。家庭農場資產總額4023萬元,經營面積10337畝。
按經營類型,沂源縣家庭農場可分為三類:
一是種植業家庭農場99個,占總數86.84%。如全縣首家家庭農場——沂源縣恒香農場,是一家有機紅富士蘋果生產、加工、貯藏、銷售為一體的種植業家庭農場,經營面積230畝,凸顯規模經營的優勢,實現良好效益。
二是種養結合型家庭農場10個,占總數的8.77%。如中莊鎮貴香農場,采取“有機蘋果種植+生態養羊”模式,養殖為生產果品提供有機肥,發展循環農業,提高果品質量。
三是綜合類型家庭農場5個,主要發展有機果品栽植、生態養殖、特色餐飲以及旅游觀光農業,占總數的4.39%。如2013年9月注冊的張家坡鎮花霞農場,總體規劃占地1360畝,農場總體分為新品種桃栽植、生態養殖、果蔬采摘、休閑餐飲四個功能區,走種養結合、旅游觀光農業開發之路。
目前,沂源縣家庭農場發展形勢良好,其特點主要是以下幾點:
一是規模日益擴大。全縣家庭農場已發展蘋果種植面積萬余畝,推動全縣主導產業健康發展。
二是收入穩步增長。通過引導家庭農場積極開展土地流轉,促進了家庭農場規模化發展。如中莊鎮恒香農場、貴香農場,張家坡鎮的錦繡農場、花霞農場,通過土地流轉,促進了農業收入的穩步增長。
三是品牌效益顯著。中莊鎮恒香農場使用中莊牌有機蘋果商標,提升了果品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二、沂源縣家庭農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數量少。目前家庭農場相比全縣農戶總數可以說微乎其微,且新辦農場比例較高,經濟效益參差不齊。
二是規模小。經營土地在50畝以下的有29家,經營土地500畝以上的家庭農場僅有4家,目前還沒有達到1000畝以上的家庭農場,并且經營土地的質量不高,家庭農場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
三是運作不規范。注冊存在盲目性,有的注冊家庭農場只是為了套取國家扶持,沒有開展正常經營,有其名無其實。
四是發展不平衡。包括兩個方面:產業發展不平衡,從事種植業的家庭農場占比重最大,而這其中絕大部分從事果品種植,產業單一,往往造成生產發展了,產量增加了,但價格急劇下跌,導致價賤傷農,不利于家庭農場的健康發展;地區發展不平衡,有些鄉鎮家庭農場數量少或者沒有,沒有取得示范帶動作用。
五是機械化程度低。受自然資源因素和土地承包因素制約,家庭農場使用大型農機的條件不具備,制約了農業生產機械化和農業生產效率。
六是生產要素約束。大多數家庭農場在土地、資金和人才等農業生產要素上面臨著較大的約束。體現在土地方面,受全縣人多地少自然條件及產業結構制約,部分農民抱著“寧可拋荒不可失地”的思想,害怕失地失權,不愿意把土地流轉給他人耕種,影響家庭農場規模擴大;體現在資金上,存在著融資授信擔保困難、申請手續繁瑣、隱性交易費用高等問題,發展前景受到很大制約;體現在人才方面,雖然經營者總體上農村綜合素質相對較高,在所從事的行業中有一定的技術和經驗優勢,但從事農場生產的主體成員年齡構成普遍“高齡化”。
三、推進家庭農場發展的建議
一是加快土地流轉。按照有關精神和要求,積極為土地流轉搭建服務平臺,強化信息登記發布、土地評估、政策咨詢、指導合同簽訂等服務,加大土地向家庭農場流轉力度,提升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二是加大財政扶持。要將新增農業補貼、財政獎補資金、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向家庭農場傾斜,促進家庭農場發展;要建立土地規模經營扶持專項資金,制定并出臺地方家庭農場評估標準,健全和完善各項登記備案工作,對符合標準的家庭農場進行扶持,提升其發展質量。
三是拓寬融資渠道。要建立融資服務機構,相關部門應明確專人負責農業項目發展、信貸、融資等服務工作,為家庭農場提供融資服務,允許家庭農場承擔涉農建設項目。
四是加大技術指導。要在相關部門設立農業技術服務熱線電話,幫助家庭農場等提供農業技術和政策咨詢以及個性化的技術指導和服務;要鼓勵農技人員多為家庭農場經營戶提供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動物疫病防控、各類種養技術指導等服務;相關部門要定期組織家庭農場開展技術、信息、管理經驗交流會。
五是加快示范建設。相關部門應及時提供示范性家庭農場創建方面的指導和服務,幫助建立完善相關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和自律性檢測檢驗等管理制度;要組織基礎較好的家庭農場負責人到外地已經創建成功的示范性家庭進行參觀學習,拓寬視野;要按照創建要求,查漏補缺,創建一批效益較好、規范化管理的家庭農場。
六是發展青年職業農民。支持青年農民、大中專畢業生創辦家庭農場,給予政策扶持。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重點培訓青年職業農民,以解決職業農民后繼無人的問題。
(作者單位:山東省沂源縣大張莊鎮農經站、沂源縣農經局)
責任編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