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卿,來 堅
(杭州市中醫院眼科,浙江 杭州 310058)
?
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與生活狀況的相關性探討
陳俊卿,來 堅
(杭州市中醫院眼科,浙江 杭州 310058)
目的 分析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與生活狀況的相關性。方法 對杭州市中醫院自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90例6個月至6周歲學齡前兒童視力檢查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視力異常變化及兒童的日常生活情況給予問卷調查,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探究二者的相關性。結果 在890例學齡前兒童中,視力發育異常235例,占26.40%,經單因素分析可見,看電視時間、看電視距離、眼睛與屏幕水平與否、看電腦及手機時間、戶外活動時間、夜間睡覺習慣、飲食習慣、家庭采光情況、睡眠時間、家長保護孩子視力行為均作為影響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的相關因素(χ2=5.45~19.23,均P<0.05)。經Logistic回歸分析可見,在日常生活中家庭光線強、經常吃魚與鮮牛奶、家長注意保護孩子視力為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的重要保護因素(分別為OR=3.012,95%CI:1.115~7.723;OR=0.710,95%CI:0.441~0.991;OR=1.523,95%CI:1.039~2.187;均P<0.05)。結論 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與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相關性,可通過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以達到保護兒童視力的目的。
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生活狀況;相關性
近年來學齡前兒童視力疾病呈逐年上升趨勢,若因屈光不正等因素造成弱視等其他眼疾未能在早期接受積極有效的治療,很容易引起永久性的視覺障礙,對患兒的生活質量有較大的威脅[1]。但有調查資料指出,目前約有30%左右的家屬仍未對學齡前兒童的視力保護引起重視,致使部分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受到影響,為日常生活及學習帶來諸多不便[2]。為總結影響兒童視力發育的主要因素,提供有效的干預措施,現杭州市中醫院針對收治的6個月至6周歲學齡前兒童視力檢查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杭州市中醫院自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90例6個月至6周歲學齡前兒童視力檢查的臨床資料,該組學齡前兒童中男453例,女437例,平均年齡為(3.6±1.2)歲,均身體健康,兩眼行常規檢查未見器質性疾病,具有正常的智力,無認知方面的障礙,無精神類疾病,可自主配合檢查。本次試驗由研究對象家長簽署了知情權同意書。
1.2方法
采用自制的調查問卷調查該組學齡前兒童的日常活動習慣、飲食習慣及家長保護兒童視力的行為等,調查指標包括:看電視時間、看電視距離、眼睛與屏幕水平與否、看電腦及手機時間、戶外活動時間、夜間睡覺習慣、飲食習慣、家庭采光情況、睡眠時間、家長保護孩子視力行為等。利用SureSight視力篩查儀進行視力檢測,方法為:將學齡前兒童帶入到室內光線稍暗的場所,指導其集中注意力指示紅燈,使用儀器對準學齡前兒童的雙眼并與之保持平行,開始檢測[3]。儀器檢查的范圍如下:球鏡、柱鏡分別為+6.00DS至-5.00DS、+3.00DC至-3.00DC,當測量結果超過儀器檢測范圍時則顯示±9.99。儀器顯示測量可信指數為1至9,當此數據≥6時為可信程度較好。
1.3診斷標準
參考第8版《兒科學》[4]診斷標準結合視力篩查儀對視力發育進行判斷:①年齡為6個月至1歲之間:S≥+3.50D或≤-1.00D,C≥+1.00D或C≤-1.00D評為視力發育異常;②年齡為2至3歲之間:S≥+3.00D或≤-1.00D,C≥+1.00D或C≤-1.00D評為視力發育異常;③年齡為4至6歲之間:S≥+2.50D或≤-1.00D,C≥+1.00D或C≤-1.00D評為視力發育異常。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及單因素采用χ2檢驗,各影響因素先用卡方檢驗分析與視力的關系,再進入影響因素評分,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比較高風險視力低常組與低風險組正常視力分布差異,以P<0.05代表有統計學意義。
2.1該組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及日常生活狀況的單因素分析
890例學齡前兒童中,視力發育異常235例,占26.40%,經單因素分析可見,看電視、電腦及手機時間、看電視距離、戶外活動時間、夜間睡覺習慣、飲食習慣、家庭采光情況、睡眠時間、家長保護孩子視力行為均可作為影響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的因素(均P<0.05),見表1。
表1 該組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及日常生活狀況的單因素分析
Table 1 Univariate analysis of eyesight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status of daily life
(轉下表)
(續上表)

變量總人數(n)視力發育異常人數(n)異常發生率(%)χ2P <7h3035919.47 7~10h3137824.92 >10h2749835.77經常吃魚與鮮牛奶11.98<0.05 是4295512.82 否46118039.05家長注意保護孩子視力13.27<0.05 不在意1436344.06 比較注重47111023.25 十分注重2766222.46
2.2該組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及日常生活狀況的多因素分析
經Logistic回歸分析可見,每天累計看電視、電腦/手機時間>2h、看電視的距離<2m、戶外活動時間<1h、睡眠時間>10h等因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日常生活狀況中家庭光線強、經常吃魚與鮮牛奶、家長注意保護孩子視力可作為保護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的重要因素(均P<0.05),見表2。
表2 該組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及日常生活狀況的多因素分析
Table 2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eyesight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status of daily life

變量βWaldPOR值(95%CI)每天累計看電視、電腦/手機時間>2h5.94311.401.5901.103(0.935~1.338)看電視的距離<2m6.11512.091.7261.018(0.902~1.173)戶外活動時間<1h5.99011.771.8091.001(0.998~1.217)晚上睡覺開燈6.23910.781.6651.036(0.903~1.176)家庭光線強1.1355.380.0133.012(1.115~7.723)睡眠時間>10h5.67812.341.8941.080(0.985~1.103)經常吃魚與鮮牛奶-0.4372.680.0220.710(0.441~0.991)家長注意保護孩子視力0.4094.340.0351.523(1.039~2.187)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電腦、電視及手機等多媒體設備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人們正常的生活方式及用眼習慣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兒童及青少年,此年齡段發生的視力問題呈逐年上升趨勢[5]。學齡前期主要是指兒童在6個月至6周歲之間,進入小學之前的時期,作為視力發育成熟的敏感期與關鍵期,極易因各種因素導致兒童弱視及斜視等眼科疾病的發生。因此,針對引起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異常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給予早期糾正,協助兒童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從而達到降低視力異常的發生率[6-7]。
3.1日常活動狀況對兒童視力發育影響及干預措施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890例學齡前兒童中,視力發育異常235例,占26.40%,經單因素分析可見,看電視、電腦及手機時間、看電視距離、眼睛與屏幕水平與否、看電腦及手機時間、戶外活動時間、夜間睡覺習慣、飲食習慣、家庭采光情況、睡眠時間、家長保護孩子視力行為均可作為影響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的因素(均P<0.05)。經Logistic回歸分析可見,每天累計看電視、電腦/手機時間>2h、看電視的距離<2m、戶外活動時間<1h、睡眠時間>10h等因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列為影響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的重要因素(均P<0.05)。結果提示,若學齡前兒童累計看電視、電腦及手機時間較長、睡眠不足、戶外活動時間較少等均可引起視力發育障礙,原因是兒童在長時間的用眼過程中可使得眼球睫狀肌處于長期調節的緊張狀態,此時易使得視力降低,形成屈光異常,另外,長時間的緊張狀態還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眼睛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不能適當的緩解疲勞,導致視力發育異常。此外,睡眠不足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用眼壓力和眼球負擔,特別是對于發育時期的青少年兒童來說,極易引起不可逆的代償性疲勞和損傷,嚴重影響其視力發育。這就需要眼科醫生對兒童及其家長給予健康教育指導,幫助其掌握良好的生活習慣,嚴格控制接觸各類多媒體設備的時間和使用距離、頻率等,并保證充分、合理的體育鍛煉及充分的睡眠,避免對日后的學習與生活帶來困擾[8]。
3.2日常飲食習慣對兒童視力發育影響及干預措施
經Logistic回歸分析可見,日常生活狀況中家庭光線強、經常吃魚與鮮牛奶、家長注意保護孩子視力均可作為保護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的重要因素(均P<0.05)。結果提示,兒童的飲食習慣可對其視力發育造成影響,原因是若缺乏魚及鮮牛奶等食物中所含的各類物質,可導致兒童營養發育不良,此類食物中所含有的維生素A作為構成視覺細胞內感光物質的主要成分,不僅可將光刺激轉變為腦內信號,同時還可維持正常的視覺發育,這與蘇翠敏等2013年的研究報道基本一致。因此,家長及眼科專家應注意引導兒童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合理攝入適量的如動物肝臟、奶類、魚類、深色水果和深色蔬菜等有益視力發育的食品,并注意維持機體內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動態平衡,從飲食入手保護兒童的視力發育。
3.3對家長健康宣教是提高兒童視力發育的重要因素
此外,家長的重視是改善兒童家庭環境、采光條件的重要因素,因此,眼科臨床醫生可加強對兒童家長的健康教育工作,指導其如何正確保護兒童視力,幫助兒童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并可教會家長及孩子做眼保健操,以達到確保視力正常發育的目的[9-10]。
綜上所述,學齡前兒童視力發育與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相關性,可通過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以達到保護兒童視力的目的,為兒童創造良好的視力發育環境。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等.201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77-78.
[2]金涵,易敬林,謝暉,等.學齡前兒童視覺發育狀況調查研究[J].中華眼科雜志,2011,47(12):1102-1106.
[3]Cotter S A, Varma R, Tarczy-Homoch K,et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ildhood strabismus: the multi-ethnic pediatric eye disease and Baltimore pediatric eye disease studies[J].Ophthalmology,2011,118(11):2251-2252.
[4]Hopkins S, Sampson G P, Hendicott P,etal. Review of guidelines for children's vision screenings[J].Clin Exp Optom,2013,96(5): 443-449.
[5]Marsh-Tootle W L,Frazier M G,Kohler C L,etal.Exploring pre-school vision screening in primary care offices in Alabama[J].Optom Vis Sci,2012,89(10):1521-1531.
[6]黃艷,殷剛柱,邵子瑜,等.合肥市學齡前兒童視力異常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安徽醫學,2013,34(7):997-999.
[7]葉燕,姚建生,王玉邦.學齡前兒童屈光不正及其危險因素探討[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1(1):119-122.
[8]高海濤,金春華,張悅,等.Suresight視力篩查儀檢查0~6歲兒童屈光常規保健及轉診標準的探討[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11,19(3):106-109.
[9]路軍梅,高路,王春莉,等.學齡兒童視力狀況與營養狀況相關性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4,25(1):22-25.
[10]張顏芳,儲進,張慧文,等.開封市學齡前兒童眼屈光狀態調查研究[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13,21(1):37-41.
[專業責任編輯:史曉薇]
Correla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s visual development and living conditions
CHEN Jun-qing,LAI Jia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Ha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Zhejiang Hangzhou 310058,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s visual development and living condition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visual acuity of 890 preschool children aged 6 months to 6 years old admitted in Ha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5. Changes of abnormal vision and children’s daily life were surveyed with questionnaire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of two. Results Of 890 cases, there were 235 cases of eyesight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y, accounting for 26.40%.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duration of watching TV, distance to TV, height of eyes and screen, duration of using computer and mobile phone, outdoor activity time, night sleep habit, eating habit, family lighting situation, sleep time, parents’ protect behavior for children vision we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reschool children eyesight (χ2value ranged 5.45-19.23, all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trong light in family in daily life, frequent intake of fish and milk, and parents’ protection for children vision were the protective factors (OR=3.012, 95%CI:1.115-7.723;OR=0.710, 95%CI:0.441-0.991;OR=1.523,95%CI:1.039-2.187; allP<0.05).Conclusion Eyesight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 has close correlation with daily life, so positive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could be taken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children’s eyesight.
preschool children; vision development; living conditions; correlation
2016-03-22
陳俊卿(1985-),男,住院醫師,碩士,主要從事眼科疾病的診療工作。
來 堅,副主任醫師。
10.3969/j.issn.1673-5293.2016.09.019
R779.7
A
1673-5293(2016)09-10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