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彬
化工行業與電子商務融合完成B2B商業閉環轉型
文/顧彬
在產能不斷擴張而當前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我國大宗商品行業產能過剩,以前是“皇帝女兒不愁嫁”,而如今“如何拓寬銷路”、“消化產能”成為了放在眾多化工企業案頭上至關重要的議題。近一兩年來,眾多大宗商品行業正在積極擁抱互聯網,加快信息化變革的步伐,尋找新的改變和突破,所以,國內大宗商品電商平臺如雨后春筍,備受產業資本和風投資本的青睞。
國務院于去年7月初頒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到,“大力發展行業電子商務,鼓勵能源、化工、鋼鐵等行業企業,積極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優化采購、分銷體系,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可見政府對于傳統大宗商品行業積極探索轉型電商新模式的支持力度與前瞻性積極導向。
早在2012年6月,如今極具規模的“滴滴打車”APP正式上架,它將O2O推向了極致,真正完成了線上為線下成功導流,將移動終端與人體感官完美融合。那時,信息化已悄悄向我們認為絲毫和互聯網“不沾邊”的傳統行業伸出觸角,“真正接受”信息化的司機在“滴滴出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氣勢如虹,許多還建立了自己的固定客戶群,而當時“質疑”信息化或者“仍在觀望”甚至“抵觸變化”的司機,則逐漸被時代洪流所淘汰。
而2015年10月,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卡地亞珠寶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正式開通在華銷售電商平臺。作為一個已有142年悠久歷史的傳統珠寶品牌,這一步無疑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面臨商品過剩,傳統品牌主動轉型才能不被業界淘汰的趨勢日益明顯。電商平臺與傳統行業的碰撞摩擦愈演愈烈,商品過剩問題由于渠道拓展得以緩解,而產能過剩問題不止在傳統珠寶業發生,大宗商品行業更顯嚴峻。
“互聯網+”是一種信息能源,“加”到哪里,哪里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化工企業可以借助互聯網實現轉型升級,但要根據行業特征和企業自身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模式。
在過去,化工企業業務員采用手工記賬方式進行交易,工作量不僅巨大,而且記錄管理困難,由于沒有穩定的歷史交易記錄去歸檔管理,不乏許多惡性“扯皮”事件發生,無法進行有效風險控制。
而現在,業務員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手段進行電子訂單管理,歷史記錄一鍵知曉,訂單狀態一覽無遺,省卻了很多中間流程(這些流程往往是最繁瑣且不產出任何利益價值的),提升交易效率和用戶體驗,降低管理風險。
在過去,沒有行業標桿致使化工企業的信息收集模糊、商品報價不清;而現在,通過互聯網,企業可以獲取實時報價,并得到一對一的定制化估價建議。
電商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和價值并不是簡單的撮合交易(即信息流),真正的決勝點取決于產業鏈上的信息流、物流、現金流三方面,而這些恰恰是電商平臺的交易閉環模式所能帶來的制勝關鍵。
大量的交易數據為行情分析和價格趨勢提供了依據,化工企業因為掌握了數據而在交易過程中受益,將來這些數據也可用于企業的集中采購、風險防范及其他更多方面,大數據時代的魅力正在逐漸鋪展開。進入信息化時代的化工企業應該率先立足于實現行業上下游交易的全程移動化和互聯網化。通過在線撮合交易的優秀體驗,培養傳統交易模式上下游的在線交易的認知和習慣,企業的交易數據得到有效積累,逐漸結構化和規模化。
隨著物聯網的興起,電子化倉儲物流系統給傳統交易模式帶來了質的飛躍,傳統線下的實體物資被轉化成線上的電子信息,從被生產的第一個環節起,在整個交易流通生命周期中,隨時處在識別、定位、跟蹤、監管的狀態下,真正實現了有效的風險把控。
資金壓力是傳統大宗商品行業的一大特點,化工行業也不例外。在未來,供應鏈金融會是重頭戲,是高痛點、輕模式、低風險、高收益的模式。供應鏈金融主要模式是以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為服務對象,借助完善的信息流、物流支持配合互聯網金融創新,展現出一個龐大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其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高壁壘的形成,相信會產生更多預期之外的衍生服務模式,信息化時代下電商平臺為化工企業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務才是整個行業的未來競爭核心。
傳統企業正猶如一批老的“手工藝人”,存在的意義不僅是創造價值,更是傳遞價值。互聯網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用高效的方式來取代原先的價值傳遞方式,讓創造的價值屬性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化工行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特別是在電子商務方面,誰抓住機遇走在了時代前面,誰就能贏得發展的先機。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將傳統的低質、低效、高耗能的生產貿易模式轉化成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充分發揮的先進生產流通模式,傳統“手工藝人”與互聯網、電子商務進行“多角度對接、多維度融合”,積極地接觸互聯網,使用互聯網,用心擁抱互聯網,是現代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為上海國燁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IT中心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