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茹


摘要:以往用電計量工作開展,需要派遣專業人員在現場進行抄表讀數,對用電信息進行采集,這種用電計量工作模式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資源,而且信息收集質量和收集效率較低,對電力系統發展也會造成嚴重限制。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很多先進設備也逐漸產生,并且應用于用電計量工作中去。本文從計量箱柜、智能電表等眾多層面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深入探討遠程費控的用電計量裝置設計方案,希望對相關人員有所啟示。
關鍵詞:遠程費控;用電計量;裝置;設計方案
中圖分類號:TM93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8-0168-01
根據現階段我國供電領域的整體部署需求,我國某一供電企業初步確定了在2014年要完成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全面覆蓋,以及全面采集目標,截止到今日該目標已經良好呈現,供電企業的核心發展思想也發生了較大轉變。依據以往用電計量信息采集系統建設的經驗,總結我國供電網路落實全面費控還存著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就是對實現遠程費控的用電計量裝置設計方案進行深入研究,下面就對相關內容進行詳細闡述。
一、用電采集系統現狀分析
(一)用電信息采集遠程費控系統概況。
供電企業進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可以對客戶用電負荷實際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并且為用戶余費查詢提供便利,還可以進行用戶信譽檔案建設,可以應用智能卡表購電等方式,對用戶的電力能源供應進行遠程控制。用戶用電信息采集與監控終端遠程協調控制相互配合,然后從遠程中央控制中心進行命令發布,終端接收到命令信號后,在內部對信息進行解碼,然后根據信息進行正確的操作。從圖一中可以較為清楚的了解到用電信息采集遠程費控系統的基本結構[1]。
看圖一可以了解,系統運行過程中會公務無線公網,完成信息數據的接收和傳遞,系統同時可以完成遠程抄表讀數、電力能源應用監控,以及電力能源應用費用自動結算等多項工作內容,根據用戶費用剩余情況對分合閘進行指令發布,最終達到遠程費控的目的。
(二)某供電局用電采集遠程費控現狀分析。
現階段,該供電局所具有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包含了大型變壓器用戶,以及中型、小型變壓器用戶,三項一般用戶和單項商業用戶等多種類型。本文中提到的大型專用變壓器用戶指的是在315KVA以上的變壓器,該設備通常情況下都是在配電室或者是經過專線安裝的,用電計量主要也是采用高供高計的模式,都會進行獨立計量柜的設置,負控方式呈現的難度性并不高。需要注重的是在控制斷路器上會有通信和輔助端子的連接,經過技術人員對斷路器設備的控制回路進行綜合改造,最終完成遠程費控的要求。從圖二、圖三中可以了解到控制回路基本接線方式。
從圖中可以了解到,終端13號與14號端子與按鈕采用的是并聯的方式,遠程控制中心發布跳閘命令后,13、14會呈現出短接狀態,也就如同是按下了分閘運行的按鈕,促使斷路器設備做出相應反應斷開。仔細觀察圖三,在圖三中14、15號端子與按鈕采用的是串聯的方式,在遠程控制中心對跳閘指令進行發布后,14、15號端子會斷開,與上述內容相同,如同工作人員按下了分閘按鈕,斷路器會處于斷開狀態中[2]。
單項通常情況下都是應用于居民用戶和一些商業用戶用電計量中,目前安裝的智能電表中都會進行開關設置。智能電表對用戶的用電信息進行采集,并且與計費核算系統進行連接,一旦用戶余費不足開關就會運作,達到遠程費控的目的。對于中小型專用變壓器用戶,通常情況下更多是采用桿上安裝,主要是應用高供低計的用電計量方式,只有少量情況會應用高供高計的方式。想要實現遠程費控,需要對用電計量箱內部進行全面性的改造,改造模式和技術要求都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性,而且改造工作開展資金投入量較大。還有就是控制開關是由用戶自身進行管理的,該內容并沒有在計量裝置的范圍之內,如果不能進行合理化、科學化的改造,是不可能達到遠程費控這一要求的。
二、計量裝置優化改進設計方案
根據實現遠程費控的多元化需求,并且對上述某供電局計量裝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對經驗進行總結,對計量裝置進行綜合性的改造,在結構優化完成后進行集成處理,應用先進科學技術的優勢最終創建功能較為全面的遠程費控計量裝置。
(一)計量箱。
計量箱外部結構必須要具備非常良好的封閉性,但是也需要進行通風散熱結構設計的要求,散熱孔需要就被防水性能,這樣才能避免外部環境對計量箱運行造成不良影響。生產質量必須要符合規定標準,同時設備便于進行安裝,對后續維護、修理工作開展也不會造成較多阻礙。只有經過國家質量認證的計量箱,才能將其應用于實踐中去。
對于計量箱的安裝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分別為桿上安裝和落地安裝等。桿上安裝可以細化為橫擔和支架兩種。在實際安裝過程中為了保證設備安裝質量,在箱體內部需要進行膨脹螺栓設置,螺栓必須要可連接牢固,并且滿足戶外安裝的需求。落地安裝可以細化為基礎和直接安裝兩種,螺栓尺寸也需要進行慎重就考慮,可以滿足室內安裝的實際需求[3]。
(二)智能電表和采集終端設置。
智能電表和采集終端會安裝在第二層門板上的固定夾具上,或者是安裝在柵板上。技術人員通常情況下會將試驗接線盒安裝在智能電表的下端,二者之間的垂直距離需要控制在40mm之內。還有智能電表與采集終端二者之間存在的水平距離也需要進行嚴格控制,技術人員需要將距離控制在80mm之內。
(三)控制設備。
控制設備可以概括性的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負控室的遠程控制開關,通過遠程控制中心和信息數據采集終端遠程控制合閘。另一部分就是出線室控制開關。供電企業需要與設備生產廠家更多的進行溝通和交流,要求斷路器設備節能性能較為良好,運行噪音污染較低,而且維修較為便捷。還需要注重的是斷路器手動分閘后,只有通過手動合閘才能完成恢復。
結語
合理、科學確定用電計量裝置設計方案,可以避免用電設施過于混亂,可以消除其中存在的眾多不良安全隱患,增強設備管理的難度性。遠程費控計量系統建設,可以強化智能電表的應用,對電壓、電流進行綜合性的分析,預防竊電行為產生,對供電企業與用戶的經濟效益給予保護,促進我國電力系統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章景平.低壓遠程用電采集系統的集中器設計[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16):21-22
[2]高圣貴.提高用電采集系統費控執行成功率的措施[J].電子制作.2015(06):24-25
[3]陶礦之.論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費控功能的實現[J].廣東科技.2013(0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