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斐+劉芬
摘要:我國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促使海上旅游項目及產業也隨之逐漸繁榮起來。目前在我國的一些高職院校中,國際郵輪乘務專業也應運而生。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具有職業特色鮮明、專業技能要求高、綜合素質突出以及工作連續性要求較高的特點。很多國際郵輪公司在人才選拔和培訓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尤其注重郵輪專業理論知識、英文交流、技能實操等方面,但是目前在我國郵輪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尤其體現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方面。本文以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國際郵輪乘務專業為例,探討了高職院校國際郵輪乘務專業服務地方經濟策略,及過程中的優勢與發展模式。
關鍵詞: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地方經濟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8-0200-01
一、國際郵輪乘務專業人才的特點
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分為以船長為首的郵輪航行團隊和以經理為首的負責游客服務服務團隊。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培養的人才主要針對負責游客服務的服務團隊。郵輪服務崗位包括諸多,集餐飲、住宿、娛樂、購物、游覽于一體,崗位多樣,對從業者的要求主要包括:
(一)較強的外語溝通能力。參與郵輪旅游的游客及郵輪服務人員來自于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語言,英語是郵輪上通用的語言,因此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英語聽說能力,能夠流暢的運用英語進行交流。
(二)具備跨文化溝通的能力。郵輪上的人員來自不同文化的國家,他們的習俗、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均不相同,為了更好地進行游客服務,需要從業者掌握不同國家的文化傳統和風土人情。
(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郵輪從業者需要長期漂浮在海上對客服務,遠離親人朋友,工作環境單一、工作強度高,這一行業特點要求從業人員必須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的能力。
(四)具備綜合性的崗位服務技能。郵輪上崗位諸多,面向游客服務如前臺、餐飲、客房、康樂、購物等部門都有許多的崗位。在郵輪上服務人員與游客的人員比例可接近1:2,由此可看出,對客服務崗位人才需求旺盛。而具備多崗位技能的人才更是郵輪亟缺的。
(五)具備海員知識和技能。現代郵輪業對于中高層的郵輪管理人員是急缺的,不僅具備酒店服務能力,同時掌握扎實的郵輪管理能力。郵輪乘務人員只需要具備酒店的服務能力,基本都可以勝任郵輪服務工作。然后就自身的職業規劃而言,必須具備郵輪管理和航運業的知識和技能,這同樣也是郵輪業急需的人才類型。
二、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
高職院校辦學因其本土性、職業性、技術性,必須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在培養人才的數量、質量、結構上滿足現實需求。但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在實際辦學中,有諸多方面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一是辦學定位不夠明。職業教育發展不能背離本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高職院校辦學必須考慮能夠為地方和行業提供人才支持和技術支持,貼近地方和行業發展的需要。目前我國部分高職院校在如何對接行業、企業發展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上的目標定位并不是很清晰。體現在具體培養方向上,是趨向于高等教育,培養通用型、基礎型的人才,而不是趨向于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實用型人才。
二是辦學思路不夠清。高職院校辦學以就業為導向,必須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之路,滿足市場需求。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在推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上重視不夠,缺乏經費投入導致流于形式。而且,大部分高職院校在設置專業時未認真考慮市場需求,普遍設置社會熱門程度高和辦學成本低、見效快的專業,導致“人才短缺”和“人才過剩”兩種現象并存。
三是辦學特色不夠顯。辦學特色是高職院校的生命。特色主要體現在其“地方性”、“職業性”兩個方面,“地方性”就是緊密契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職業性”就是培養人才的職業素質高、實踐技能強。但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趨向于小而全、小而散,人才培養趨向于理論知識的教授,與地方行業、企業互動不夠,道德教育和技能培養不夠。
三、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國際郵輪乘務專業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指針,找準辦學方向
2015年5月,青島郵輪母港首航,青島郵輪經濟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成為繼香港、上海、天津、廈門和三亞之后,全國第6個擁有郵輪母港的城市。將打造具有現代旅游、免稅商業、船舶服務、特色娛樂、餐飲購物、星級酒店等功能的商業、旅游綜合體,讓旅客享受一站式的度假體驗。據統計,自2015年5月開港運營以來,青島郵輪母港平均6天接待一個航次,高峰時段達到7次3船同時靠泊、1次4船同時靠泊,成為國內主要郵輪港開港首年靠泊郵輪最多港口。截止到2015年底,累計接待客運班輪230艘次、旅客吞吐量約7萬人次;接待郵輪35航次,旅客吞吐量32077人次,創造國內郵輪母港開港首年接待游客人數之最。2016年,渤海郵輪、皇家加勒比游輪、地中海郵輪等3家郵輪公司已經在青島開設郵輪航線,青島郵輪母港旅客吞吐量繼續保持上升趨勢,截止2016年8月,郵輪母港接待郵輪已達到70航次。
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國際郵輪乘務專業緊密契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各個地區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等等的不同,每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方向、規劃目標也都有著較大的差別。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向與地方經濟的發展方向的相適應不僅要體現在靜態上,同時還要體現在動態上。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國際郵輪乘務專業了解當地經濟的特色和今后的發展方向,密切關注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規劃及中長期發展目標,把握高職人才培養的基本方向,在青島郵輪母港的契機下,做到了專業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相適應,積極培養能夠受到當地市場、企業所歡迎的高技能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曉宇.基于旅游體驗視角的大連國際郵輪接待質量提升對策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2014(05)
[2]趙巖,李悅錚,江海旭.大連市郵輪旅游開發SWOT分析及策略探討[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4(01)
[3]史健勇.對國際郵輪人才培養的戰略思考[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
[4]范穎華.海南郵輪游機遇起錨[J].小康(財智).2013(11)
[5]趙樂,劉鵬.天津郵輪經濟的發展現狀及SWOT分析[J].口岸衛生控制.2013(04)
[6]祝靜思.上海郵輪母港產業發展分析與建議[J].水運管理.2013(06)
[7]劉浩.國際郵輪乘務人才培養方案研究[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2(04)
本文為:2015年度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院級教學改革立項項目(與中國郵輪業發展相銜接的山東職業院校郵輪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構建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