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山水畫構圖是視覺和繪畫美學結合與具體運用。畫好一幅山水畫構圖十分重要,本文簡要論述山水畫構圖“章法”、“布局”,如何按照藝術規律、美學思想將中國山水畫的構圖與平面構成聯系起來產生更好的效果。表達畫家從內容到形式和諧統一,統一之中求變化,創造出完整的山水畫作品。
關鍵詞:三遠;構圖;構成;透視
中圖分類號:J2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8-0242-01
中國的繪畫,源遠流長。它植根于中華民族文化沃土之中,作為中國傳統人文思想的載體,儒、道、禪三大哲學思想是其藝術構成的基石,繪畫藝術在民族文化精神的孕育下,不斷豐富完善和發展,歷煉數千年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格,展現出中國藝術強大的生命力和光輝的未來。
構圖亦稱章法、布局,是山水畫創作中的重要環節。構圖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山水畫的好與壞。構圖必須與畫面立意相結合,也就是要與畫面的內容相協調。平面構成是什么,平面構成是視覺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視覺效果,力學的原理,進行編排和組合,它是以理性和邏輯推理來創造形象、研究形象與形象之間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產物。
構圖要運用對立統一規律,要體現賓與主、遠與近、虛與實、疏與密、聚與散、開與合、藏與露、黑與白、大與小等關系。對立是變化的,統一是均衡的。只有把這些對立關系統一在畫面中,才可稱得上是好的構圖。
這些關系的完美均衡,都是靠一樣基本原理,就是平面構成,平面構成的構成原理是一個明晰而晦澀,簡單而復雜的方法論,深刻的從內在聯系中影響著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構圖。雖然古代藝術家并沒有清晰的方法論作為引導,但是他們通過感覺,和對自然的領悟,尋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支點,撬開了中國古代山水畫的大門。王蒙《夏山高隱圖》
我認為中國古代畫家沒有意識到透視?,F在給他們冠以散點透視,就是給個名字,叫散點透視,總比叫做沒有透視好聽,這種隨心所欲的繪畫方式得出了三遠法,就是平遠,深遠,高遠。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載:“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三遠法”是畫家創作時采取的視角?!案哌h”是仰視,“深遠”是俯視,“平遠”是平視?!案哌h”能看高山,平野無須仰視;“深遠”是在高處向下俯視,可以表現綿延不斷的群山;“平遠”能表現平野或不高的丘陵,不能表現高山。
郭熙很睿智的總結和概括了幾種可能的觀察方法,而后人在他的基礎上不斷的實踐,把這三遠的處理方式漸漸的固定了下來。平遠法:前山后面有遠山,典型的就是鵲華秋色,還有倪瓚最愛的一河兩岸構圖。這種構圖重復的橫向節奏,一直向后延伸,再輔助以縱向的節奏比如樹,草,亭臺,用這些線條節奏暗示出前后關系,前面的節奏更密集,后面的更舒朗這也暗示出這種遠近的結構關系。深遠法:從山上看山下,能看到很遠的山,也能看到谷底、溝壑。王蒙的《夏山高隱圖》,用的就是這種手法,以通景貫穿整個畫面。此作構圖繁密,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疏密、聚散得當。高遠法:通過縱向節奏的排列擠壓,把視覺引導到畫面要強調的中心上,制造了一種視覺縱深感,自山下看山上,類似于西畫的金字塔式、紀念碑式構圖,屬于仰視?!断叫新脠D》就是比較典型的高遠法構圖,他用一塊巨大的石山,充滿了整個畫面,為的是什么,為的是制造一種強大的壓迫感,這種手法表現了對象山體巨大的體量和高聳的精神感受,靈活的運用了縱向的線條,表現山石結構,這種縱向的雨點皴也從視覺上拉高了整個山體,在畫面的左側,可以看到一個小的山峰,這座山峰和主峰公用一個邊緣線,這座小的山峰看似不起眼,實則對整個高聳山峰的塑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去掉這個山峰,其實看上去主峰并沒有那么高大,這個山峰的邊緣線到底是主峰的,還是小山峰的,我認為是小山峰的,這條邊緣線的作用在于把主峰給延伸并擠壓了,看上去這條線很像主峰的輪廓線,但是細看實際上是借用了負型來塑造了主體的巧妙辦法。
謝赫《六法》中稱為經營位置也就是構圖。構圖體現的就是平面構成的各種應用實例,這些構圖選擇都是對平面構成在中國山水畫中應用的總結,甚至包括提款蓋章的位置,裱好之后綾邊與畫心的關系,都無不體現了這一點。為什么不說是分布位置而稱為經營位置?這里說明作畫是個要動腦筋,如何安排畫面的問題。作畫有了題材,通過畫面傳達給觀眾,使觀眾接受了你的想法和美感,從構思到畫面,遇到的第一關即是構圖。明代李日華說:大都畫法以布置意象為第一??梢娙〉煤玫念}材,還不算萬事大吉,緊跟著要研究主體部分放在哪里,次要部分如何搭配得宜,甚至空白處、氣勢、色彩、題詞等等的細節都要反復推敲,寧可沒有畫到,但不可沒有考慮到,這種推敲布置的過程即是一種經營。畫家常常不是通過一兩張草圖便能達到理想構圖的,特別是中國畫的構圖,要考慮民族形式的特點,要考慮到便于發揮筆墨,便于物象的展開,既要多變化、多次層,又要求統一。
中國山水畫創作中對平面構成的應用,把平面構成與當代中國山水畫構圖有機結合起來,突破了傳統模式下的中國山水畫構圖法則,拓展了中國山水畫藝術的表現語言,創造出新的藝術樣式,給當代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和繁榮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對平面構成理念的理解和運用對中國山水畫的繼承和發展也起著非常重要的啟迪與借鑒作用。
作者簡介:李維潔(1991.08-),女,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碩士研究生,師從王雪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