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 拿大多倫多懷雅遜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文化、移民及心理健康計劃總監貝薩所領導的小組,對全國6個城市2000個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和菲律賓的兒童及其家庭進行了10年研究。該研究有30多名研究員參與,是對居住在多倫多、蒙特利爾、溫尼辟、愛明頓、卡爾加里和溫哥華的4000名移民和難民兒童進行長期追蹤調查計劃的一部分。
研究發現,居住在多倫多的新移民兒童心理問題最多,其次是蒙特利爾的兒童。感覺被大城市邊緣化、居住社區條件欠佳,以及與家庭和學校關系差是多倫多市移民兒童出現心理問題的主因。蒙特利爾移民兒童心理問題的主因是語言問題。因為家長法語能力有限,兒童的法語則很快上手并超越父母,兒童在家長與業主談判、就醫等事務中充當翻譯,家庭角色顛倒,令兒童感到壓力。
研究證實,移民家庭所遇到的各種困擾,例如母親不懂英語或法語,家長在移民后面對的種種壓力,以及遭到他人戴有色眼鏡看待或歧視,都會影響兒童心理健康。
研究發現,來自中國內地的移民子女心理健康較來自香港和菲律賓移民子女為佳。貝薩認為,這個現象與族裔無關,可能是不同的移民模式所造成。因此需要作進一步的調查。
多倫多的新移民子女精神健康較加拿大其他城市差的情況,并不只是出現在華裔社區。家庭專業輔導中心總干事區慕啟指出,房租昂貴是導致新移民家庭面對很大經濟壓力的主要原因。區慕啟完全贊同懷雅遜大學教授帶頭所作的研究結果。他說,多倫多市的貧富懸殊問題很嚴重,新移民與其他城市相比也比較窮,很多父母忙于生計而出現對子女照顧不周的情況。家庭專業輔導中心所處理的個案發現,新移民家庭疲于工作是由于經濟壓力大,而最大的問題是租金。
區慕啟指出,不少新移民的學生難以適應多倫多的學校,很多求助的青少年及兒童在學校內不知如何是好。他說,新移民不識英文也是造成誤解的原因。不過,區慕啟對研究報告認為來自中國內地的新移民子女心理健康較香港移民為佳的發現持保留態度。他說,很多來自香港的兒童因為功課壓力減輕而覺得更愉快。家庭專業輔導中心目前所處理的個案有60%是中國內地移民,香港占30%,臺灣和其他地區有10%。
(馮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