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方旭
摘 要: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環節,而小學語文教育更是這一環節的核心。如何做好小學語文教育的課程創新,對于提升學生的素養,發散學生的思維起著重要作用。在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改變舊有模式,實現課程創新將起到重要作用。談了小學語文教育中課程創新應該解決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程創新
傳統的小學語文已經難以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要進行改革和創新,小學語文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從多個方面著手,對小學語文進行創新。
一、創新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小學語文教師要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需要加強對學生心理特點和接受水平的了解,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新穎靈活的教學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在觀察、思維、想象、質疑、釋疑的過程中,獲得知識以及學習的方法,實現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基本的句型改寫時,一開始就扶著學生學習,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放手讓學生去做,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評,這樣不僅對所學知識深刻理解,還培養了學生運用多種思維的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做到課程創新
語文是小學階段眾多課程中最核心和最基礎的一門課程,語文教育更是一門人文學科,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做到課程創新對于學生未來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和其他發展能力優化將打下良好基礎,那么具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做到課程創新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話題。
1.讓質疑之聲充滿課堂,鼓勵學生多問為什么。
要實施課程創新教師首先要有這樣一個觀點:課堂上提出一個問題,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鼓勵學生多問為什么。因為質疑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創造性思維發散的過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鼓勵學生多問為什么,可以使學生改變學習中的被動地位,使他們變得更積極和主動,激發探求知識欲望,迸發思維火花。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善于根據不同教材的特點運用各種方式讓學生質疑,如努力創設一種環境,消除學生質疑的心理障礙,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讓學生們充分發揮想象力。
2.讓教學設計充滿個性,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是創新教育的關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程創新應體現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并貫穿于每一個具體的知識點中。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課前有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并有開放性的問題去啟發學生,能夠循循善誘,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激發學生的創意興趣。在人教版的小學語文課本里有很多圖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現有的教學資源來啟發學生,讓學生在記圖形的基礎上進行創意再造,通過對圖形的思維再造訓練,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教學《趙州橋》一文中時,課本上就有趙州橋的插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幅圖,并在網絡上找些橋的圖片,并聯系課文內容,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讓學生回到虛擬世界中去感受趙州橋的魅力,進而引發思考,這樣的課程設計,會極大地調動學生動腦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也培養了學生樂于想像、敢于想像的良好習慣,進而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3.在小學語文課程創新中應該重視想象力的作用。
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是無限的。重視想象力在小學語文教學的課程創新中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去挖掘教材中可能涉及的想象力因素,這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起著重要作用。如在進行《小攝影師》一文的教學時,由于課文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局,文章對小男孩是否還來沒有做出具體的交待,這就給我們閱讀的時候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在學完課文后,我發現有很多學生還沉浸在故事結局中,這時,我展開話題討論,鼓勵他們展開想象,以“小男孩回來了……”為話題,讓大家大膽想象小男孩回來后會發生什么故事。通過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展開發散思維,并開口發言,這樣便使學生在感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將自己對課文的的想象延伸用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也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只要能憑借教材的想象因子,經常對學生進行想象訓練,就能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三、關于小學語文創新教育的幾點建議
1.以人為本,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由于長期處在應試教育樊籠中,學生形成了學習和思維定式,潛在的創新意識被緊緊擠壓著。要實施創新教育,就必須打破這種被動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根本,從學生心靈深處挖掘創新潛能,培養創新意識。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首先得要有創新意識,另一方面,學生的創新意識在一定程度上來源于教師的創新意識。
2.張揚個性,激發學生創新精神。
個性通常是指一個人具有的比較穩定的,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總和,個性心理特征調整著個體心理過程的進行,影響著人的外顯行為和內隱活動,因此,個性被稱為人類心理行為的動力來源。在學習上。它能促使學生沿著某個目標積極進取,使學生的創新意識盡快轉化為實際創新能力。
3.注重實踐,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征是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才能轉化為創新能力,否則,創新意識會淡化,創新精神會消退,創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樓閣。小學語文創新教育要鼓勵學生投身社會實踐,讓學生充分展示語文創新才能,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充實學生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認識社會,提高了對事物的判斷力和語文實際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具有創新意識的語文實踐活動也使學生學到了書本上所缺乏而學生真正需要的知識與能力,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語文創新能力。